摘 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茶叶,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饮品,不仅是茶文化传播的鲜活载体,更是历史长河中一抹独特的风景线,以其清新雅致与健康益处,成为了现代生活中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的象征。同时,作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茶叶产业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还带动了乡村地区的整体发展,为农民增收、环境改善注入了强劲动力。因此,深入研究并优化茶叶市场营销策略,对于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马图茶F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工具,对公司的内外部营销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论文系统阐述了茶叶行业的发展概况、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分析,分析了F公司现有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并对外部营销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和偏好进行了解析。此外,论文深入剖析了公司现有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定位不清晰、产品特色不明显、产品定价的规范性不够、产品定价主体缺乏一致性、销售渠道的规范化管理不足、销售渠道的创新性不强、促销手段的吸引力不强、促销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F公司产品经营策略观念落后、产品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产品定价方式不科学、定价组织结构不健全、销售渠道建设观念落后、销售渠道拓展难度大、促销手段相对单一、缺乏相关的营销促销人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篇论文基于对马图茶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分析,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提出了营销策略优化的建议,制定了具体的策略优化措施。为了确保这些优化措施的有效实施,论文还提出了在企业战略规划、企业组织管理、企业资源投入和企业市场推广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以期能够帮助F公司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产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丰富马图茶企业研究理论成果,扩展关于茶产品营销的研究范围。
关键词:马图茶;茶叶企业;品牌营销;策略优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茶叶,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饮品,不仅是茶文化传播的鲜活载体,更是历史长河中一抹独特的风景线,以其清新雅致与健康益处,成为了现代生活中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的象征。同时,作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茶叶产业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还带动了乡村地区的整体发展,为农民增收、环境改善注入了强劲动力。因此,深入研究并优化茶叶市场营销策略,对于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马图茶F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工具,对公司的内外部营销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论文系统阐述了茶叶行业的发展概况、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分析,分析了F公司现有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并对外部营销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和偏好进行了解析。此外,论文深入剖析了公司现有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定位不清晰、产品特色不明显、产品定价的规范性不够、产品定价主体缺乏一致性、销售渠道的规范化管理不足、销售渠道的创新性不强、促销手段的吸引力不强、促销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F公司产品经营策略观念落后、产品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产品定价方式不科学、定价组织结构不健全、销售渠道建设观念落后、销售渠道拓展难度大、促销手段相对单一、缺乏相关的营销促销人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篇论文基于对马图茶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分析,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提出了营销策略优化的建议,制定了具体的策略优化措施。为了确保这些优化措施的有效实施,论文还提出了在企业战略规划、企业组织管理、企业资源投入和企业市场推广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以期能够帮助F公司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产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丰富马图茶企业研究理论成果,扩展关于茶产品营销的研究范围。
关键词:马图茶;茶叶企业;品牌营销;策略优化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Matu Tea Company F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mploys fundamental marketing theories and tools to conduc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mpany's internal and external marketing environments.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overview of the tea industry, macro-environment, and competitive landscape, alongside an analysis of competitors. It examines F Company's current product strategy, pricing strategy, channel strategy, and promotion strategy, while also dissecting the external marketing environment, consumer needs, and preferences. Furthermore, the paper delves into the issues existing in the company's current marketing strategies, such as unclear product positioning, indistinct product features, inadequate pricing standardization, inconsistent pricing entities, inadequat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sales channels, limited channel innovation, unappealing promotional tactics, and low professionalism among promotional staff. These problems stem from F Company's outdated product management strategies, lack of product innovation, unscientific pricing methods, incomplete pric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outdated sales channel development concepts, difficulties in expanding sales channels, relatively monotonous promotional methods, and a shortage of relevant marketing and promotional talent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Matu Tea's target market and market positioning,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marketing strategies from four aspects: product, pricing, channel, and promotion, outlining specific measures for strategy optimization.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optimization measures, the paper also outlines safeguard measures in four areas: corporate strategic planning,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market promotion.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assist F Company in shaping a favorable brand image, promoting product sales, enhancing market share, while enriching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utcomes on Matu Tea enterprises and expanding the research scope of tea product marketing.
Key Words:Matu Tea; Tea Enterprises; Brand Marketing; Strategy Optimization.
目 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不足
2 理论基础与相关分析工具
2.1 理论基础
2.1.1 4P营销理论
2.1.2 STP理论
2.2 相关分析工具
2.2.1 PEST分析
2.2.2 波特五力模型
3 马图茶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
3.1 马图茶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马图茶市场营销的行业环境分析
3.2.1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3.2.2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3.2.3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3.2.4 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3.2.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4 马图茶F公司营销现状分析
4.1 马图茶F公司简介
4.2 马图茶F公司营销的现状分析
4.2.1 产品策略现状
4.2.2 价格策略现状
4.2.3 渠道策略现状
4.2.4 促销策略现状
4.3 马图茶F公司营销的市场调查分析
4.3.1 问卷设计与实施
4.3.2 问卷结果分析
5 F公司马图茶营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1 F公司马图茶营销存在的问题
5.1.1 产品策略方面
5.1.2 价格策略方面
5.1.3 渠道策略方面
5.1.4 促销策略方面
5.2 F公司马图茶营销存在问题的原因
5.2.1 产品策略方面
5.2.2 价格策略方面
5.2.3 渠道策略方面
5.2.4 促销策略方面
6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及保障措施制定
6.1 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
6.1.1 市场细分方面
6.1.2 目标市场方面
6.1.3 市场定位方面
6.2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
6.2.1 产品策略方面
6.2.2 价格策略方面
6.2.3 渠道策略方面
6.2.4 促销策略方面
6.3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6.3.1 企业战略规划保障
6.3.2 企业组织管理保障
6.3.3 企业资源投入保障
6.3.4 企业市场推广保障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不足
2 理论基础与相关分析工具
2.1 理论基础
2.1.1 4P营销理论
2.1.2 STP理论
2.2 相关分析工具
2.2.1 PEST分析
2.2.2 波特五力模型
3 马图茶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
3.1 马图茶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马图茶市场营销的行业环境分析
3.2.1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3.2.2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3.2.3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3.2.4 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3.2.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4 马图茶F公司营销现状分析
4.1 马图茶F公司简介
4.2 马图茶F公司营销的现状分析
4.2.1 产品策略现状
4.2.2 价格策略现状
4.2.3 渠道策略现状
4.2.4 促销策略现状
4.3 马图茶F公司营销的市场调查分析
4.3.1 问卷设计与实施
4.3.2 问卷结果分析
5 F公司马图茶营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1 F公司马图茶营销存在的问题
5.1.1 产品策略方面
5.1.2 价格策略方面
5.1.3 渠道策略方面
5.1.4 促销策略方面
5.2 F公司马图茶营销存在问题的原因
5.2.1 产品策略方面
5.2.2 价格策略方面
5.2.3 渠道策略方面
5.2.4 促销策略方面
6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及保障措施制定
6.1 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
6.1.1 市场细分方面
6.1.2 目标市场方面
6.1.3 市场定位方面
6.2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
6.2.1 产品策略方面
6.2.2 价格策略方面
6.2.3 渠道策略方面
6.2.4 促销策略方面
6.3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6.3.1 企业战略规划保障
6.3.2 企业组织管理保障
6.3.3 企业资源投入保障
6.3.4 企业市场推广保障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根据图1-1可知,近年来我国茶叶总产量持续攀升,截至2022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35万吨,同比增长5.35%。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乌龙茶的健康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乌龙茶能够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改善皮肤过敏,帮助瘦身,并具有抗肿瘤和预防衰老的功效。近年来,中国乌龙茶需求量也保持增长,2021年,中国乌龙茶产量为28.72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9.38%,较2020年增长了0.94万吨,同比增长3.27%。同期,中国乌龙茶需求量达27.13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0.76万吨,同比增加2.8%。2022年,中国乌龙茶产量达到31.13万吨,同比增长8.39%。尽管乌龙茶产量持续增长,其在总茶叶产量中的占比却持续下降,2022年占比为8.77%。2022年乌龙茶的需求量达到29.45万吨,同比增长8.55%。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种植技术的提升,乌龙茶的需求量有望继续增长。现如今,广东省茶叶产业园持续建设,生产规模同步扩大,年末种植面积预计达到147万亩,同比增长10%。茶类结构略有调整,预计2023年全省红茶产量为1.3万吨,同比小幅增长2%,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9%。凤凰单丛茶推动乌龙茶产量增长13%,达到7.3万吨,占比从46%增加到49%;而绿茶占比则小幅下降约2个百分点。

图1.1 2018年-2022年我国茶叶总产量
Figure 1.1 Total Tea Production in China, 2018-2022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优先支持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跨区域集群发展,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产业集群。茶叶产业集群以绿茶、单丛和红茶为主,重点布局在清远、潮州、梅州和揭阳等市。2021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规范和引导茶产业,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茶产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2年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提出促进果菜茶的多样化发展,统筹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提升茶业发展质量。为落实国家政策,广东省制定了地方政策和发展规划,推动地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马图茶产于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海拔915至956米,采用小叶乌龙品种。茶叶经过二炒二揉精制而成,绿茶条索成眉条状,色泽灰绿有光泽,滋味甘爽清香,汤色青绿略带微黄,远销东南亚,享有传统声誉。2014年,马图绿茶获批“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制作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梅州市发布了《梅州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围绕“主导产业突出、现代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要求,推动金柚、蜜柚、脐橙、茶叶等特色主导产业的产业园建设。2022年,马图茶产量近20万斤,成为丰顺县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产业之一。F公司成立于2008年,由西岩茶场、茶叶精制厂、九龙亭茶场、西岩茶乡度假村及梅州、汕头分公司等组成。公司下属基地茶场环境优越,分布在海拔1000米的山麓地带,拥有2万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F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茶叶科研、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绿色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市场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马图村特色经济茶叶生产。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F公司的马图茶销售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本文以F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F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通过波特五力模型、STP理论和4PS理论制定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以提高其产品份额。
1.1.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有助于茶企品牌营销理论的充实与发展。随着近年来消费者对茶叶品牌消费意识的增强,品牌茶叶企业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但从企业角度出发研究茶叶品牌营销的文献相对较少,而我国茶叶“强品类,弱品牌”的特点使研究茶企品牌营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茶产品营销的研究多集中在茶行业的宏观视角或普洱茶、龙井茶等知名品牌的相关领域,但对于马图茶产品的营销相对较少,对于中小型农产品企业的马图茶营销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马图茶企业研究理论成果,扩展关于茶产品营销的研究范围。
2 现实意义
我国目前茶企数量多而分散,整体规模较小,大部分茶企的品牌意识不强,不注重对品牌的建设,致使茶企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严重不足。而品牌则是茶企产品内在品质的集成和外在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优良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因此,拥有良好口碑的品牌茶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信赖,进行茶企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我国茶叶企业品牌营销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帮助F公司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产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对F公司加强该公司品牌意识,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帮助F公司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不断提升马图茶的市场占有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关于茶产品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Narver(2000)立足消费者视角,充分研究了关于消费者对于茶产品购买前的用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通常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为茶叶消费者的主要消费群体;Pishbahar(2019)则认为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茶叶的养生属性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作用凸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有NGO组织认证的茶叶品牌更加信赖,因此具有NGO组织绿色认证的茶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相对较强;Astrini N (2021)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数据分析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CFA SEM ),研究工具与提出的模型拟合良好。然而,健康信念并没有被证明对态度有显著影响。感知行为控制( PBC )也没有显著影响重购意愿。未来使用TPB的研究应该将情感信念作为态度变量的一部分。凉茶公司的管理者在设计和营销过程中,应该考虑他们的产品的健康利益和它可能激发的喜悦感。
2 关于茶产品营销渠道的研究
Vu(2018)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接触386名受访者。研究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MNL )模型,识别了一旦某个营销渠道被选择,决定茶农选择营销渠道和销售量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家庭规模( famsz );耕作经验(详);农/非农收入( Offarm );分配的土地规模( Aretea );距离显著影响营销渠道的参与;YULIANDO H(2019)认为茶叶拍卖机构在销售路径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在调查农户中,不是原茶销售,而是干加工茶销售的农户,获得了很高的收入和利润。今后,应该研究通过设立进行加工和销售的农业合作社等来提高农户收入;Xiling(2022)提出品牌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考虑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制定其他营销方案。他们应该改进不同平台的营销策略。不仅如此,品牌更应该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深入挖掘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品牌在营销活动中应开拓多元的营销渠道,实现营销的多方位助力。在营销内容和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方面,品牌应构建自己的品牌文化。
3 关于茶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
Ndung(2022)研究表明,受访者同意用于衡量销售促进对肯尼亚茶叶包装有限公司销售业绩的影响的参数。研究显示,销售促进提高了KETEPA品牌的销售量,并提高了客户忠诚度。该研究建议其他组织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有助于高销售业绩的其他要素,并说明如何将这些要素整合起来,以实现最佳业绩;Afande(2015)研究了肯尼亚茶叶绿色营销实践的程度,认为在市场营销和宣传中,茶企应突出茶叶的绿色属性和环保理念,例如通过标签、广告语和宣传资料强调产品的环保特点,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Wong(2023)基于地方的茶产品的经济机会被原产地而不是外部品质所驱动,从而导致了本土的虚构声誉。针对茶叶种植和销售趋势在植物和文化价值方面存在的共同差距,并探讨了一种替代方案,即茶叶生产和推广模式可以尽量减少其环境影响,并利用其经济权重在社区尺度上推进针对文化复杂性的土地保护工作;Bhattacharyya S(2023)认为电子和社交媒体的影响、促销活动和营销提供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可持续的举措加上增值营销和保持有竞争力的价格范围可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为了使产品更具竞争力,在可持续的环境下和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开发它将是至关重要的。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茶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
陈竹韵(2017)根据目前较为出名的两大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和敦煌网的后台大数据分析,为茶叶打造国际品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提高茶叶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契机;罗军(2019)等认为可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与平台开展品牌定位,扩大知名度和增强美誉度的网络营销策略等差异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营销,塑造安化黑茶在国内外市场的名片,促进安化黑茶产业在竞争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李玲(2023)认为文化消费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物质文化水平升级作用下,大众的美学素养也随之提升,在日常消费场景中不仅看重产品的实用价值,对其审美价值也有了一定追求,因此茶产品营销过程中应发挥茶叶的历史文化属性,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高产品的美誉度;赵文启,杨旭(2023)认为应充分重视电商的精准营销各种手段,并将大数据技术精确地运用到电子商务营销管理中,从而精准地对各种营销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制定精准化的营销推广策略,以满足消费者各类复杂的消费需求,推动茶产品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施美凤(2023)针对性提出因地制宜构建茶产业布局、引进培养制茶人才、加快树立行业标准、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公用品牌打造、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等发展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当地茶产品的产量与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李梦薇(2023)等提出要通过建立数字化门店、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品牌建设、优化新媒体营销以及构建基于数字化分析系统的智能零售管理体系等数字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和提升;游天嘉(2023)认为随着近年来市场不断饱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增长日益缓慢,寿宁县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产值利润增长不同步、中小型企业规模化程度低、营销观念落后等问题。
2 关于茶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
沈学政(2020)等建立产品质量、品牌独特性、品牌实力等3个中间层因子,产地生态、加工技术、生产规模、品牌个性化形象等9个底层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并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提高结果准度,建立茶企业品牌定量模型,得出品牌知名度和产地生态是影响品牌溢价最重要的因子;夏雨,王晶晶(2023)总结了信阳市中小型茶叶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影响力较弱,普遍存在产品结构单一、渠道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另外受假冒产品影响,消费者信任度较低;傅程华(2023)认为茶企业应该深入了解自身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明确产品所处的市场定位,同时,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提供符合目标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品牌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李果(2023)认为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在市场消费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品牌知名度越高,品牌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就更强;曾春娥(2022)等提出应坚定区域茶文化自信,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加强整合营销传播力度,提升品牌传播效果的发展建议,以便推动恩施富硒茶品牌高质量发展;蔡晓聪,刘瑞(2023)认为提升茶叶营销工作水平,是强化茶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路径。同时强调了对茶企营销策略进行优化的意义,既有利于提升茶企经济效益、推进茶企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提升与彰显茶企的社会价值。
3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茶产品营销的研究
杨中昭(2019)认为查企业受限于生产成本及运营成本较高的因素影响,导致在促销及品牌宣传方面的投入通常相对不足。在互联网时代,茶叶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提升物流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电商运营水平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林秋慧(2019)则认为茶叶企业可以利用与“网红”合作的方式迅速打开产品销路,打造品牌知名度,并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进一步扩大市场知名度;徐涵逸(2019)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逐渐暴露了安徽茶企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与缺陷。对于生产与销售企业而言,需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营销理念等方式进行创新性转变,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郭岩(2020)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企业产品与品牌营销过程中。尤其是“互联网+”的提出,促进很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与企业营销活动相结合,加大企业知名度和营销力度;王临春(2022)认为茶叶企业应借此机会创新营销模式,展开互联网精准营销。了解大数据特征,分析大数据时代茶叶互联网营销切入点,从完善信息系统,构建营销数据库;研究消费行为,展开精准化营销;持续营销优化,促进多渠道沟通;明确市场定位,细分多元化市场等四方面入手,提升茶叶互联网营销质量和效率,加强对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合理分析和应用;张小靓(2023)认为传统茶叶营销思维与策略对小微茶企业来说存在着各种限制,而“互联网+”背景下的营销策略则更加关注营销思维的创新与产品品牌的打造。主要分析了“互联网+”营销特点,针对当前小微茶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营销意识、营销成本、人才引进、“线上+线下”营销体系打造、企业品牌形象建立等方面入手,给予建议与优化措施。
1.2.3 文献评述
通过总结国内外文献可知,国外无论对于营销策略还是农产品营销领域的研究都起步较早,对应的理论基础相对扎实,也都有了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起步较晚,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有国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重点研究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产品营销带来的影响,提出应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从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来优化营销策略。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可知,国内外学者对于小型企业的农产品营销策略相对不足,因此本文选取F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探讨F公司的营销优化策略,弥补过往理论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在归纳总结现有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F公司为例,研究梅州市马图茶品牌营销策略的优化。从而针对梅州市马图茶品牌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梅州市马图茶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该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相关文献综述,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学者“互联网+”背景下,茶产品营销的研究内容,得到了本文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并在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向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
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对本文行文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专有学术词语进行了基本概念的界定,并将本文需要用到的理论进行概述。
第三部分为马图茶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主要从马图茶市场的发展现状,马图茶营销的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环境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当前马图茶市场的整体状况以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从而为后文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所在,主要是F公司马图茶品牌营销的消费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现场走访、座谈收集F公司马图茶品牌营销的相关数据,基于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数据,首先了解消费者对于茶叶产品的消费习惯,之后从消费者针对马图茶的购买反馈分析F公司马图茶的品牌营销策略。
第五部分为F公司马图茶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在结合前面几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文分析结果,F公司马图茶的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整体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第六部分为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及保障措施制定,主要根据前文F公司在马图茶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实际分析,总结本文研究得出的相关结果,提出F公司马图茶营销的优化策略
第七部分为总结与展望,主要对文章的相关问题和结论进行总结,最后阐述文章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广泛应用于各类研究中,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书籍和互联网资料等方式,对营销理论、4P理论、茶产品营销等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了解上述理论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研究成果,利用此方法完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概述部分的撰写,为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案例分析法。通过选择具体对象,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F公司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F公司茶叶产品营销现状及不足,并为F公司制定具体的农产品营销优化和保障措施。
3.问卷调查法。通过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确定、有用、精确的知识研究方法。收集F公司的有关资料和数据,为文章的写作提供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撑。
4.实地调查法。通过对F公司企业员工及F公司茶叶营销产品的消费者进行调查访谈,了解他们对F公司马图茶产品的整体认知。详细掌握F公司马图茶产品在市场上的投放策略、促销政策、经营利润和消费者偏好等重要信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挖掘现有产品营销策略中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且可实施的有效营销策略。
1.3.3 技术路线图

图1.2 技术路线图
Figure 1.2 Technology roadmap
1.4 论文创新点
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茶品牌的研究多集中在普洱茶、铁观音、龙井等热门茶品中,对于马图茶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马图茶近年来不断受到消费者的认可,马图茶的销量和价格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本文聚焦马图茶营销,结合相关营销理论和分析工具,寻找适合企业的最佳理论体系,综合分析F公司马图茶营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能够帮助F公司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实现F公司的良性发展。
2.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可知,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小型企业的农产品营销策略相对较少,特别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又比较晚,致使我国理论研究相较于国外较为不足。因此本文选取F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探讨F公司的营销优化策略,弥补过往理论研究的不足。
1.5 论文不足
1.数据样本的代表性有限,本文研究主要依赖于F公司的数据和案例分析,F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市场情况不一定能够全面反映整个梅州市马图茶行业的现状,这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样本代表性的不足。
2.调查数据的局限性,本文研究尽管通过实地调查法收集了F公司相关员工和消费者的反馈,但样本数量有限,研究数据的广泛性和深度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影响结论的普适性。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根据图1-1可知,近年来我国茶叶总产量持续攀升,截至2022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35万吨,同比增长5.35%。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乌龙茶的健康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乌龙茶能够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改善皮肤过敏,帮助瘦身,并具有抗肿瘤和预防衰老的功效。近年来,中国乌龙茶需求量也保持增长,2021年,中国乌龙茶产量为28.72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9.38%,较2020年增长了0.94万吨,同比增长3.27%。同期,中国乌龙茶需求量达27.13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0.76万吨,同比增加2.8%。2022年,中国乌龙茶产量达到31.13万吨,同比增长8.39%。尽管乌龙茶产量持续增长,其在总茶叶产量中的占比却持续下降,2022年占比为8.77%。2022年乌龙茶的需求量达到29.45万吨,同比增长8.55%。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种植技术的提升,乌龙茶的需求量有望继续增长。现如今,广东省茶叶产业园持续建设,生产规模同步扩大,年末种植面积预计达到147万亩,同比增长10%。茶类结构略有调整,预计2023年全省红茶产量为1.3万吨,同比小幅增长2%,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9%。凤凰单丛茶推动乌龙茶产量增长13%,达到7.3万吨,占比从46%增加到49%;而绿茶占比则小幅下降约2个百分点。

图1.1 2018年-2022年我国茶叶总产量
Figure 1.1 Total Tea Production in China, 2018-2022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优先支持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跨区域集群发展,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产业集群。茶叶产业集群以绿茶、单丛和红茶为主,重点布局在清远、潮州、梅州和揭阳等市。2021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规范和引导茶产业,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茶产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2年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提出促进果菜茶的多样化发展,统筹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提升茶业发展质量。为落实国家政策,广东省制定了地方政策和发展规划,推动地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马图茶产于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海拔915至956米,采用小叶乌龙品种。茶叶经过二炒二揉精制而成,绿茶条索成眉条状,色泽灰绿有光泽,滋味甘爽清香,汤色青绿略带微黄,远销东南亚,享有传统声誉。2014年,马图绿茶获批“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制作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梅州市发布了《梅州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围绕“主导产业突出、现代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要求,推动金柚、蜜柚、脐橙、茶叶等特色主导产业的产业园建设。2022年,马图茶产量近20万斤,成为丰顺县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产业之一。F公司成立于2008年,由西岩茶场、茶叶精制厂、九龙亭茶场、西岩茶乡度假村及梅州、汕头分公司等组成。公司下属基地茶场环境优越,分布在海拔1000米的山麓地带,拥有2万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F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茶叶科研、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绿色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市场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马图村特色经济茶叶生产。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F公司的马图茶销售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本文以F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F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通过波特五力模型、STP理论和4PS理论制定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以提高其产品份额。
1.1.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有助于茶企品牌营销理论的充实与发展。随着近年来消费者对茶叶品牌消费意识的增强,品牌茶叶企业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但从企业角度出发研究茶叶品牌营销的文献相对较少,而我国茶叶“强品类,弱品牌”的特点使研究茶企品牌营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茶产品营销的研究多集中在茶行业的宏观视角或普洱茶、龙井茶等知名品牌的相关领域,但对于马图茶产品的营销相对较少,对于中小型农产品企业的马图茶营销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马图茶企业研究理论成果,扩展关于茶产品营销的研究范围。
2 现实意义
我国目前茶企数量多而分散,整体规模较小,大部分茶企的品牌意识不强,不注重对品牌的建设,致使茶企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严重不足。而品牌则是茶企产品内在品质的集成和外在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优良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因此,拥有良好口碑的品牌茶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信赖,进行茶企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我国茶叶企业品牌营销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帮助F公司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产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对F公司加强该公司品牌意识,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帮助F公司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不断提升马图茶的市场占有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关于茶产品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Narver(2000)立足消费者视角,充分研究了关于消费者对于茶产品购买前的用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通常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为茶叶消费者的主要消费群体;Pishbahar(2019)则认为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茶叶的养生属性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作用凸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有NGO组织认证的茶叶品牌更加信赖,因此具有NGO组织绿色认证的茶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相对较强;Astrini N (2021)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数据分析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CFA SEM ),研究工具与提出的模型拟合良好。然而,健康信念并没有被证明对态度有显著影响。感知行为控制( PBC )也没有显著影响重购意愿。未来使用TPB的研究应该将情感信念作为态度变量的一部分。凉茶公司的管理者在设计和营销过程中,应该考虑他们的产品的健康利益和它可能激发的喜悦感。
2 关于茶产品营销渠道的研究
Vu(2018)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接触386名受访者。研究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MNL )模型,识别了一旦某个营销渠道被选择,决定茶农选择营销渠道和销售量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家庭规模( famsz );耕作经验(详);农/非农收入( Offarm );分配的土地规模( Aretea );距离显著影响营销渠道的参与;YULIANDO H(2019)认为茶叶拍卖机构在销售路径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在调查农户中,不是原茶销售,而是干加工茶销售的农户,获得了很高的收入和利润。今后,应该研究通过设立进行加工和销售的农业合作社等来提高农户收入;Xiling(2022)提出品牌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考虑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制定其他营销方案。他们应该改进不同平台的营销策略。不仅如此,品牌更应该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深入挖掘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品牌在营销活动中应开拓多元的营销渠道,实现营销的多方位助力。在营销内容和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方面,品牌应构建自己的品牌文化。
3 关于茶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
Ndung(2022)研究表明,受访者同意用于衡量销售促进对肯尼亚茶叶包装有限公司销售业绩的影响的参数。研究显示,销售促进提高了KETEPA品牌的销售量,并提高了客户忠诚度。该研究建议其他组织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有助于高销售业绩的其他要素,并说明如何将这些要素整合起来,以实现最佳业绩;Afande(2015)研究了肯尼亚茶叶绿色营销实践的程度,认为在市场营销和宣传中,茶企应突出茶叶的绿色属性和环保理念,例如通过标签、广告语和宣传资料强调产品的环保特点,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Wong(2023)基于地方的茶产品的经济机会被原产地而不是外部品质所驱动,从而导致了本土的虚构声誉。针对茶叶种植和销售趋势在植物和文化价值方面存在的共同差距,并探讨了一种替代方案,即茶叶生产和推广模式可以尽量减少其环境影响,并利用其经济权重在社区尺度上推进针对文化复杂性的土地保护工作;Bhattacharyya S(2023)认为电子和社交媒体的影响、促销活动和营销提供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可持续的举措加上增值营销和保持有竞争力的价格范围可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为了使产品更具竞争力,在可持续的环境下和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开发它将是至关重要的。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茶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
陈竹韵(2017)根据目前较为出名的两大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和敦煌网的后台大数据分析,为茶叶打造国际品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提高茶叶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契机;罗军(2019)等认为可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与平台开展品牌定位,扩大知名度和增强美誉度的网络营销策略等差异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营销,塑造安化黑茶在国内外市场的名片,促进安化黑茶产业在竞争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李玲(2023)认为文化消费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物质文化水平升级作用下,大众的美学素养也随之提升,在日常消费场景中不仅看重产品的实用价值,对其审美价值也有了一定追求,因此茶产品营销过程中应发挥茶叶的历史文化属性,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高产品的美誉度;赵文启,杨旭(2023)认为应充分重视电商的精准营销各种手段,并将大数据技术精确地运用到电子商务营销管理中,从而精准地对各种营销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制定精准化的营销推广策略,以满足消费者各类复杂的消费需求,推动茶产品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施美凤(2023)针对性提出因地制宜构建茶产业布局、引进培养制茶人才、加快树立行业标准、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公用品牌打造、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等发展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当地茶产品的产量与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李梦薇(2023)等提出要通过建立数字化门店、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品牌建设、优化新媒体营销以及构建基于数字化分析系统的智能零售管理体系等数字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和提升;游天嘉(2023)认为随着近年来市场不断饱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增长日益缓慢,寿宁县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产值利润增长不同步、中小型企业规模化程度低、营销观念落后等问题。
2 关于茶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
沈学政(2020)等建立产品质量、品牌独特性、品牌实力等3个中间层因子,产地生态、加工技术、生产规模、品牌个性化形象等9个底层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并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提高结果准度,建立茶企业品牌定量模型,得出品牌知名度和产地生态是影响品牌溢价最重要的因子;夏雨,王晶晶(2023)总结了信阳市中小型茶叶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影响力较弱,普遍存在产品结构单一、渠道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另外受假冒产品影响,消费者信任度较低;傅程华(2023)认为茶企业应该深入了解自身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明确产品所处的市场定位,同时,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提供符合目标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品牌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李果(2023)认为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在市场消费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品牌知名度越高,品牌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就更强;曾春娥(2022)等提出应坚定区域茶文化自信,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加强整合营销传播力度,提升品牌传播效果的发展建议,以便推动恩施富硒茶品牌高质量发展;蔡晓聪,刘瑞(2023)认为提升茶叶营销工作水平,是强化茶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路径。同时强调了对茶企营销策略进行优化的意义,既有利于提升茶企经济效益、推进茶企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提升与彰显茶企的社会价值。
3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茶产品营销的研究
杨中昭(2019)认为查企业受限于生产成本及运营成本较高的因素影响,导致在促销及品牌宣传方面的投入通常相对不足。在互联网时代,茶叶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提升物流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电商运营水平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林秋慧(2019)则认为茶叶企业可以利用与“网红”合作的方式迅速打开产品销路,打造品牌知名度,并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进一步扩大市场知名度;徐涵逸(2019)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逐渐暴露了安徽茶企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与缺陷。对于生产与销售企业而言,需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营销理念等方式进行创新性转变,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郭岩(2020)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企业产品与品牌营销过程中。尤其是“互联网+”的提出,促进很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与企业营销活动相结合,加大企业知名度和营销力度;王临春(2022)认为茶叶企业应借此机会创新营销模式,展开互联网精准营销。了解大数据特征,分析大数据时代茶叶互联网营销切入点,从完善信息系统,构建营销数据库;研究消费行为,展开精准化营销;持续营销优化,促进多渠道沟通;明确市场定位,细分多元化市场等四方面入手,提升茶叶互联网营销质量和效率,加强对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合理分析和应用;张小靓(2023)认为传统茶叶营销思维与策略对小微茶企业来说存在着各种限制,而“互联网+”背景下的营销策略则更加关注营销思维的创新与产品品牌的打造。主要分析了“互联网+”营销特点,针对当前小微茶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营销意识、营销成本、人才引进、“线上+线下”营销体系打造、企业品牌形象建立等方面入手,给予建议与优化措施。
1.2.3 文献评述
通过总结国内外文献可知,国外无论对于营销策略还是农产品营销领域的研究都起步较早,对应的理论基础相对扎实,也都有了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起步较晚,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有国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重点研究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产品营销带来的影响,提出应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从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来优化营销策略。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可知,国内外学者对于小型企业的农产品营销策略相对不足,因此本文选取F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探讨F公司的营销优化策略,弥补过往理论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在归纳总结现有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F公司为例,研究梅州市马图茶品牌营销策略的优化。从而针对梅州市马图茶品牌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梅州市马图茶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该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相关文献综述,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学者“互联网+”背景下,茶产品营销的研究内容,得到了本文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并在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向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
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对本文行文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专有学术词语进行了基本概念的界定,并将本文需要用到的理论进行概述。
第三部分为马图茶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主要从马图茶市场的发展现状,马图茶营销的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环境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当前马图茶市场的整体状况以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从而为后文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所在,主要是F公司马图茶品牌营销的消费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现场走访、座谈收集F公司马图茶品牌营销的相关数据,基于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数据,首先了解消费者对于茶叶产品的消费习惯,之后从消费者针对马图茶的购买反馈分析F公司马图茶的品牌营销策略。
第五部分为F公司马图茶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在结合前面几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文分析结果,F公司马图茶的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整体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第六部分为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及保障措施制定,主要根据前文F公司在马图茶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实际分析,总结本文研究得出的相关结果,提出F公司马图茶营销的优化策略
第七部分为总结与展望,主要对文章的相关问题和结论进行总结,最后阐述文章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广泛应用于各类研究中,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书籍和互联网资料等方式,对营销理论、4P理论、茶产品营销等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了解上述理论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研究成果,利用此方法完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概述部分的撰写,为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案例分析法。通过选择具体对象,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F公司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F公司茶叶产品营销现状及不足,并为F公司制定具体的农产品营销优化和保障措施。
3.问卷调查法。通过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确定、有用、精确的知识研究方法。收集F公司的有关资料和数据,为文章的写作提供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撑。
4.实地调查法。通过对F公司企业员工及F公司茶叶营销产品的消费者进行调查访谈,了解他们对F公司马图茶产品的整体认知。详细掌握F公司马图茶产品在市场上的投放策略、促销政策、经营利润和消费者偏好等重要信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挖掘现有产品营销策略中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且可实施的有效营销策略。
1.3.3 技术路线图

图1.2 技术路线图
Figure 1.2 Technology roadmap
1.4 论文创新点
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茶品牌的研究多集中在普洱茶、铁观音、龙井等热门茶品中,对于马图茶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马图茶近年来不断受到消费者的认可,马图茶的销量和价格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本文聚焦马图茶营销,结合相关营销理论和分析工具,寻找适合企业的最佳理论体系,综合分析F公司马图茶营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能够帮助F公司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实现F公司的良性发展。
2.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可知,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小型企业的农产品营销策略相对较少,特别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又比较晚,致使我国理论研究相较于国外较为不足。因此本文选取F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探讨F公司的营销优化策略,弥补过往理论研究的不足。
1.5 论文不足
1.数据样本的代表性有限,本文研究主要依赖于F公司的数据和案例分析,F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市场情况不一定能够全面反映整个梅州市马图茶行业的现状,这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样本代表性的不足。
2.调查数据的局限性,本文研究尽管通过实地调查法收集了F公司相关员工和消费者的反馈,但样本数量有限,研究数据的广泛性和深度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影响结论的普适性。
2 理论基础与相关分析工具
2.1 理论基础
2.1.1 4P营销理论
4P营销理论对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持续且深远的影响。1960年,杰罗姆·麦卡锡在《基础市场营销》中提出了4P理论,将企业的营销策略归纳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四个关键要素。经过不断的改进,4P理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系统化的理论,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营销流程中。
1.产品(Product)。在现代营销观念中,产品指的是任何能被使用和消费、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事物。这不仅包含有形的物质产品,还包括无形的服务、组织、思想、人员,甚至是有形和无形产品的结合体。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产品的概念包含五个层次: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因此,在产品方面,通过不断改进茶叶品质,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同时丰富产品线,提供更多种类和口味的茶叶选择,能够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偏好。提升包装设计,使其更具吸引力和辨识度,同时融入品牌文化和故事,增强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认同感。这些举措共同打造出马图茶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2.价格(Price)。价格是产品被交换的金额。相同的价格对不同的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的消费体验,而不同的价格对相同的消费者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官体验。消费者心理、竞争对手的定价、产品成本、预期利润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都会影响定价策略。因此,在价格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采用分层定价策略,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利用折扣促销等方法,吸引消费者购买,增加产品销量。合理的定价策略不仅能提高市场占有率,还能确保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3.渠道(Place)。渠道指的是企业为进入市场而组织的路径和活动,包括分销渠道、仓储、运输等。在渠道方面,拓展新的分销渠道如电子商务平台和特许经营店,以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面。优化现有的分销渠道,提高渠道管理效率,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到达消费者手中。同时,优化物流和仓储管理,提高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4.促销(Promotion)。促销是通过渠道将产品信息传递给目标市场,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促使购买行为,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销量的企业活动。常见的促销方式包括人员销售、广告促销、公关活动和商业促销等。在促销方面,利用多种手段加强品牌推广。通过线上广告、社交媒体营销和线下推广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线上广告可以通过精准投放,直接触达目标消费者;社交媒体营销则通过互动和分享,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线下推广活动如茶叶品鉴会和品牌体验店等,可以直观地展示产品特色,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4P营销理论的提出,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营销管理思路,使其能够更加系统地进行产品设计、定价策略、渠道选择和促销活动的规划和执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演变,4P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梅州市马图茶品牌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与4P营销理论紧密相关,通过结合4P营销理论,系统分析和优化马图茶的品牌营销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品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1.2 STP理论
自温德尔·史密斯首次提出市场细分理论以来,21世纪初,菲利普·科特勒系统归纳形成了STP理论,包括市场细分(S)、目标市场(T)和市场定位(P)三个要素。STP理论强调,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企业需要首先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然后选择适合的子市场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1.市场细分(S)阶段,企业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行为,将整个市场细化为若干个小的、具有明显特征的子市场。通过深入的市场细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和特征。考虑到消费者的年龄段,地理位置以及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可以帮助马图茶品牌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市场,从而针对不同群体开发出更贴近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目标市场(T)阶段,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这些市场上。因此,选择最具潜力的目标市场不仅仅是基于市场细分的结果,还需要对每个潜在市场进行深入评估。通过这些评估,马图茶品牌可以更明智地选择目标市场,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进入并持续服务这些市场。
3.市场定位(P)阶段,企业通过巧妙地包装和传播,塑造产品或服务的独特形象,使之在目标市场中脱颖而出,形成竞争优势。因此,为了明确马图茶在目标市场中的独特定位,关键在于强调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优势。
综上,STP理论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导向,注重深入了解消费者,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应用STP理论,梅州市马图茶品牌可以系统地分析和优化其营销策略,企业也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细分和定位的核心要点,从而更有效地制定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
2.2 相关分析工具
2.2.1 PEST分析
PEST分析模型是目前广泛用来评估企业宏观营销环境的主要工具之一。它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反映了企业所处的战略宏观环境。这一模型的有效运用需要获取充分和广泛的信息,并对所分析的企业有深入的了解。通过PEST分析,企业能够准确把握当前环境的变化趋势,有利于优化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从而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挑战和机遇。
1.政治方面(Political),企业需要考虑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以及政治稳定程度对商业环境的影响。因此,梅州市作为一个地方茶叶生产和销售中心,其当地税收政策、贸易政策和环境法规的变化都会对企业运营和投资产生潜在的影响。
2.经济方面(Economic),经济方面的分析涉及到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区域性经济情况。企业需要考虑人口结构、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率以及市场的消费趋势和购买力等因素。梅州市作为茶叶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地区,经济因素对马图茶品牌的定价策略、市场推广和产品定位具有关键作用,品牌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并提升竞争力。
3.社会方面(Social),社会方面的分析关注于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生产过程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因此,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偏好和价值观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定位市场和产品。
4.技术方面(Technological),技术方面的分析则涉及到行业技术水平、创新趋势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企业需要考虑技术发展对产品和服务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会直接影响茶叶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数字化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马图茶品牌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渠道。技术的快速变化和创新也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马图茶品牌需要灵活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保持竞争优势和市场领导地位。
PEST分析为梅州市马图茶品牌提供了深入了解外部环境的全面视角,这有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制定更为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实现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而言,PEST分析不仅帮助企业理解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还指导企业在变化中寻找机会并规避风险,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市场发展和竞争优势。
2.2.2 波特五力模型
宏观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持续而深远的,虽然其影响方式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但它们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运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直接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而波特五力模型则是一种帮助企业了解其所处行业竞争环境的有力工具。波特五力模型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的战略分析工具,用于评估行业内竞争力量和吸引力。这一模型帮助企业理解其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以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主要包括一下五个方面:
1.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应商数量、规模和集中度,以及原材料的稀缺性和替代成本。此外,还需考虑供应商的垂直整合能力,即其是否能控制供应链中的多个环节。供应商可以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价格或降低产品质量来影响整个行业的成本结构和产品盈利水平,从而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供应链关系,减少供应风险,并优化成本管理策略。
2.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买家数量、规模和集中度,以及买家的交换成本和垂直整合可能性。此外,还需考虑市场上是否存在大量替代品以及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等因素。购买者可以通过降低价格要求或者追求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影响整个行业的产品定价和质量标准。这种能力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盈利水平和市场份额,因此企业需要充分理解和回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动态,以保持竞争优势和客户满意度。
3.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竞争对手的数量、实力强弱,以及行业增长速度和规模等因素。竞争对手的数量和实力直接影响着市场份额的分配和竞争态势的复杂程度。行业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则决定了市场的扩展空间和竞争者之间的资源分配情况。客户忠诚度也是影响竞争程度的重要因素。高度忠诚的客户可能会减少市场份额的易流失性,但也可能增加新进入者的难度。离开行业的成本和水平整合的威胁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它们决定了竞争者的退出难度和行业结构的稳定性。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以争夺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力。竞争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产品定价、广告宣传、客户服务等。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吸引客户,同时不断优化成本结构和市场营销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长期增长。
4.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行业壁垒、专利保护、品牌溢价和产品差异化等。行业壁垒可能包括高度资本密集性、技术门槛、法律法规限制等,这些因素会增加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和成本。此外,如果行业内已有企业享有专利保护或建立了强大的品牌溢价,新进入者进入市场的难度也会增加。规模化经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对新进入者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挑战。新进入者的涌入可能改变行业内的市场结构,影响原材料供应和市场份额的分配。这种竞争可能迫使现有企业调整策略、降低价格或提高产品质量,以应对新竞争者带来的挑战。对于实力不足或竞争力较弱的企业而言,可能面临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闭的风险。
5.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在同行业内,企业生产的产品通常是彼此的替代品。替代品的威胁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替代品的数量和性能。替代品越多,市场上的选择性增加,加大了对原有产品的替代性威胁。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能更好或者成本更低的替代品,因此替代品的性能和品质对市场竞争至关重要。此外,替代品改变的成本和消费者转换的成本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如果替代品改变成本低或者消费者转换成本较低,那么替代品对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挑战就更大。
在同行业内,企业生产的产品通常是彼此的替代品。同时,有些产品可能与不同行业的产品互为替代,这种情况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性能、降低转换成本,并建立强大的品牌忠诚度来应对替代品的竞争压力,从而保持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通过对于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身所处行业的竞争局势和市场动态,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因此,本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从五个方面深入分析F公司马图茶营销面临的竞争趋势,帮助F公司清晰认识所处的行业环境。针对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提出了适合的反制措施,以优化公司的营销策略,并在市场上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3 马图茶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
3.1 马图茶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1.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新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作为茶的发源地,我国茶叶产业一直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发展特色乡村产业,这一切都离不开茶叶产业的壮大与提升。
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茶产业不仅对农业经济有重要贡献,更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撑。《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明确了未来茶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要继续大力发展茶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茶叶质量与竞争力。规划指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国茶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多的优势地位,提升中国茶叶品牌的全球知名度,推动“国茶”向“世界茶”的转变。茶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经济,还能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兴起。通过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进一步提升国家软实力。总之,茶叶产业的振兴不仅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
2.商务环境优化带来新的挑战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政策,致力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2月,党中央提出了改善营商环境、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以及推动内需市场壮大的重要要求。包括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等措施。但是,这些政策为茶叶企业提供了快速进入市场、获得政策支持的重要机遇,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进入门槛的降低吸引了更多新企业进入茶叶市场,新进入的茶叶企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以保持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创新压力增加,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采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外的新市场。最后,企业成本控制的难度也在增大,运营成本和环保要求的提升使得企业需要在质量控制、品牌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投入更多资源。
因此,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茶叶产业作为关键的支柱产业之一,正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大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马图茶作为茶叶产品中的重要代表,其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繁荣,还提升了当地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减少行政审批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马图茶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马图茶企的成长,也激励了更多投资者参与到茶叶产业的发展中来。
然而,随着茶叶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多重挑战。目前市场上马图茶品牌众多,消费者需求趋向多样化,技术和质量的提升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马图茶企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份额,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的创新,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1.2 经济环境分析
1.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获得了增加。在过去的十年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2.02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92万元,增幅达到94.06%。在这一背景下,茶叶市场的消费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和扩展。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关注逐渐加深,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和文化象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茶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文化交流和社交互动的重要载体。
图3.1 2014年-2023年全国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万元)
Figure 3.1 National Disposable Income for Habitat, 2014-2023 ($10,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饮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茶叶不仅仅是一种传统饮料,它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被广泛认为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例如,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等化学物质具有强效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细胞老化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此外,茶叶还被认为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缓解胃肠不适。对于关心健康的消费者来说,茶叶不仅是一种口味醇厚的饮品,更是一种自然的健康选择。随着茶叶市场的扩展,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关注也日益增加。茶叶企业需要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也至关重要,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拓展市场份额。
2.茶叶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
从社会大众对茶的需求来看,茶叶生产国的产量将保持稳步增长,近年来,消费主体们更为重视茶叶在养生等方面作用,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品茶饮茶的习惯,这也将更进一步扩大全球茶叶的市场规模。2020年上半年,茶叶供应因不可抗力因素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下半年的茶叶供应能力逐步回暖。2022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但中国茶产业依托国内超大市场规模和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通过放缓增速、微调结构、减少进口,顺势完成茶类消费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新茶饮、花草茶及茶衍生品等新消费增长继续拓展的同时,“围炉煮茶”“宋代点茶”“相期以茶”等茶文化现象此地涌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更是为未来的中国茶产业夯实了发展底气。
图3.2 2022年世界主要茶叶国家市场规模估值(亿美元)
Figure 3.2 World Market Size Valuation for Major Tea Countries, 2022 (USD Billion)
尽管如此,2022年2月,茶叶流通协会发布了《2021茶叶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茶叶销量达220.2万吨,同比增长8.7%,销售额达2888.8亿元,同比增长5.5%。专家预测未来茶叶市场、茶企业的繁荣依旧。现如今,在茶叶销售数据中明显看出。茶叶线上销售已经成为销售的关键渠道,2015年,中国茶叶由线下市场转向线上市场,中国茶叶市场开始不局限于单纯的实体经营,逐步开启线上销售迎合市场大众,网络营销推动着茶产业线上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2022年世界主要茶叶国家市场规模估值,中国茶叶市场估值达998亿美元,超过第二至第七名国家市场规模总和,位于世界第一位。全球茶叶市场发展趋势向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消费国。
因此,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茶叶市场的持续升温也反映了消费者对茶叶的热爱和青睐,也彰显了茶叶行业在迎接市场挑战和持续创新方面的努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马图茶企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重要机遇和挑战。消费者日益提高的购买力推动了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增长。马图茶企需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以确保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1.3 社会环境分析
1.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中国,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象征着人们的文化身份和社会地位。自古以来,茶在中国的社交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茶馆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茶艺表演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礼仪、美学和哲学。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茶文化贯穿始终,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生活和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现如今,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体现在茶的品种和制作工艺上,更体现在茶道、茶礼、茶艺等方面。茶道强调礼仪与仪式感,茶礼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情感传递,而茶艺则是对茶的独特理解和表现。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茶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使茶不仅成为一种饮料,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2.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不断加深,养生意识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特别是在中国,茶叶市场的消费主力群体已经从传统的40岁以上人群扩展到包括年轻一代。年轻人对茶叶的喜好和习惯正在形成,他们不仅关注茶叶本身的健康益处,还追求茶文化的深度体验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茶叶因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而被认为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身心健康有显著益处,同时也提升了生活质量。通过品茶,人们不仅仅是在享受饮品,更是在体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哲学。
目前,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改变,推动了茶叶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茶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产品设计、强化品牌文化和社交媒体营销等策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因此,茶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文化传承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因此,中国传统茶文化、消费者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构成了马图茶市场的重要社会环境。这些因素不仅为马图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深入理解和利用这些社会环境因素,马图茶可以更好地调整市场策略,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产品,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在日益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马图茶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以确保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1.4 技术环境分析
1.茶叶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
茶叶的加工制作是一个关键且复杂的过程,直接影响着茶叶的口感、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从杀青、揉捻、干燥、调味、发酵到堆制等每个环节的工艺和时间都会对茶叶的特色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了创新活力,赋予其新的生机。从制茶工艺来看,我国茶叶制作正逐步从农户自采自摘、沿用传统手工工艺的方式,向茶叶公司利用自动化加工设备进行产业化生产转变。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口味需求,茶叶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和研发,推出了许多添加医疗、养生和保健元素的新颖茶叶产品。现在一些茶叶产品中添加了人参、枸杞、灵芝等中药材,以增强其保健功效。通过先进的制茶技术和机械化设备,茶叶加工企业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了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在茶园选址方面,企业通过科学分析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种植,确保了茶叶的优质原料来源。茶树栽培方面,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如精准灌溉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了茶树的产量和抗病能力。这些改进和优化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系统化技术体系,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茶叶企业还在包装、物流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2.互联网+营销技术的不断提高
随着互联网购物的普及和便利化,消费者不仅可以轻松选择各类商品,特别是茶叶这类具有丰富品种和特色的产品,也能更方便地进行比较和购买。这一趋势推动了越来越多的茶叶企业将传统的销售模式转向在线平台,从而扩展市场覆盖面,并更有效地触达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群体。
茶叶企业利用B2C模式进行销售,不仅仅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更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关注增加,茶叶企业通过在线销售平台可以更灵活地推广高品质、保健功效显著的茶叶产品。同时,新媒体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发展,茶叶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精准的营销活动,与消费者建立更密切的互动关系,增强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因此,在当前市场技术环境中受到茶叶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和互联网+营销技术提升的双重影响下,马图茶市场环境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马图茶企应继续紧跟科技发展步伐,持续优化生产流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和应用新型营销技术,拓展市场份额,促进品牌影响力的增强。
3.2 马图茶市场营销的行业环境分析
3.2.1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1.马图茶的产品质量与独特性
梅州马图茶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地特有的茶树品种,这些茶树在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和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中生长,适宜的海拔高度和昼夜温差大,有助于茶叶中芳香物质的积累。采摘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选择嫩芽和嫩叶,确保茶叶的高品质。加工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确保最终产品的独特风味和高品质。在茶园管理中,使用有机肥和适量灌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茶叶的安全和品质。因此,由于茶叶的生长、采摘和生产受到自然条件、季节等多方面因素限制,茶叶的供应量相对有限,进而限制了茶叶价格的议价空间。
2.马图茶的政策支持与外部环境
马图茶作为梅州地区的特色茶叶,在政策支持方面,地方政府在茶叶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实施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支持马图茶的生产与营销。政府不仅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还鼓励茶叶企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外部环境方面,如市场需求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演变,也对马图茶产业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高度关注,马图茶企业需要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优质性,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拓和贸易政策的变化,为马图茶的出口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企业在国际标准和规范下进行生产与销售。因此,随着市场越来越公开化、透明化,马图茶茶叶价格也受到了一定的稳定性约束。
综上,梅州市马图茶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较弱,梅州马图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显著,但需要在稀缺的供应条件下保持高质量和稳定供应,同时利用政策支持和市场趋势进行战略调整,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
3.2.2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1.专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专业消费者指那些对茶叶有深入了解和丰富经验的人群。他们对茶叶的品种和质量有着高度的认知和偏好,能够准确地评估茶叶的口感、香气、色泽以及产地特征。这些消费者通过品尝茶叶来了解其制作工艺和后期处理技巧,从而能够精准地判断茶叶的品质。在购买茶叶时,他们通常会与茶叶经销商深入交流,并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讨价还价。由于对茶叶有着高期望值,他们可能对茶叶的原产地环境、土壤和气候等因素有详尽的了解,并据此对茶叶的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
因此,专业消费者在购买梅州马图茶时,通常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他们了解市场行情和茶叶品质,能够与供应商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谈判,确保购买到高品质、符合自己期望的茶叶。同时,他们的消费行为和偏好对梅州马图茶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其它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除了专业消费者,其他茶叶消费群体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这包括对茶叶有一定了解但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一般消费者,以及对茶叶有浓厚兴趣但没有充足经济实力的茶叶爱好者。
一般消费者对茶叶具有一定的了解,但仍然相对有限。他们或许熟悉一些常见的茶叶品种和基本的口感特征,但在判断茶叶的产地、制作工艺和品质方面仍显不足。在购买茶叶时,他们更注重品牌形象、包装设计和口碑评价等因素,而不是过于关注价格的议价空间。
茶叶爱好者则可能对茶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热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这类消费者更加注重茶叶的品质、口感和稀有度,选购时倾向于追求高品质和特殊的品种。他们通常会选择知名度和声誉较高的高端产品,因此在价格议价方面相对较弱。
综上,除专业消费者外,其它消费者在购买梅州马图茶时的议价能力较弱。他们更注重茶叶的品牌形象、品质和附加价值,而对价格谈判的关注度较低。这些消费者群体依然是梅州马图茶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2.3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目前,中国茶叶行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茶饮品种不断丰富,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大小企业林立。而广东省在中国茶叶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其茶叶产量并非全国最高,但在消费市场和茶文化传承方面卓有成效。广东以其深厚的茶文化和活跃的茶叶市场闻名,尤其是在广州、深圳、梅州等大城市,茶文化根深蒂固。同时,广东省发达的茶叶市场和贸易渠道使其成为茶叶流通的重要节点,促进了茶叶产业的繁荣和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梅州市作为广东省茶叶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其马图茶品牌面临着来自广东省本地以及其它省份茶叶品牌的市场竞争。
1.广东省本地茶叶品牌
(1)广东潮汕凤凰单丛
广东潮汕凤凰单丛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属乌龙茶类。凤凰单丛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闻名,强调单株采摘和精细制作,经过多道工序如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烘焙,保留了茶叶的原始香气和营养成分。茶汤清澈明亮,口感鲜爽甘醇,回甘持久,特有的花香和果香如桂花、橙花、杏仁等,展现出丰富的风味特点。
目前,凤凰单丛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受到茶道爱好者和品茶家的青睐,凤凰单丛茶的消费者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茶道爱好者和对茶叶品质有高要求的消费者,他们欣赏凤凰单丛茶独特的花香果香和鲜爽甘醇的口感,注重茶艺文化和制作工艺;二是对地方特产和文化感兴趣的消费者,希望通过品尝凤凰单丛茶体验潮汕地区丰富的茶文化和地方风味。因此,凤凰单丛茶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高端消费群体基础。
(2)广东英德英红9号
英红九号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红茶产品名、更是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名。英红九号具有优质高产的品种特性、浓醇鲜爽的品质特点。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由一个茶树品种名发展成为红茶公共品牌名的业界典范。
英红九号作为广东省著名的红茶品种,深受以下三类消费者群体的喜爱:一是红茶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他们对英红九号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欣赏。二是追求高品质的消费者,他们愿意为英红九号这样的优质红茶支付相应的价格,将其视为高端选择或送礼佳品。三是关注健康与生活品质的消费者也青睐英红九号,因其富含的茶多酚和营养成分对健康有益。
综上,凤凰单丛茶、英红九号红茶与梅州马图茶都代表了广东茶文化中的高品质茶叶。其中,凤凰单丛茶以其独特的花香和果香闻名,通常被视为高档茶叶,受到茶道爱好者和追求高品质茶叶的消费者青睐。凤凰单丛茶的市场定位较为高端,价格相对较高,适合追求独特口感和优质茶叶的消费者。其次,英德英红9号红茶是广东省著名的红茶品种,具有浓厚的醇香和口感,被广泛认为是红茶中的优质选择。它的市场定位较为广泛,不仅吸引了红茶爱好者,也深受追求地方特色和高品质茶叶的消费者喜爱。与凤凰单丛茶和英德英红9号相比,梅州马图茶具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梅州马图茶以其清香和口感柔和而闻名,通常被视为梅州地区的特产茶叶。尽管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能不及前两者,但其作为地方茶叶的代表,深受本地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
2.其它省份茶叶品牌
(1)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
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茶是中国茶叶中的一种名优茶,以其独特的浓香和甘醇口感而闻名。它起源于福建省安溪县,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茶叶的特点包括其金黄色的汤色、鲜爽的口感和持久的花果香气,具有浓厚的岩韵和独特的兰花香。
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茶以其独特的岩韵和兰花香气闻名,深受茶叶爱好者和专业品茶人士的喜爱。其优质的品质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在茶叶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包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和对地方特产和文化有兴趣的人群。安溪铁观音茶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具备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建立起了品牌影响力,展示出了其在茶文化传承和市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潜力。
(2)安徽黄山太平猴魁
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简称太平猴魁,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品种之一,产自安徽省黄山市太平村及周边地区。太平猴魁茶以其独特的外形和鲜爽的口感而著称。
在市场上,太平猴魁茶不仅深受茶叶爱好者的青睐,也吸引了追求高品质生活和地方特产的消费者。其制作过程经过精细的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确保了茶叶的高品质和独特风味。太平猴魁茶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尤其是在国内茶叶市场中,被视为高端绿茶的代表之一。其口感清新、回甘持久的特点,使其适合作为日常饮用茶或礼品馈赠。
综上,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安徽黄山太平猴魁与梅州马图茶都代表了各自地区的高品质茶叶。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以其岩韵和兰花香气著称,适合茶叶爱好者和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安徽黄山太平猴魁则以嫩绿的外形、清香的香气和清新的口感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适合作为日常饮用茶和礼品选择。相比之下,梅州马图茶虽然在广东地区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但其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较安溪铁观音和黄山太平猴魁稍显不足。梅州马图茶以其鲜爽的口感和花果香气而受到欢迎,主要吸引地方消费者和对地方特产有兴趣的消费群体。然而,要在全国范围内与安溪铁观音和黄山太平猴魁竞争,则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推广力度,以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和市场份额。
3.2.4 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茶叶行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市场潜力巨大的领域,确实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复杂的经营环境。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大部分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缺乏足够的市场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应。这使得茶叶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和竞争激烈,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新品牌和小型企业可以较容易地进入市场竞争。现如今,梅州马图茶市场的潜在竞争者可以分为两类:
1.梅州地区周边的茶企
梅州地区周边的茶企,它们同样可以利用本地优势和传统工艺生产竞争性的马图茶产品。这些茶企虽然注册地址在梅州市,实际的运营和生产却发生在梅州地区周边的县市。它们采取了一些策略来获取市场优势,例如通过高薪诱惑梅州市本地茶企的专业制茶人员,以获取马图茶的核心制作工艺。此外,这些企业还大量收购来自梅州市周边地区等地的茶叶鲜叶,并使用与马图茶相似的制作工艺进行加工和包装,最终将其冠以梅州马图茶的名义进行销售。鉴于正宗梅州马图茶的市场供应时间较晚且产量有限,这些“仿冒品”在成本和产量上确实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在消费者难以分辨真伪的情况下,这些仿冒品迅速占领了梅州马图茶市场份额,对梅州市本地茶企带来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经济影响。
2.政府控股公司
随着中国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马图茶茶叶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梅州市针对马图茶茶叶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有力的扶贫政策,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也带动了茶农收入的提升。地方政府成立的茶叶公司承担着关键角色,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还积极招募具有丰富经验的茶叶专业人才,如茶叶师傅,以提升生产加工能力。
这些茶叶公司与当地的茶叶合作社密切合作,直接从茶农手中收购新鲜的信阳毛尖鲜叶,进行精细加工和包装后,推广销售到本地市场。与此同时,它们与传统的茶叶企业展开竞争,争夺市场份额。政府的扶贫政策为这些新兴茶叶公司提供了销售渠道、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支持等多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
综上,茶行业的特点在于市场规模庞大,但大多数茶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强大的品牌效应,因此进入该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不需要大量资金即可尝试。因此,现如今梅州市马图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既有地方性茶企的竞争挑战,也有政府支持的新兴茶叶公司的竞争压力,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市场格局和茶叶产业的发展方向。
3.2.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源自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多种方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策略。替代品的存在和竞争往往限制了本行业盈利潜力的最大限度,迫使企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在中国市场,马图茶的替代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茶叶衍生品的替代能力
(1)花茶
花茶是一种将花朵与茶叶混合或加工而成的茶饮品。它不同于传统的纯茶,而是通过将鲜花、干花或花瓣与茶叶进行混合或共同加工制成。花茶不仅保留了花朵本身的香气和颜色,还融合了茶叶的香味和口感,因此在视觉和味觉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花茶包括玫瑰花茶、菊花茶、茉莉花茶等。花茶的功效根据其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玫瑰花茶富含维生素C和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和美容养颜。菊花茶被认为有清热解毒和消炎镇痛的功效,可用于缓解感冒发热和降低血压,同时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茉莉花茶则以其柔和的香气著称,有助于放松神经、缓解压力,并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帮助。
(2)果茶
果茶是一种将水果和茶叶混合或加工而成的茶饮品,融合了茶叶的香气和水果的甜味,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特点。果茶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样的口味选择,还有多种健康益处,适合作为日常饮用的健康茶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果茶包括柠檬茶、桃子茶、草莓茶等。果茶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和多种矿物质,如钾和镁,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和保护心血管健康。其抗氧化剂含量高,能够抵抗自由基的损害,延缓衰老过程。部分酸味水果茶如柠檬茶则常用于解暑清热,而含咖啡因的品种则有提神醒脑的效果。
综上,花茶和果茶的营销会对梅州市马图茶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与马图茶相比,花茶具有浓郁的花香和茶香,果茶则融合了水果的甜味和茶叶的香气,口感清新多样,花车和果茶更适合追求花香、果香和多样口味的消费者。而梅州马图茶则是一种传统的岭南乌龙茶,以其浓厚的茶香和岭南特有的清香著称,更符合传统茶文化的口味偏好。因此,对梅州市马图茶而言,应强化品牌宣传和产品创新,以保持市场份额和吸引新消费者。
2.其它饮品的替代能力
(1)咖啡
咖啡作为茶叶的替代品,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市场份额。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咖啡因含量高、香气浓郁和口感独特。咖啡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咖啡因、抗氧化剂和多酚,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益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升清醒度和警觉性。此外,研究表明,适量摄入咖啡因可以降低某些慢性疾病的风险。咖啡中的多酚化合物,如咖啡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发展。
尽管咖啡具有诸多益处,但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引起焦虑、失眠、心悸和消化不良等问题。此外,咖啡因对个体代谢和心血管系统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人对咖啡因较为敏感,可能会出现不适反应。因此,适度饮用咖啡是明智的选择,以平衡其带来的益处和潜在的风险。
(2)植物提取物饮品
植物提取物饮品是指以植物为原料,经过提取和加工制成的饮料。作为茶叶的替代品,这些植物提取物饮品通常包含植物的有效成分和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或保健功效。常见的包括芦荟汁、仙人掌水等。它们通常具有天然的风味和健康益处,适合作为日常饮用或药用饮品。同时,植物提取物饮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口味和健康需求。与茶叶类似,它们同样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成分。例如,芦荟汁以其促进消化和改善皮肤健康的作用闻名,而仙人掌水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特别适合在炎热天气或运动后补充体液,有助于保持身体水平衡。
尽管植物提取物饮品虽然具有多种健康益处,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缺点和注意事项。某些人可能对特定植物提取物过敏,且部分饮品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此外,一些植物提取物可能与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同时,商业化的植物提取物饮品中可能含有大量添加剂和糖分,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人体的血糖波动和卡路里摄入。另外,生产植物提取物饮品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综上,咖啡和植物提取物饮品的营销会对梅州市马图茶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年轻消费者和健康意识较强的人群中。与马图茶相比,咖啡具有浓郁的苦甜味和独特的咖啡香,以提神醒脑著称,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焦虑和失眠。植物提取物饮品具有各种植物的独特风味和健康功效,适合那些注重天然成分和特定植物功效的消费者。而梅州马图茶是一种传统的岭南乌龙茶,以其柔和而复杂的口感和持久的茶香闻名,富含茶多酚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和免疫力提升。因此,对梅州市马图茶而言,应保持传统制茶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以维持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市场地位。
2.1 理论基础
2.1.1 4P营销理论
4P营销理论对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持续且深远的影响。1960年,杰罗姆·麦卡锡在《基础市场营销》中提出了4P理论,将企业的营销策略归纳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四个关键要素。经过不断的改进,4P理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系统化的理论,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营销流程中。
1.产品(Product)。在现代营销观念中,产品指的是任何能被使用和消费、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事物。这不仅包含有形的物质产品,还包括无形的服务、组织、思想、人员,甚至是有形和无形产品的结合体。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产品的概念包含五个层次: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因此,在产品方面,通过不断改进茶叶品质,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同时丰富产品线,提供更多种类和口味的茶叶选择,能够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偏好。提升包装设计,使其更具吸引力和辨识度,同时融入品牌文化和故事,增强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认同感。这些举措共同打造出马图茶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2.价格(Price)。价格是产品被交换的金额。相同的价格对不同的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的消费体验,而不同的价格对相同的消费者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官体验。消费者心理、竞争对手的定价、产品成本、预期利润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都会影响定价策略。因此,在价格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采用分层定价策略,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利用折扣促销等方法,吸引消费者购买,增加产品销量。合理的定价策略不仅能提高市场占有率,还能确保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3.渠道(Place)。渠道指的是企业为进入市场而组织的路径和活动,包括分销渠道、仓储、运输等。在渠道方面,拓展新的分销渠道如电子商务平台和特许经营店,以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面。优化现有的分销渠道,提高渠道管理效率,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到达消费者手中。同时,优化物流和仓储管理,提高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4.促销(Promotion)。促销是通过渠道将产品信息传递给目标市场,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促使购买行为,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销量的企业活动。常见的促销方式包括人员销售、广告促销、公关活动和商业促销等。在促销方面,利用多种手段加强品牌推广。通过线上广告、社交媒体营销和线下推广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线上广告可以通过精准投放,直接触达目标消费者;社交媒体营销则通过互动和分享,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线下推广活动如茶叶品鉴会和品牌体验店等,可以直观地展示产品特色,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4P营销理论的提出,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营销管理思路,使其能够更加系统地进行产品设计、定价策略、渠道选择和促销活动的规划和执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演变,4P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梅州市马图茶品牌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与4P营销理论紧密相关,通过结合4P营销理论,系统分析和优化马图茶的品牌营销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品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1.2 STP理论
自温德尔·史密斯首次提出市场细分理论以来,21世纪初,菲利普·科特勒系统归纳形成了STP理论,包括市场细分(S)、目标市场(T)和市场定位(P)三个要素。STP理论强调,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企业需要首先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然后选择适合的子市场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1.市场细分(S)阶段,企业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行为,将整个市场细化为若干个小的、具有明显特征的子市场。通过深入的市场细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和特征。考虑到消费者的年龄段,地理位置以及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可以帮助马图茶品牌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市场,从而针对不同群体开发出更贴近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目标市场(T)阶段,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这些市场上。因此,选择最具潜力的目标市场不仅仅是基于市场细分的结果,还需要对每个潜在市场进行深入评估。通过这些评估,马图茶品牌可以更明智地选择目标市场,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进入并持续服务这些市场。
3.市场定位(P)阶段,企业通过巧妙地包装和传播,塑造产品或服务的独特形象,使之在目标市场中脱颖而出,形成竞争优势。因此,为了明确马图茶在目标市场中的独特定位,关键在于强调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优势。
综上,STP理论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导向,注重深入了解消费者,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应用STP理论,梅州市马图茶品牌可以系统地分析和优化其营销策略,企业也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细分和定位的核心要点,从而更有效地制定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
2.2 相关分析工具
2.2.1 PEST分析
PEST分析模型是目前广泛用来评估企业宏观营销环境的主要工具之一。它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反映了企业所处的战略宏观环境。这一模型的有效运用需要获取充分和广泛的信息,并对所分析的企业有深入的了解。通过PEST分析,企业能够准确把握当前环境的变化趋势,有利于优化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从而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挑战和机遇。
1.政治方面(Political),企业需要考虑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以及政治稳定程度对商业环境的影响。因此,梅州市作为一个地方茶叶生产和销售中心,其当地税收政策、贸易政策和环境法规的变化都会对企业运营和投资产生潜在的影响。
2.经济方面(Economic),经济方面的分析涉及到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区域性经济情况。企业需要考虑人口结构、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率以及市场的消费趋势和购买力等因素。梅州市作为茶叶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地区,经济因素对马图茶品牌的定价策略、市场推广和产品定位具有关键作用,品牌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并提升竞争力。
3.社会方面(Social),社会方面的分析关注于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生产过程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因此,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偏好和价值观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定位市场和产品。
4.技术方面(Technological),技术方面的分析则涉及到行业技术水平、创新趋势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企业需要考虑技术发展对产品和服务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会直接影响茶叶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数字化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马图茶品牌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渠道。技术的快速变化和创新也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马图茶品牌需要灵活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保持竞争优势和市场领导地位。
PEST分析为梅州市马图茶品牌提供了深入了解外部环境的全面视角,这有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制定更为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实现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而言,PEST分析不仅帮助企业理解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还指导企业在变化中寻找机会并规避风险,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市场发展和竞争优势。
2.2.2 波特五力模型
宏观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持续而深远的,虽然其影响方式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但它们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运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直接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而波特五力模型则是一种帮助企业了解其所处行业竞争环境的有力工具。波特五力模型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的战略分析工具,用于评估行业内竞争力量和吸引力。这一模型帮助企业理解其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以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主要包括一下五个方面:
1.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应商数量、规模和集中度,以及原材料的稀缺性和替代成本。此外,还需考虑供应商的垂直整合能力,即其是否能控制供应链中的多个环节。供应商可以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价格或降低产品质量来影响整个行业的成本结构和产品盈利水平,从而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供应链关系,减少供应风险,并优化成本管理策略。
2.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买家数量、规模和集中度,以及买家的交换成本和垂直整合可能性。此外,还需考虑市场上是否存在大量替代品以及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等因素。购买者可以通过降低价格要求或者追求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影响整个行业的产品定价和质量标准。这种能力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盈利水平和市场份额,因此企业需要充分理解和回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动态,以保持竞争优势和客户满意度。
3.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竞争对手的数量、实力强弱,以及行业增长速度和规模等因素。竞争对手的数量和实力直接影响着市场份额的分配和竞争态势的复杂程度。行业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则决定了市场的扩展空间和竞争者之间的资源分配情况。客户忠诚度也是影响竞争程度的重要因素。高度忠诚的客户可能会减少市场份额的易流失性,但也可能增加新进入者的难度。离开行业的成本和水平整合的威胁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它们决定了竞争者的退出难度和行业结构的稳定性。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以争夺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力。竞争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产品定价、广告宣传、客户服务等。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吸引客户,同时不断优化成本结构和市场营销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长期增长。
4.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行业壁垒、专利保护、品牌溢价和产品差异化等。行业壁垒可能包括高度资本密集性、技术门槛、法律法规限制等,这些因素会增加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和成本。此外,如果行业内已有企业享有专利保护或建立了强大的品牌溢价,新进入者进入市场的难度也会增加。规模化经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对新进入者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挑战。新进入者的涌入可能改变行业内的市场结构,影响原材料供应和市场份额的分配。这种竞争可能迫使现有企业调整策略、降低价格或提高产品质量,以应对新竞争者带来的挑战。对于实力不足或竞争力较弱的企业而言,可能面临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闭的风险。
5.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在同行业内,企业生产的产品通常是彼此的替代品。替代品的威胁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替代品的数量和性能。替代品越多,市场上的选择性增加,加大了对原有产品的替代性威胁。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能更好或者成本更低的替代品,因此替代品的性能和品质对市场竞争至关重要。此外,替代品改变的成本和消费者转换的成本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如果替代品改变成本低或者消费者转换成本较低,那么替代品对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挑战就更大。
在同行业内,企业生产的产品通常是彼此的替代品。同时,有些产品可能与不同行业的产品互为替代,这种情况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性能、降低转换成本,并建立强大的品牌忠诚度来应对替代品的竞争压力,从而保持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通过对于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身所处行业的竞争局势和市场动态,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因此,本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从五个方面深入分析F公司马图茶营销面临的竞争趋势,帮助F公司清晰认识所处的行业环境。针对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提出了适合的反制措施,以优化公司的营销策略,并在市场上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3 马图茶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
3.1 马图茶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1.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新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作为茶的发源地,我国茶叶产业一直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发展特色乡村产业,这一切都离不开茶叶产业的壮大与提升。
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茶产业不仅对农业经济有重要贡献,更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撑。《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明确了未来茶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要继续大力发展茶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茶叶质量与竞争力。规划指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国茶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多的优势地位,提升中国茶叶品牌的全球知名度,推动“国茶”向“世界茶”的转变。茶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经济,还能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兴起。通过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进一步提升国家软实力。总之,茶叶产业的振兴不仅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
2.商务环境优化带来新的挑战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政策,致力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2月,党中央提出了改善营商环境、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以及推动内需市场壮大的重要要求。包括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等措施。但是,这些政策为茶叶企业提供了快速进入市场、获得政策支持的重要机遇,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进入门槛的降低吸引了更多新企业进入茶叶市场,新进入的茶叶企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以保持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创新压力增加,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采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外的新市场。最后,企业成本控制的难度也在增大,运营成本和环保要求的提升使得企业需要在质量控制、品牌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投入更多资源。
因此,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茶叶产业作为关键的支柱产业之一,正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大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马图茶作为茶叶产品中的重要代表,其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繁荣,还提升了当地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减少行政审批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马图茶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马图茶企的成长,也激励了更多投资者参与到茶叶产业的发展中来。
然而,随着茶叶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多重挑战。目前市场上马图茶品牌众多,消费者需求趋向多样化,技术和质量的提升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马图茶企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份额,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的创新,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1.2 经济环境分析
1.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获得了增加。在过去的十年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2.02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92万元,增幅达到94.06%。在这一背景下,茶叶市场的消费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和扩展。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关注逐渐加深,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和文化象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茶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文化交流和社交互动的重要载体。

图3.1 2014年-2023年全国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万元)
Figure 3.1 National Disposable Income for Habitat, 2014-2023 ($10,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饮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茶叶不仅仅是一种传统饮料,它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被广泛认为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例如,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等化学物质具有强效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细胞老化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此外,茶叶还被认为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缓解胃肠不适。对于关心健康的消费者来说,茶叶不仅是一种口味醇厚的饮品,更是一种自然的健康选择。随着茶叶市场的扩展,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关注也日益增加。茶叶企业需要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也至关重要,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拓展市场份额。
2.茶叶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
从社会大众对茶的需求来看,茶叶生产国的产量将保持稳步增长,近年来,消费主体们更为重视茶叶在养生等方面作用,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品茶饮茶的习惯,这也将更进一步扩大全球茶叶的市场规模。2020年上半年,茶叶供应因不可抗力因素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下半年的茶叶供应能力逐步回暖。2022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但中国茶产业依托国内超大市场规模和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通过放缓增速、微调结构、减少进口,顺势完成茶类消费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新茶饮、花草茶及茶衍生品等新消费增长继续拓展的同时,“围炉煮茶”“宋代点茶”“相期以茶”等茶文化现象此地涌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更是为未来的中国茶产业夯实了发展底气。

图3.2 2022年世界主要茶叶国家市场规模估值(亿美元)
Figure 3.2 World Market Size Valuation for Major Tea Countries, 2022 (USD Billion)
尽管如此,2022年2月,茶叶流通协会发布了《2021茶叶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茶叶销量达220.2万吨,同比增长8.7%,销售额达2888.8亿元,同比增长5.5%。专家预测未来茶叶市场、茶企业的繁荣依旧。现如今,在茶叶销售数据中明显看出。茶叶线上销售已经成为销售的关键渠道,2015年,中国茶叶由线下市场转向线上市场,中国茶叶市场开始不局限于单纯的实体经营,逐步开启线上销售迎合市场大众,网络营销推动着茶产业线上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2022年世界主要茶叶国家市场规模估值,中国茶叶市场估值达998亿美元,超过第二至第七名国家市场规模总和,位于世界第一位。全球茶叶市场发展趋势向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消费国。
因此,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茶叶市场的持续升温也反映了消费者对茶叶的热爱和青睐,也彰显了茶叶行业在迎接市场挑战和持续创新方面的努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马图茶企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重要机遇和挑战。消费者日益提高的购买力推动了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增长。马图茶企需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以确保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1.3 社会环境分析
1.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中国,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象征着人们的文化身份和社会地位。自古以来,茶在中国的社交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茶馆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茶艺表演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礼仪、美学和哲学。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茶文化贯穿始终,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生活和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现如今,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体现在茶的品种和制作工艺上,更体现在茶道、茶礼、茶艺等方面。茶道强调礼仪与仪式感,茶礼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情感传递,而茶艺则是对茶的独特理解和表现。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茶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使茶不仅成为一种饮料,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2.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不断加深,养生意识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特别是在中国,茶叶市场的消费主力群体已经从传统的40岁以上人群扩展到包括年轻一代。年轻人对茶叶的喜好和习惯正在形成,他们不仅关注茶叶本身的健康益处,还追求茶文化的深度体验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茶叶因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而被认为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身心健康有显著益处,同时也提升了生活质量。通过品茶,人们不仅仅是在享受饮品,更是在体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哲学。
目前,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改变,推动了茶叶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茶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产品设计、强化品牌文化和社交媒体营销等策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因此,茶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文化传承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因此,中国传统茶文化、消费者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构成了马图茶市场的重要社会环境。这些因素不仅为马图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深入理解和利用这些社会环境因素,马图茶可以更好地调整市场策略,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产品,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在日益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马图茶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以确保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1.4 技术环境分析
1.茶叶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
茶叶的加工制作是一个关键且复杂的过程,直接影响着茶叶的口感、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从杀青、揉捻、干燥、调味、发酵到堆制等每个环节的工艺和时间都会对茶叶的特色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了创新活力,赋予其新的生机。从制茶工艺来看,我国茶叶制作正逐步从农户自采自摘、沿用传统手工工艺的方式,向茶叶公司利用自动化加工设备进行产业化生产转变。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口味需求,茶叶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和研发,推出了许多添加医疗、养生和保健元素的新颖茶叶产品。现在一些茶叶产品中添加了人参、枸杞、灵芝等中药材,以增强其保健功效。通过先进的制茶技术和机械化设备,茶叶加工企业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了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在茶园选址方面,企业通过科学分析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种植,确保了茶叶的优质原料来源。茶树栽培方面,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如精准灌溉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了茶树的产量和抗病能力。这些改进和优化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系统化技术体系,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茶叶企业还在包装、物流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2.互联网+营销技术的不断提高
随着互联网购物的普及和便利化,消费者不仅可以轻松选择各类商品,特别是茶叶这类具有丰富品种和特色的产品,也能更方便地进行比较和购买。这一趋势推动了越来越多的茶叶企业将传统的销售模式转向在线平台,从而扩展市场覆盖面,并更有效地触达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群体。
茶叶企业利用B2C模式进行销售,不仅仅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更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关注增加,茶叶企业通过在线销售平台可以更灵活地推广高品质、保健功效显著的茶叶产品。同时,新媒体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发展,茶叶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精准的营销活动,与消费者建立更密切的互动关系,增强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因此,在当前市场技术环境中受到茶叶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和互联网+营销技术提升的双重影响下,马图茶市场环境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马图茶企应继续紧跟科技发展步伐,持续优化生产流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和应用新型营销技术,拓展市场份额,促进品牌影响力的增强。
3.2 马图茶市场营销的行业环境分析
3.2.1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1.马图茶的产品质量与独特性
梅州马图茶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地特有的茶树品种,这些茶树在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和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中生长,适宜的海拔高度和昼夜温差大,有助于茶叶中芳香物质的积累。采摘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选择嫩芽和嫩叶,确保茶叶的高品质。加工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确保最终产品的独特风味和高品质。在茶园管理中,使用有机肥和适量灌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茶叶的安全和品质。因此,由于茶叶的生长、采摘和生产受到自然条件、季节等多方面因素限制,茶叶的供应量相对有限,进而限制了茶叶价格的议价空间。
2.马图茶的政策支持与外部环境
马图茶作为梅州地区的特色茶叶,在政策支持方面,地方政府在茶叶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实施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支持马图茶的生产与营销。政府不仅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还鼓励茶叶企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外部环境方面,如市场需求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演变,也对马图茶产业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高度关注,马图茶企业需要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优质性,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拓和贸易政策的变化,为马图茶的出口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企业在国际标准和规范下进行生产与销售。因此,随着市场越来越公开化、透明化,马图茶茶叶价格也受到了一定的稳定性约束。
综上,梅州市马图茶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较弱,梅州马图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显著,但需要在稀缺的供应条件下保持高质量和稳定供应,同时利用政策支持和市场趋势进行战略调整,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
3.2.2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1.专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专业消费者指那些对茶叶有深入了解和丰富经验的人群。他们对茶叶的品种和质量有着高度的认知和偏好,能够准确地评估茶叶的口感、香气、色泽以及产地特征。这些消费者通过品尝茶叶来了解其制作工艺和后期处理技巧,从而能够精准地判断茶叶的品质。在购买茶叶时,他们通常会与茶叶经销商深入交流,并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讨价还价。由于对茶叶有着高期望值,他们可能对茶叶的原产地环境、土壤和气候等因素有详尽的了解,并据此对茶叶的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
因此,专业消费者在购买梅州马图茶时,通常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他们了解市场行情和茶叶品质,能够与供应商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谈判,确保购买到高品质、符合自己期望的茶叶。同时,他们的消费行为和偏好对梅州马图茶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其它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除了专业消费者,其他茶叶消费群体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这包括对茶叶有一定了解但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一般消费者,以及对茶叶有浓厚兴趣但没有充足经济实力的茶叶爱好者。
一般消费者对茶叶具有一定的了解,但仍然相对有限。他们或许熟悉一些常见的茶叶品种和基本的口感特征,但在判断茶叶的产地、制作工艺和品质方面仍显不足。在购买茶叶时,他们更注重品牌形象、包装设计和口碑评价等因素,而不是过于关注价格的议价空间。
茶叶爱好者则可能对茶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热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这类消费者更加注重茶叶的品质、口感和稀有度,选购时倾向于追求高品质和特殊的品种。他们通常会选择知名度和声誉较高的高端产品,因此在价格议价方面相对较弱。
综上,除专业消费者外,其它消费者在购买梅州马图茶时的议价能力较弱。他们更注重茶叶的品牌形象、品质和附加价值,而对价格谈判的关注度较低。这些消费者群体依然是梅州马图茶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2.3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目前,中国茶叶行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茶饮品种不断丰富,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大小企业林立。而广东省在中国茶叶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其茶叶产量并非全国最高,但在消费市场和茶文化传承方面卓有成效。广东以其深厚的茶文化和活跃的茶叶市场闻名,尤其是在广州、深圳、梅州等大城市,茶文化根深蒂固。同时,广东省发达的茶叶市场和贸易渠道使其成为茶叶流通的重要节点,促进了茶叶产业的繁荣和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梅州市作为广东省茶叶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其马图茶品牌面临着来自广东省本地以及其它省份茶叶品牌的市场竞争。
1.广东省本地茶叶品牌
(1)广东潮汕凤凰单丛
广东潮汕凤凰单丛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属乌龙茶类。凤凰单丛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闻名,强调单株采摘和精细制作,经过多道工序如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烘焙,保留了茶叶的原始香气和营养成分。茶汤清澈明亮,口感鲜爽甘醇,回甘持久,特有的花香和果香如桂花、橙花、杏仁等,展现出丰富的风味特点。
目前,凤凰单丛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受到茶道爱好者和品茶家的青睐,凤凰单丛茶的消费者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茶道爱好者和对茶叶品质有高要求的消费者,他们欣赏凤凰单丛茶独特的花香果香和鲜爽甘醇的口感,注重茶艺文化和制作工艺;二是对地方特产和文化感兴趣的消费者,希望通过品尝凤凰单丛茶体验潮汕地区丰富的茶文化和地方风味。因此,凤凰单丛茶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高端消费群体基础。
(2)广东英德英红9号
英红九号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红茶产品名、更是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名。英红九号具有优质高产的品种特性、浓醇鲜爽的品质特点。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由一个茶树品种名发展成为红茶公共品牌名的业界典范。
英红九号作为广东省著名的红茶品种,深受以下三类消费者群体的喜爱:一是红茶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他们对英红九号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欣赏。二是追求高品质的消费者,他们愿意为英红九号这样的优质红茶支付相应的价格,将其视为高端选择或送礼佳品。三是关注健康与生活品质的消费者也青睐英红九号,因其富含的茶多酚和营养成分对健康有益。
综上,凤凰单丛茶、英红九号红茶与梅州马图茶都代表了广东茶文化中的高品质茶叶。其中,凤凰单丛茶以其独特的花香和果香闻名,通常被视为高档茶叶,受到茶道爱好者和追求高品质茶叶的消费者青睐。凤凰单丛茶的市场定位较为高端,价格相对较高,适合追求独特口感和优质茶叶的消费者。其次,英德英红9号红茶是广东省著名的红茶品种,具有浓厚的醇香和口感,被广泛认为是红茶中的优质选择。它的市场定位较为广泛,不仅吸引了红茶爱好者,也深受追求地方特色和高品质茶叶的消费者喜爱。与凤凰单丛茶和英德英红9号相比,梅州马图茶具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梅州马图茶以其清香和口感柔和而闻名,通常被视为梅州地区的特产茶叶。尽管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能不及前两者,但其作为地方茶叶的代表,深受本地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
2.其它省份茶叶品牌
(1)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
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茶是中国茶叶中的一种名优茶,以其独特的浓香和甘醇口感而闻名。它起源于福建省安溪县,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茶叶的特点包括其金黄色的汤色、鲜爽的口感和持久的花果香气,具有浓厚的岩韵和独特的兰花香。
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茶以其独特的岩韵和兰花香气闻名,深受茶叶爱好者和专业品茶人士的喜爱。其优质的品质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在茶叶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包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和对地方特产和文化有兴趣的人群。安溪铁观音茶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具备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建立起了品牌影响力,展示出了其在茶文化传承和市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潜力。
(2)安徽黄山太平猴魁
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简称太平猴魁,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品种之一,产自安徽省黄山市太平村及周边地区。太平猴魁茶以其独特的外形和鲜爽的口感而著称。
在市场上,太平猴魁茶不仅深受茶叶爱好者的青睐,也吸引了追求高品质生活和地方特产的消费者。其制作过程经过精细的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确保了茶叶的高品质和独特风味。太平猴魁茶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尤其是在国内茶叶市场中,被视为高端绿茶的代表之一。其口感清新、回甘持久的特点,使其适合作为日常饮用茶或礼品馈赠。
综上,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安徽黄山太平猴魁与梅州马图茶都代表了各自地区的高品质茶叶。福建泉州安溪铁观音以其岩韵和兰花香气著称,适合茶叶爱好者和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安徽黄山太平猴魁则以嫩绿的外形、清香的香气和清新的口感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适合作为日常饮用茶和礼品选择。相比之下,梅州马图茶虽然在广东地区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但其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较安溪铁观音和黄山太平猴魁稍显不足。梅州马图茶以其鲜爽的口感和花果香气而受到欢迎,主要吸引地方消费者和对地方特产有兴趣的消费群体。然而,要在全国范围内与安溪铁观音和黄山太平猴魁竞争,则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推广力度,以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和市场份额。
3.2.4 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茶叶行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市场潜力巨大的领域,确实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复杂的经营环境。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大部分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缺乏足够的市场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应。这使得茶叶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和竞争激烈,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新品牌和小型企业可以较容易地进入市场竞争。现如今,梅州马图茶市场的潜在竞争者可以分为两类:
1.梅州地区周边的茶企
梅州地区周边的茶企,它们同样可以利用本地优势和传统工艺生产竞争性的马图茶产品。这些茶企虽然注册地址在梅州市,实际的运营和生产却发生在梅州地区周边的县市。它们采取了一些策略来获取市场优势,例如通过高薪诱惑梅州市本地茶企的专业制茶人员,以获取马图茶的核心制作工艺。此外,这些企业还大量收购来自梅州市周边地区等地的茶叶鲜叶,并使用与马图茶相似的制作工艺进行加工和包装,最终将其冠以梅州马图茶的名义进行销售。鉴于正宗梅州马图茶的市场供应时间较晚且产量有限,这些“仿冒品”在成本和产量上确实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在消费者难以分辨真伪的情况下,这些仿冒品迅速占领了梅州马图茶市场份额,对梅州市本地茶企带来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经济影响。
2.政府控股公司
随着中国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马图茶茶叶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梅州市针对马图茶茶叶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有力的扶贫政策,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也带动了茶农收入的提升。地方政府成立的茶叶公司承担着关键角色,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还积极招募具有丰富经验的茶叶专业人才,如茶叶师傅,以提升生产加工能力。
这些茶叶公司与当地的茶叶合作社密切合作,直接从茶农手中收购新鲜的信阳毛尖鲜叶,进行精细加工和包装后,推广销售到本地市场。与此同时,它们与传统的茶叶企业展开竞争,争夺市场份额。政府的扶贫政策为这些新兴茶叶公司提供了销售渠道、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支持等多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
综上,茶行业的特点在于市场规模庞大,但大多数茶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强大的品牌效应,因此进入该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不需要大量资金即可尝试。因此,现如今梅州市马图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既有地方性茶企的竞争挑战,也有政府支持的新兴茶叶公司的竞争压力,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市场格局和茶叶产业的发展方向。
3.2.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源自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多种方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策略。替代品的存在和竞争往往限制了本行业盈利潜力的最大限度,迫使企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在中国市场,马图茶的替代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茶叶衍生品的替代能力
(1)花茶
花茶是一种将花朵与茶叶混合或加工而成的茶饮品。它不同于传统的纯茶,而是通过将鲜花、干花或花瓣与茶叶进行混合或共同加工制成。花茶不仅保留了花朵本身的香气和颜色,还融合了茶叶的香味和口感,因此在视觉和味觉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花茶包括玫瑰花茶、菊花茶、茉莉花茶等。花茶的功效根据其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玫瑰花茶富含维生素C和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和美容养颜。菊花茶被认为有清热解毒和消炎镇痛的功效,可用于缓解感冒发热和降低血压,同时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茉莉花茶则以其柔和的香气著称,有助于放松神经、缓解压力,并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帮助。
(2)果茶
果茶是一种将水果和茶叶混合或加工而成的茶饮品,融合了茶叶的香气和水果的甜味,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特点。果茶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样的口味选择,还有多种健康益处,适合作为日常饮用的健康茶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果茶包括柠檬茶、桃子茶、草莓茶等。果茶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和多种矿物质,如钾和镁,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和保护心血管健康。其抗氧化剂含量高,能够抵抗自由基的损害,延缓衰老过程。部分酸味水果茶如柠檬茶则常用于解暑清热,而含咖啡因的品种则有提神醒脑的效果。
综上,花茶和果茶的营销会对梅州市马图茶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与马图茶相比,花茶具有浓郁的花香和茶香,果茶则融合了水果的甜味和茶叶的香气,口感清新多样,花车和果茶更适合追求花香、果香和多样口味的消费者。而梅州马图茶则是一种传统的岭南乌龙茶,以其浓厚的茶香和岭南特有的清香著称,更符合传统茶文化的口味偏好。因此,对梅州市马图茶而言,应强化品牌宣传和产品创新,以保持市场份额和吸引新消费者。
2.其它饮品的替代能力
(1)咖啡
咖啡作为茶叶的替代品,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市场份额。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咖啡因含量高、香气浓郁和口感独特。咖啡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咖啡因、抗氧化剂和多酚,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益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升清醒度和警觉性。此外,研究表明,适量摄入咖啡因可以降低某些慢性疾病的风险。咖啡中的多酚化合物,如咖啡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发展。
尽管咖啡具有诸多益处,但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引起焦虑、失眠、心悸和消化不良等问题。此外,咖啡因对个体代谢和心血管系统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人对咖啡因较为敏感,可能会出现不适反应。因此,适度饮用咖啡是明智的选择,以平衡其带来的益处和潜在的风险。
(2)植物提取物饮品
植物提取物饮品是指以植物为原料,经过提取和加工制成的饮料。作为茶叶的替代品,这些植物提取物饮品通常包含植物的有效成分和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或保健功效。常见的包括芦荟汁、仙人掌水等。它们通常具有天然的风味和健康益处,适合作为日常饮用或药用饮品。同时,植物提取物饮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口味和健康需求。与茶叶类似,它们同样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成分。例如,芦荟汁以其促进消化和改善皮肤健康的作用闻名,而仙人掌水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特别适合在炎热天气或运动后补充体液,有助于保持身体水平衡。
尽管植物提取物饮品虽然具有多种健康益处,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缺点和注意事项。某些人可能对特定植物提取物过敏,且部分饮品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此外,一些植物提取物可能与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同时,商业化的植物提取物饮品中可能含有大量添加剂和糖分,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人体的血糖波动和卡路里摄入。另外,生产植物提取物饮品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综上,咖啡和植物提取物饮品的营销会对梅州市马图茶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年轻消费者和健康意识较强的人群中。与马图茶相比,咖啡具有浓郁的苦甜味和独特的咖啡香,以提神醒脑著称,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焦虑和失眠。植物提取物饮品具有各种植物的独特风味和健康功效,适合那些注重天然成分和特定植物功效的消费者。而梅州马图茶是一种传统的岭南乌龙茶,以其柔和而复杂的口感和持久的茶香闻名,富含茶多酚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和免疫力提升。因此,对梅州市马图茶而言,应保持传统制茶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以维持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市场地位。
4 马图茶F公司营销现状分析
4.1 马图茶F公司简介
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广东省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这家公司以其全链条经营模式,整合了茶叶种植、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生产加工、多元化销售、产学研合作等多个领域,成为了一家现代化的茶产业龙头企业。
在茶叶种植方面,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确保了茶叶的优质与高产。同时,公司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在生产加工方面,公司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构建了覆盖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多元化销售网络,使得产品畅销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公司与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公司还积极开展茶园休闲项目,打造了一个集观光、体验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园,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了解茶文化的独特体验。
4.2 马图茶F公司营销的现状分析
4.2.1 产品策略现状
现如今,F公司通过高品质定位、品牌建设、产品管理上探索了茶文化的全新视角,巧妙地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制茶工艺相融合,逐步开辟了中国茶的新领域。通过这种独特的融合,F公司成功地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为消费者带来了丰富多彩且具有独特魅力的茶文化体验。
目前,F公司凭借其独特的高品质定位在茶叶行业中脱颖而出。公司地处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梅州市马图茶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这里的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为每片茶叶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完美的条件。公司不仅仅依靠传统的制茶工艺,还结合了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以确保每一片茶叶都能达到高品质标准。通过综合的生产方式,F公司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还有效地提高了茶叶的产量。这种扎实的生产基础使得消费者能够信赖和享受到真正优质的茶叶产品,进而巩固了F公司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在品牌建设方面,F公司充分利用其所在地作为红色革命老区的独特历史背景。通过精心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公司不仅仅是在销售茶叶,更是在传递一种承载历史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F公司通过多渠道的广告宣传和策略性的品牌推广活动,有效提升了品牌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公司不断扩展其品牌故事的传播范围,深入人心地传达着悠久的茶文化和丰富的地方特色,从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
在产品管理方面,F公司积极致力于创新和持续发展。公司高度重视新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喜好和需求,同时保持他们的新鲜感和兴趣。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产品功能和设计上,还涵盖了市场定位和消费者体验的全方位考量。此外,F公司也定期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和改进,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品质,以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变化。
4.2.2 价格策略现状
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售价受多种因素影响,既包括季节气候、物流运输和人工成本等农产品特有的因素,也受市场价格波动和供需情况等一般商品的影响。因此,茶叶的价格变动频繁,甚至每天都可能不同,因此被称为典型的“一天一价”型商品。在茶叶成熟期间,如冬去春来和明前雨后,可以看到茶场上采茶人员和小型机器忙碌采摘鲜叶。这些鲜叶通常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出售给大型茶叶企业,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制作和销售。不同的鲜叶品相、采摘时间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决定了马图茶叶的差异化定价。
通过科学合理的产品定价策略和与消费者消费水平相匹配的定价体系,企业能够有效激发消费活力,提升经营收入水平。目前,F公司在茶叶行业中采用了中高水平的定价策略,并适度提高了产品价格,包括考虑到包装费用等因素,以提供更高端的茶叶消费体验。这一策略的核心目标是顺应市场需求,将F公司的茶叶品牌从中高端市场向更高端消费市场顺利过渡。然而,茶叶行业竞争激烈,F公司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定价策略,并加强品牌建设,以保持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4.2.3 渠道策略现状
公司成立之初,由于规模较小,F公司主要依靠招募业务员进行上门推销以销售自产产品。销售活动主要集中在梅州市及周边地区,这种直销模式帮助公司顺利度过了初期发展阶段,同时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销售人才。随着时代进步和公司稳定发展,F公司逐渐摆脱了依赖业务员上门推销的模式,开始根据业务需求进行了改进。目前,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与其他商业体合作的委托代销模式来进行销售。与大型商超签订了委托代销合同,大规模供货。多年来,公司凭借优质的客户评价和稳固的信赖关系,这种销售模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然而,自2020年以来,受疫情突发和线上新媒体销售模式冲击的影响,公司的许多合作伙伴关闭或倒闭,导致该渠道销售额急剧下降。
4.2.4 促销策略现状
目前,F公司针对存货和现货采取了不同的促销策略,以应对市场需求和产品特性。对于现货,尤其是马图茶这样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相对透明的茶叶,F公司实行了直接的批发降价策略。这种策略随着批发量的增加,价格逐渐下降,但仍保持在能够盈利的利润空间内。尽管直接性促销有助于扩大销售量,但也面临着毛利率可能下降的风险,因此其整体效果并不总是尽如人意。而针对存货,尤其是绿茶这类保质期较短、易损耗且仓储成本较高的茶叶,公司则采取了更为积极的促销策略。特别是特价促销,公司对存放时间较长的茶叶进行大幅度折扣销售,如将放置超过六个月的茶叶定价为新茶价格的60%,一年以上的茶叶则定价为新茶价格的40%。这种策略通过低价销售来清理库存,吸引了一大批价格敏感型顾客。
此外,针对放置时间不长的存货,F公司采取了赠品促销策略,附赠茶具、茶杯等精美小礼品,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尽管这些茶叶在质量上可能略有差异,但赠品的附加价值帮助提升了销售的吸引力和顾客体验。然而,目前F公司在广告和线上促销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这导致了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曝光率不够高。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有效的广告和线上促销策略是吸引消费者、增加销量并提升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之一。
4.3 马图茶F公司营销的市场调查分析
4.3.1 问卷设计与实施
为了深入了解F公司茶叶的目标消费群和当前的营销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详尽的问卷调查。该问卷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收集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对消费群体进行精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优化。
第二部分是重点调查消费者对F公司茶叶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购买习惯。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喜好喝茶的原因、喜好茶叶的种类、购买渠道及频率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对于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和增加销售额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是重点调查消费者对于F公司品牌营销的认知分析,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F公司的知晓度,以及与其他茶叶相比,消费者对马图茶的重视程度及影响消费者购买马图茶的因素,最后了解消费者在购买马图茶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通过在线问卷平台发放,我们邀请了556名消费者参与调查,最终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达到89.92%。这表明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基于这些数据和反馈,F公司将能够更加有效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策略,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市场推广计划,以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3.2 问卷结果分析
1.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表4.1 样本基本信息表
Table 4.1 Sample Basic Information Table
2.消费者消费习惯分析
(1)消费者喝茶的原因
表4.2 消费者喝茶的原因分析表
Table 4.2 Analysis table of consumers' reasons for drinking tea 如表4.2所示,消费者在喝茶中主要关注文化品味、时尚流行、保健、休闲交际、个人爱好习惯和提神效果等因素。具体而言,茶叶的文化品味和时尚流行因素占据消费者喝茶的重要位置,反映了消费者对茶叶品味和喝茶时尚趋势的高度关注;同时,茶叶的保健属性和茶话会休闲交际的重要性也显著,显示出消费者对喝茶健康和社交因素的重视。此外,茶叶的个人爱好习惯和提神效果在消费者选择喝茶中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力。
(2)消费者饮用茶叶的来源
表4.3 消费者饮用茶叶的来源分析表
Table 4.3 Analysis of Sources of Tea Consumption by Consumers 如表4.3所示,送礼和招待宾客是消费者饮用茶叶的主要来源,分别达到64.80%和82.20%。同时,办公用茶也显示出相当的重要性,达到76.00%。而自己饮用的需求虽然也显著,但相对较低。收藏方面,虽然茶叶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整体重要性较低。
(3)消费者购买茶叶时所看重的因素
表4.4 消费者购买茶叶所看重的因素分析表
Table 4.4 Analysis of Factors Consumers Look for in Buying Tea
如表4.4所示,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考虑的因素多种多样。首先,保健需求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占比达到了66.80%,显示了消费者对茶叶健康效益的高度关注。其次,口感味道和外观包装分别以62.40%和67.60%的高比例被列为重要或比较重要,这表明消费者对茶叶的感官体验和视觉吸引力有着较高的期待。茶叶品质、客户口碑、购买便利性、品牌形象、以及文化底蕴和产地背景等因素也都在消费者选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各自占据了相当比例。销售价格、广告宣传和时尚潮流等因素虽然重要性稍低,但仍然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所影响。
(4)其他条件一定,消费者对于茶叶产品包装的重视程度
表4.5 消费者对茶叶产品包装的重视程度表
Table 4.5 Consumers' Attention to Packaging of Tea Products
如表4.5所示,消费者对茶叶产品包装的偏好展现出多样性。精美盒装在消费者中占据显著地位,有62.40%的重要性评价,显示了其在提升产品视觉吸引力和礼品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茶砖茶饼以58.80%的比重也受到广泛关注,保持了传统茶叶包装形式的市场认可度。小袋装茶和称量散茶分别以45.20%和48.40%的重要性评价显示了消费者对便捷性和个性化选择的需求。
(5)其他条件一定,消费者对于茶叶产品促销的重视程度
表4.6 消费者对茶叶产品促销的重视程度表
Table 4.6 Table of Consumers' Emphasis on Promotion of Tea Products
如表4.6所示,消费者对茶叶产品促销的重视程度显示出多样化的关注点。46.80%的消费者认为茶叶产品质量至关重要,这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优先考虑茶叶产品的质量标准。其次,59.2%的消费者重视配套服务,如售后服务和客户支持,这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忠诚度至关重要。购买赠礼以及直接降价分别以54.80%和46.20%的重要性评价显示,在促销活动中赠送礼品或提供直接降价优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较大。
(6)其他条件一定,消费者对于茶叶营销宣传的重视程度
表4.7 消费者对茶叶营销宣传的重视程度表
Table 4.7 Table of Consumers' Attention to Tea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如表4.7所示,消费者对茶叶营销宣传的重视程度显示出多元化特征。60.20%的消费者认为官方政府组织的推介行为比较重要或重要,显示了消费者对于官方认可和推荐的高度信任。其次,传统媒体宣传(62.20%)如电视广告仍然在品牌推广和市场曝光中扮演重要角色。网络平台宣传(51.80%)和线下实体宣传(54.20%)也分别受到了消费者的重视,反映了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和直接接触获取品牌信息的趋势。
(7)消费者对于茶叶的购买渠道
表4.8 消费者的购买渠道来源表
Table 4.8 Consumers' Sources of Purchase Channels
如表4.8所示,59.40%的消费者认为直接从茶农或散户处购买茶叶比较重要或重要,这反映了他们对原产地和产品质量的高信任度。其次,63.80%的消费者偏向于通过网络平台购买茶叶,这种方式的普及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和多样的选择。茶叶批发市场(46.00%)和超市或特产店(52.80%)也分别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前者因价格竞争力吸引消费者,后者则因其便捷性和直接的产品体验而受欢迎。
3.消费者对于马图茶F公司品牌营销的认知分析
(8)消费者对于马图茶F公司的认知程度
表4.9 消费者对于F公司的认知程度表
Table 4.9 Consumers' Perception of Company F
如表4.9所示,65.00%的消费者经常自主尝试F公司的产品,展现了消费者对新品牌和新产品的开放态度。67.40%的消费者经常或总是通过线下实体广告了解F公司,说明实体广告在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方面的有效性。同时,网络平台宣传也起到重要作用,有63.20%的消费者经常或总是通过网络平台获取相关信息。此外,41.20%的消费者通过亲朋推荐了解F公司,显示出口碑传播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其他渠道(62.00%)如展会和特殊市场渠道也对F公司的认知起到了积极作用。
(9)消费者更看重F公司马图茶的优势程度
表4.10 消费者对F公司马图茶优势的重视程度表
Table 4.10 Table of Consumers' Emphasis on the Advantages of Matu Tea in Company F
如表4.10所示,大多数消费者认为远离工业污染、高山种植、有机土壤和宜茶气候是选择马图茶时重要考量因素,反映了他们对马图茶生长环境的纯净性和有机栽培方式的重视。此外,消费者对马图茶的口感特性如汤色清亮、香气浓郁和口感醇厚也十分重视,这些特性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品味体验和购买决策。市场策略方面,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包括价格实惠、促销活动和宣传信息,显示了在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和市场宣传的重要性。
(10)影响消费者购买F公司马图茶的因素
表4.11 影响消费者购买F公司马图茶的因素分析表
Table 4.11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onsumers to Purchase Matu Tea from Company F
如表4.11所示,消费者在购买F公司马图茶时主要关注茶叶的口感味道和外观包装,分别占据52.80%和50.00%的高比例。此外,消费者也重视茶叶的品质(43.00%)和客户口碑(52.20%),倾向选择具有良好口碑和高品质的产品。购买便利性(51.20%)和销售价格(55.40%)同样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显示出消费者对便捷购买和合理价格的需求。营养健康(55.60%)和他人推荐(55.00%)虽然影响力稍低,但仍然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占据一定位置。
(11)消费者购买F公司马图茶过程中的问题
表4.12 消费者购买F公司马图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表
Table 4.11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Consumers' Purchase of Matu Tea from Company F
如表4.12所示,消费者普遍认为售后体验(66.00%)非常重要,强调服务质量和支持的重要性。同时,虚假宣传(66.00%)和质量不佳(65.40%)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显示出对产品真实性和质量的高度期待。价格过高(48.20%)和购买不便(35.00%)是另外两个主要问题,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合理性和购买便捷性的关切。此外,其他问题(13.60%)包括各类不便和不满意,需要F公司进一步改进和解决,以提升整体购买体验和增强消费者忠诚度。
4.1 马图茶F公司简介
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广东省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这家公司以其全链条经营模式,整合了茶叶种植、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生产加工、多元化销售、产学研合作等多个领域,成为了一家现代化的茶产业龙头企业。
在茶叶种植方面,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确保了茶叶的优质与高产。同时,公司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在生产加工方面,公司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构建了覆盖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多元化销售网络,使得产品畅销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公司与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公司还积极开展茶园休闲项目,打造了一个集观光、体验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园,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了解茶文化的独特体验。
4.2 马图茶F公司营销的现状分析
4.2.1 产品策略现状
现如今,F公司通过高品质定位、品牌建设、产品管理上探索了茶文化的全新视角,巧妙地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制茶工艺相融合,逐步开辟了中国茶的新领域。通过这种独特的融合,F公司成功地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为消费者带来了丰富多彩且具有独特魅力的茶文化体验。
目前,F公司凭借其独特的高品质定位在茶叶行业中脱颖而出。公司地处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梅州市马图茶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这里的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为每片茶叶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完美的条件。公司不仅仅依靠传统的制茶工艺,还结合了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以确保每一片茶叶都能达到高品质标准。通过综合的生产方式,F公司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还有效地提高了茶叶的产量。这种扎实的生产基础使得消费者能够信赖和享受到真正优质的茶叶产品,进而巩固了F公司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在品牌建设方面,F公司充分利用其所在地作为红色革命老区的独特历史背景。通过精心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公司不仅仅是在销售茶叶,更是在传递一种承载历史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F公司通过多渠道的广告宣传和策略性的品牌推广活动,有效提升了品牌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公司不断扩展其品牌故事的传播范围,深入人心地传达着悠久的茶文化和丰富的地方特色,从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
在产品管理方面,F公司积极致力于创新和持续发展。公司高度重视新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喜好和需求,同时保持他们的新鲜感和兴趣。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产品功能和设计上,还涵盖了市场定位和消费者体验的全方位考量。此外,F公司也定期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和改进,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品质,以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变化。
4.2.2 价格策略现状
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售价受多种因素影响,既包括季节气候、物流运输和人工成本等农产品特有的因素,也受市场价格波动和供需情况等一般商品的影响。因此,茶叶的价格变动频繁,甚至每天都可能不同,因此被称为典型的“一天一价”型商品。在茶叶成熟期间,如冬去春来和明前雨后,可以看到茶场上采茶人员和小型机器忙碌采摘鲜叶。这些鲜叶通常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出售给大型茶叶企业,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制作和销售。不同的鲜叶品相、采摘时间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决定了马图茶叶的差异化定价。
通过科学合理的产品定价策略和与消费者消费水平相匹配的定价体系,企业能够有效激发消费活力,提升经营收入水平。目前,F公司在茶叶行业中采用了中高水平的定价策略,并适度提高了产品价格,包括考虑到包装费用等因素,以提供更高端的茶叶消费体验。这一策略的核心目标是顺应市场需求,将F公司的茶叶品牌从中高端市场向更高端消费市场顺利过渡。然而,茶叶行业竞争激烈,F公司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定价策略,并加强品牌建设,以保持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4.2.3 渠道策略现状
公司成立之初,由于规模较小,F公司主要依靠招募业务员进行上门推销以销售自产产品。销售活动主要集中在梅州市及周边地区,这种直销模式帮助公司顺利度过了初期发展阶段,同时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销售人才。随着时代进步和公司稳定发展,F公司逐渐摆脱了依赖业务员上门推销的模式,开始根据业务需求进行了改进。目前,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与其他商业体合作的委托代销模式来进行销售。与大型商超签订了委托代销合同,大规模供货。多年来,公司凭借优质的客户评价和稳固的信赖关系,这种销售模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然而,自2020年以来,受疫情突发和线上新媒体销售模式冲击的影响,公司的许多合作伙伴关闭或倒闭,导致该渠道销售额急剧下降。
4.2.4 促销策略现状
目前,F公司针对存货和现货采取了不同的促销策略,以应对市场需求和产品特性。对于现货,尤其是马图茶这样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相对透明的茶叶,F公司实行了直接的批发降价策略。这种策略随着批发量的增加,价格逐渐下降,但仍保持在能够盈利的利润空间内。尽管直接性促销有助于扩大销售量,但也面临着毛利率可能下降的风险,因此其整体效果并不总是尽如人意。而针对存货,尤其是绿茶这类保质期较短、易损耗且仓储成本较高的茶叶,公司则采取了更为积极的促销策略。特别是特价促销,公司对存放时间较长的茶叶进行大幅度折扣销售,如将放置超过六个月的茶叶定价为新茶价格的60%,一年以上的茶叶则定价为新茶价格的40%。这种策略通过低价销售来清理库存,吸引了一大批价格敏感型顾客。
此外,针对放置时间不长的存货,F公司采取了赠品促销策略,附赠茶具、茶杯等精美小礼品,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尽管这些茶叶在质量上可能略有差异,但赠品的附加价值帮助提升了销售的吸引力和顾客体验。然而,目前F公司在广告和线上促销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这导致了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曝光率不够高。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有效的广告和线上促销策略是吸引消费者、增加销量并提升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之一。
4.3 马图茶F公司营销的市场调查分析
4.3.1 问卷设计与实施
为了深入了解F公司茶叶的目标消费群和当前的营销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详尽的问卷调查。该问卷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收集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对消费群体进行精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优化。
第二部分是重点调查消费者对F公司茶叶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购买习惯。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喜好喝茶的原因、喜好茶叶的种类、购买渠道及频率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对于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和增加销售额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是重点调查消费者对于F公司品牌营销的认知分析,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F公司的知晓度,以及与其他茶叶相比,消费者对马图茶的重视程度及影响消费者购买马图茶的因素,最后了解消费者在购买马图茶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通过在线问卷平台发放,我们邀请了556名消费者参与调查,最终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达到89.92%。这表明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基于这些数据和反馈,F公司将能够更加有效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策略,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市场推广计划,以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3.2 问卷结果分析
1.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表4.1 样本基本信息表
Table 4.1 Sample Basic Information Table
指标 | 选项 | 频数 | 百分比 |
性别 | 男 | 281 | 56.20% |
女 | 219 | 43.80% | |
年龄 | 18岁以下 | 13 | 2.60% |
18-30岁 | 122 | 24.40% | |
31-45岁 | 268 | 53.60% | |
46岁以上 | 97 | 19.40% | |
本地居住时间 | 不足1年 | 5 | 1.00% |
1-5年 | 96 | 19.20% | |
5-10年 | 252 | 50.40% | |
10年以上 | 147 | 29.40% | |
受教育水平 | 高中及以下 | 21 | 4.20% |
大专 | 238 | 47.60% | |
本科 | 234 | 46.80% | |
研究生 | 7 | 1.40% | |
职业 | 学生 | 17 | 3.40% |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 128 | 25.60% | |
企业/公司职工 | 167 | 33.40% | |
农民或工人 | 39 | 7.80% | |
个体经营者 | 44 | 8.80% | |
离退休人员 | 66 | 13.20% | |
自由职业者 | 39 | 7.80% | |
您的月收入水平 | 小于3000元 | 42 | 8.40% |
3000-4999元 | 105 | 21.00% | |
4999-10000元 | 329 | 65.80% | |
大于10000元 | 24 | 4.80% |
(1)消费者喝茶的原因
表4.2 消费者喝茶的原因分析表
Table 4.2 Analysis table of consumers' reasons for drinking tea
(2)消费者饮用茶叶的来源
表4.3 消费者饮用茶叶的来源分析表
Table 4.3 Analysis of Sources of Tea Consumption by Consumers
(3)消费者购买茶叶时所看重的因素
表4.4 消费者购买茶叶所看重的因素分析表
Table 4.4 Analysis of Factors Consumers Look for in Buying Tea
指标 | 不重要 | 比较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要 | 重要 |
保健需要 | 1.00% | 8.80% | 66.80% | 22.60% | 0.80% |
他人推荐 | 0.60% | 4.40% | 63.60% | 30.80% | 0.60% |
购买便利性 | 0.40% | 7.60% | 52.00% | 39.60% | 0.40% |
口感味道 | 0.40% | 0.00% | 22.40% | 62.40% | 14.80% |
外观包装 | 0.40% | 1.60% | 14.20% | 67.60% | 16.20% |
茶叶品质 | 0.20% | 0.00% | 8.80% | 59.00% | 32.00% |
客户口碑 | 0.20% | 0.40% | 22.00% | 56.00% | 21.40% |
促销活动 | 0.40% | 3.80% | 36.40% | 45.20% | 14.20% |
广告宣传 | 1.00% | 3.20% | 45.60% | 39.00% | 11.20% |
品牌形象 | 0.60% | 1.40% | 36.20% | 44.80% | 17.00% |
销售价格 | 0.20% | 1.20% | 39.80% | 45.80% | 13.00% |
时尚潮流 | 1.00% | 3.40% | 48.00% | 40.60% | 7.00% |
文化底蕴 | 0.60% | 1.80% | 27.20% | 52.40% | 18.00% |
产地背景 | 0.40% | 1.60% | 26.20% | 53.40% | 18.40% |
(4)其他条件一定,消费者对于茶叶产品包装的重视程度
表4.5 消费者对茶叶产品包装的重视程度表
Table 4.5 Consumers' Attention to Packaging of Tea Products
指标 | 不重要 | 比较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要 | 重要 |
精美盒装 | 0.80% | 7.80% | 17.00% | 62.40% | 12.00% |
茶砖茶饼 | 1.00% | 3.00% | 26.20% | 58.80% | 11.00% |
小袋装茶 | 0.80% | 2.40% | 45.20% | 39.80% | 11.80% |
称量散茶 | 0.80% | 2.60% | 48.40% | 33.40% | 14.80% |
(5)其他条件一定,消费者对于茶叶产品促销的重视程度
表4.6 消费者对茶叶产品促销的重视程度表
Table 4.6 Table of Consumers' Emphasis on Promotion of Tea Products
指标 | 不重要 | 比较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要 | 重要 |
质量为先 | 0.20% | 2.60% | 4.60% | 46.80% | 45.80% |
配套服务 | 0.60% | 1.80% | 15.40% | 59.20% | 23.00% |
购买赠礼 | 0.20% | 1.60% | 32.00% | 54.80% | 11.40% |
直接降价 | 0.20% | 2.60% | 35.40% | 46.20% | 15.60% |
(6)其他条件一定,消费者对于茶叶营销宣传的重视程度
表4.7 消费者对茶叶营销宣传的重视程度表
Table 4.7 Table of Consumers' Attention to Tea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指标 | 不重要 | 比较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要 | 重要 |
官方政府组织的推介行为 | 0.60% | 5.80% | 21.60% | 60.20% | 11.80% |
电视广告等传统媒体宣传 | 0.80% | 1.60% | 27.40% | 62.20% | 8.00% |
网络平台宣传 | 0.80% | 1.00% | 51.80% | 37.80% | 8.60% |
线下实体宣传 | 0.40% | 2.60% | 54.20% | 33.40% | 9.40% |
(7)消费者对于茶叶的购买渠道
表4.8 消费者的购买渠道来源表
Table 4.8 Consumers' Sources of Purchase Channels
指标 | 不重要 | 比较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要 | 重要 |
茶农散户处直接购买 | 0.80% | 7.00% | 22.80% | 59.40% | 10.00% |
网络平台购买 | 1.20% | 2.20% | 23.80% | 63.80% | 9.00% |
茶叶批发市场 | 0.60% | 2.40% | 46.00% | 41.40% | 9.60% |
超市或特产店 | 1.40% | 3.80% | 52.80% | 31.00% | 11.00% |
3.消费者对于马图茶F公司品牌营销的认知分析
(8)消费者对于马图茶F公司的认知程度
表4.9 消费者对于F公司的认知程度表
Table 4.9 Consumers' Perception of Company F
指标 | 从不 | 较少 | 偶尔 | 经常 | 总是 |
自主尝试 | 1.40% | 7.00% | 18.60% | 65.00% | 8.00% |
线下实体广告 | 0.60% | 3.40% | 18.40% | 67.40% | 10.20% |
网络平台宣传 | 0.60% | 0.80% | 19.00% | 63.20% | 16.40% |
亲朋推荐 | 0.40% | 0.00% | 22.60% | 35.80% | 41.20% |
其他渠道 | 2.00% | 4.20% | 62.00% | 28.00% | 3.80% |
(9)消费者更看重F公司马图茶的优势程度
表4.10 消费者对F公司马图茶优势的重视程度表
Table 4.10 Table of Consumers' Emphasis on the Advantages of Matu Tea in Company F
指标 | 不重要 | 比较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要 | 重要 |
远离工业污染 | 0.00% | 4.20% | 12.80% | 67.20% | 15.80% |
高山种植 | 0.00% | 1.00% | 16.40% | 65.20% | 17.40% |
有机土壤 | 0.20% | 0.20% | 15.40% | 65.80% | 18.40% |
宜茶气候 | 0.00% | 0.40% | 15.40% | 63.40% | 20.80% |
营养健康 | 0.20% | 0.80% | 25.60% | 47.40% | 26.00% |
促销活动 | 0.20% | 2.20% | 39.60% | 36.60% | 21.40% |
宣传信息 | 0.20% | 1.20% | 43.40% | 34.60% | 20.60% |
包装精美 | 0.40% | 2.40% | 41.20% | 34.80% | 21.20% |
价格实惠 | 0.20% | 1.80% | 35.20% | 43.40% | 19.40% |
汤色清亮 | 0.00% | 1.00% | 14.60% | 53.80% | 30.60% |
香气浓郁 | 0.00% | 1.00% | 12.60% | 55.00% | 31.40% |
口感醇厚 | 0.00% | 0.80% | 14.60% | 53.20% | 31.40% |
(10)影响消费者购买F公司马图茶的因素
表4.11 影响消费者购买F公司马图茶的因素分析表
Table 4.11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onsumers to Purchase Matu Tea from Company F
指标 | 不重要 | 比较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要 | 重要 |
营养健康 | 0.20% | 5.20% | 36.40% | 55.60% | 2.60% |
他人推荐 | 0.00% | 4.00% | 39.60% | 55.00% | 1.40% |
购买便利性 | 0.40% | 2.20% | 44.40% | 51.20% | 1.80% |
口感味道 | 0.00% | 0.60% | 23.20% | 52.80% | 23.40% |
外观包装 | 0.60% | 0.20% | 25.60% | 50.00% | 23.60% |
茶叶品质 | 0.00% | 0.20% | 19.00% | 43.00% | 37.80% |
客户口碑 | 0.20% | 0.80% | 25.80% | 52.20% | 21.00% |
促销活动 | 0.40% | 1.60% | 35.80% | 50.60% | 11.60% |
广告宣传 | 0.60% | 1.60% | 39.80% | 52.20% | 5.80% |
销售价格 | 0.20% | 0.60% | 36.60% | 55.40% | 7.20% |
(11)消费者购买F公司马图茶过程中的问题
表4.12 消费者购买F公司马图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表
Table 4.11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Consumers' Purchase of Matu Tea from Company F
指标 | 不重要 | 比较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要 | 重要 |
售后体验 | 5.40% | 6.80% | 10.20% | 66.00% | 11.60% |
虚假宣传 | 4.20% | 5.20% | 14.80% | 66.00% | 9.80% |
质量不佳 | 2.60% | 4.80% | 17.60% | 65.40% | 9.60% |
价格过高 | 2.00% | 4.40% | 33.60% | 48.20% | 11.80% |
购买不便 | 2.20% | 7.00% | 46.60% | 35.00% | 9.20% |
其他问题 | 5.80% | 11.60% | 67.40% | 13.60% | 1.60% |
如表4.12所示,消费者普遍认为售后体验(66.00%)非常重要,强调服务质量和支持的重要性。同时,虚假宣传(66.00%)和质量不佳(65.40%)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显示出对产品真实性和质量的高度期待。价格过高(48.20%)和购买不便(35.00%)是另外两个主要问题,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合理性和购买便捷性的关切。此外,其他问题(13.60%)包括各类不便和不满意,需要F公司进一步改进和解决,以提升整体购买体验和增强消费者忠诚度。
5 F公司马图茶营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1 F公司马图茶营销存在的问题
5.1.1 产品策略方面
1.产品定位不清晰
茶叶不仅具备普通饮品的特性,还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如助消化、缓解疲劳、醒酒、减轻体重、预防肿瘤和降低血压。由于茶叶的这些多重属性,F公司在茶品定位上面临着泛化的问题,缺乏明确的重点。这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时感到迷茫,难以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茶品,从而影响了回购率。
尽管F公司经过持续发展,吸纳了一批拥有优秀制茶工艺的制茶工人,并投资引进了现代化加工生产线,对产品的研发和制作工艺也进行了一定的投入,但与同行业的其他茶叶公司相比,产品整体品质仍存在一定差距。2015年,F公司引进了一体化机械加工生产线,并已运行近10年,但许多同行业的茶企都进行了生产线的更新换代。主要竞争对手现有的生产线都是2018年以后引进的新设备。相比之下,F公司的生产线在控温、分拣和去除杂质等方面的精准程度明显落后,导致产品的整体品质不如竞争对手。
2.产品特色不明显
目前,F公司的马图茶只有“马山绿茶”这一个产品商标,这在市场上使得产品的特色表现相对不够突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马图茶的特色因与其他产品相似而显得模糊不清。公司未能明确定义马图茶的独特卖点和目标消费群体,这导致消费者难以对产品有清晰的认知和深刻的印象。
此外,F公司的马图茶在产品设计、包装和口味等方面可能未能凸显出独特之处,与消费者的期望未能有效对接。这种情况影响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特色突出度,使其在激烈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进一步限制了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5.1.2 价格策略方面
1.产品定价的规范性不够
目前,F公司主要依靠成本利润定价策略来设定产品价格,主要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企业期望的利润水平。然而,在制定产品价格时,F公司很少考虑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范围以及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水平和消费者偏好。
这种做法导致F公司在市场定位上缺乏精准性,未能充分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和接受程度,以及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供求情况。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和分析,使得F公司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效定位自己的产品,从而影响了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2.产品定价主体缺乏一致性
由于缺乏统一的价格规范,F公司在经销代理商和直营模式的定价上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不同的经销代理商针对同一产品往往会出现价格混乱的情况。这种市场上的价格不一致性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给消费者带来困扰和不满。消费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可能会面对不同代理商提供的同一产品价格差异,这不仅会导致消费者的混乱和不信任感,还可能加剧客户的流失现象。价格混乱不仅影响了品牌形象,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销售下降和市场份额的丧失。
5.1.3 渠道策略方面
1.销售渠道的规范化管理不足
目前,F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与其他商业体合作的委托代销模式来进行销售。与大型商超签订了委托代销合同,大规模供货。然而,近年来,公司新铺设的直营店因管理不善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经营状况不佳,一度陷入亏损。这种局面使公司管理层将主要精力放在维护现有销售渠道上,而未能积极拓展新的经销商,导致销售渠道逐渐单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原有经销商不断压低进货价格,公司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只能通过降低毛利率来应对经销商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利润。这不仅限制了公司的市场扩展能力,还增加了经营风险。如果任何一个主要经销商中断合作,公司的销售业绩将受到重大影响。
2.销售渠道的创新性不强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蓬勃发展,新兴的购物方式如直播带货、顺丰同城等,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流消费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线上网店,这些新兴的购物方式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互动性,能给让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购买产品。
然而,F公司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并未及时进行创新和调整,导致其线上销售渠道相对保守。公司目前主要依赖线上网店作为主要的线上销售渠道,但由于未能持续投入精力进行维护,F公司线上网店在网站设计、艺术包装、广告引流和产品展示等方面显得滞后。
5.1.4 促销策略方面
1.促销手段的吸引力不强
在促销手段方面,对于当季新茶来说,F公司往往采取批发折扣方式进行促销,这种方法虽然普遍,也是大多数茶叶企业常用的手段,但对于大批量采购的批发商来说,这类促销只是一种常规的价格优惠,心理上并没有显著的获得感;而对于小批量采购的批发商来说,由于进货量少,享受的折扣也较低,与大批发商拿到的价格相比,会产生心理落差,吸引力较弱。对于存货茶叶来说,F公司主要采用销售折让和赠品促销。这些存货的市场价值不高,F公司促销的主要目的在于清理库存,回笼资金。
总体来说,这两种促销方式的优惠力度不大。同时,公司在促销活动中没有运用科学合理的促销技巧,只是采用普通的销售让利,对目标客户群体的心理刺激力度不足,因此吸引力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销售目标。
2.促销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与同行业公司相比,F公司的营销团队专业化程度较低。同行业公司往往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营销团队,能够策划并实施高效的促销活动,取得显著的市场效果。F公司缺乏完备的销售人员培训体系,导致许多销售人员年龄偏大,对新事物的接受和认知意愿较弱,依旧沿用旧有的销售思路。这些销售人员对公司新产品了解不足,在推销时容易产生混淆和失误,进而影响促销效果。
此外,公司缺乏具备促销策划、实施和推广能力的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缺口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市场推广能力。虽然公司内部有些员工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他们的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在实际操作中有效应用所学理论。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战经验,这些员工在策划和执行促销活动时表现不够专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5.2 F公司马图茶营销存在问题的原因
5.2.1 产品策略方面
1.产品经营策略观念落后
通过对于F公司的企业访谈,F公司从小作坊式加工厂逐步发展壮大,在十几年的制茶过程中,积累了一套独特的炒茶和制茶工艺,并汇聚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制茶工人。凭借这些核心技术,公司形成了稳定的产品体系,并长期沿用这套工艺,产品品质保持一致,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然而,在经营状况趋于平稳后,公司缺乏对消费者喜好和市场需求的适时调整。新产品开发速度相对缓慢,产品的精细化程度也有所下降。公司在创新和改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保守和懈怠,未能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2.产品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通过对于F公司的企业访谈,F公司在产品开发上过于依赖传统工艺和已有的产品线,缺乏对新口味、新包装和新工艺的大胆尝试。虽然传统工艺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单一的产品特色难以吸引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此外,F公司在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分析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及时捕捉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健康和环保,而马图茶在这些方面的产品创新显得乏力,未能推出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5.2.2 价格策略方面
1.产品定价方式不科学
通过对于F公司的企业访谈,F公司目前采用的定价方式是比较简单的“成本+经验”的定价模式,即基于核算的产品基本成本,加上预期的销售利润以及往年的销售经验来确定初步的销售价格,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价格浮动。然而,这种定价方式过于依赖产品的成本,而较少考虑市场需求的弹性因素。在市场需求旺盛或低迷时,由于价格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可能导致价格偏低或偏高,难以准确捕捉顾客的购买意愿。其次,当产品成本受到客观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时,比如茶叶原材料价格波动或生产成本变动,使用简单的成本加成模式难以精确核算,可能导致定价偏低,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特别是在销售量增加的情况下,如果定价低于实际成本,可能导致亏损进一步扩大的负面效应。
2.定价组织结构不健全
通过对于F公司的企业访谈,F公司目前缺乏专业的定价人员和科学的定价体系,通常是由副经理召集各部门开会商议,然后由总经理最终确定定价策略。相比其他公司,这种定价决策流程显得不够规范和系统化。尽管F公司设立了市场营销部门,但该部门并未明确承担起市场定价的专业职能,也没有配备专门的定价专家。因此,在定价决策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分析和专业的建议,导致定价策略可能缺乏前瞻性和竞争力。
5.2.3 渠道策略方面
1.销售渠道建设观念落后
通过对于F公司的企业访谈,F公司目前的管理方式属于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主要管理人员从茶农起步,教育背景相对较低,普遍年龄较大。尽管后来加强了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但对于现代化企业经营发展理论的了解仍然有限,特别是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匮乏。这导致他们的市场经营理念仍停留在过去十几年的水平,没有及时跟随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
在当前在线上营销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下,F公司仍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线下市场的维护和拓展,未能及时适应时代的发展方向。这种做法导致了效果不佳,无法充分利用在线上市场蓬勃发展的机会。
2.销售渠道拓展难度大
从F公司目前的整体实力和规模来看,公司处于广东省茶叶行业的中上游,但并不突出。在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方面,F公司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在线下方面,本地茶企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牢牢抢占了市场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经销商资源,这使得F公司能够开发的新资源相对有限。同时,进入外地市场虽然市场潜力广阔,但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投入,而公司目前的人员配置相对较少,短时间内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在线上方面,拓展新兴网络渠道同样需要组建专业的团队,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前期准备和中期流量导入。然而,F公司管理层在这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较低,导致缺乏亮点和突破。
5.2.4 促销策略方面
1.促销手段相对单一
茶行业竞争激烈,若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独特深刻的印象,在销售推广中很难占据优势。与当地的本土特色文化结合促销是近几年各地区探索推广宣传茶产业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但F公司普遍缺乏专业化的市场营销团队,促销观念不够与时俱进,仍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模式,未能结合F公司当地的红色文化、悠久的茶叶历史传说等特色进行宣传促销,对消费者没有形成独特的产品吸引力。
另外,在线下方面,F公司目前在产品促销方面的手段,主要依赖于销售人员的上门沟通,而线上则仅限于网店公告的简单告知,缺乏对特定目标客户的精准投递以及专业的促销广告和活动举办。这种情况导致F公司在市场上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和反响。
2.缺乏相关的营销促销人才
马图茶F公司位于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公司办公地点距离市区较远,加上待遇较为一般,近年来市场招聘未能吸引到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这导致了现有的市场营销部门员工多为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老销售员。虽然这些员工经验丰富,但他们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在促销活动的策划和促销方案的制定上,F公司的员工仍然沿用过去陈旧的思路和理解,缺乏创新的意识和水平。这种局限性使得他们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由于缺乏现代营销工具和策略的应用,使得F公司在产品营销促销方面的效果大打折扣。
6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及保障措施制定
6.1 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
6.1.1 市场细分方面
根据市场细分理论,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特点将市场划分为多个子市场。针对马图茶F公司的需求市场,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进行细分:经济收入、客户类型和年龄。
首先,马图茶F公司应根据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水平细分市场。不同收入群体对茶叶品质和品位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高收入群体更倾向于消费高端精品马图茶,并且期望享受定制化服务。因此,马图茶F公司需要提供高品质的茶叶,并为高收入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其次,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进行市场细分也非常重要。例如,对于团购市场,马图茶F公司可以根据团购需求进行定制加工,以满足团购客户的特殊需求。此外,对于直营店的营销,马图茶F公司应确保茶叶的优质性,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最后,年龄也是市场细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马图茶F公司应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层的消费产品,以满足各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例如,针对年轻消费者,可以推出更具时尚感和年轻化的茶叶产品,以吸引他们的注意。
因此,马图茶F公司可以充分运用心理定价策略,预测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以产品质量为基础制定较高的价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筛选出目标消费者,并对其消费习惯进行研究,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例如,在节庆期间邀请新老顾客参与F茶品尝活动。为了增强客户的体验感、存在感和参与感,马图茶F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举办各类活动、提供茶叶知识培训、以及让顾客参与茶叶制作。这些措施不仅能让顾客与茶叶店共同成长,还能创造一种成就感。最后,准确洞察年轻消费群体的深层需求是市场细分的重要环节。作为中国茶叶品牌,马图茶F公司需要精细化市场细分,将年轻消费群体视为重要目标。通过市场开拓,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使其爱上喝茶,从而实现马图茶F公司的初心。
6.1.2 目标市场方面
寻找具有共同特征和需求的群体是市场细分的核心。而选择目标市场则是在这些细分市场中确定最有潜力且最适合公司产品的市场。通过选择目标市场,公司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自己的产品和推广活动,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增强竞争优势。
在确定马图茶F公司的目标市场时,需考虑以下标准:人口统计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这些因素将帮助马图茶F公司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聚焦优势资源,达到市场突破的目标。总的来说,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图茶的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公司需通过这些因素来精确选择目标市场。
本文对马图茶的目标市场选择如下:
马图茶前期的消费者主要是事业有成、经济状况较好且生活品质较高的群体。对于这些用户来说,马图茶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相比其他产品,马图茶的消费群体更看重产品质量。他们将品尝马图茶视为一种社交方式,并能陶冶情操。因此,他们对马图茶的价格并不是特别关注,而更注重其口碑和品质。这些消费者选择用马图茶作为社交活动、赠送或与朋友共享的媒介。对于包装设计,他们追求完美和尊贵,并倾向于在实体店购买马图茶。他们更重视朋友的意见,会根据口碑和朋友的推荐做出购买决策。
因此,马图茶前期的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于中高收入群体,借此吸引更多上层社会的消费群体,最终占领高端马图茶市场份额。这种定位将帮助马图茶吸引目标客户群体,满足他们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并优化马图茶F公司的茶叶营销策略。
6.1.3 市场定位方面
在马图茶F公司营销中进行准确定位是成功的关键。市场定位是指企业为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和期望而设计产品并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在确定马图茶的市场定位时,马图茶F公司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产品特点,包括口感、香气、品质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凸显马图茶的独特品质和口感,公司可以将其定位为高品质、高价值的茶叶产品。其次是目标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和偏好。了解消费者对茶叶的追求和偏好,如健康、口感、文化传承等,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满足其需求并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另外,马图茶F公司可以通过重新包装和设计来塑造品牌形象,以迎合目标市场的口味和文化背景,并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同时,在渠道选择和定价上也要与目标市场保持一致,以确保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占有率。
经过对马图茶的STP(细分市场、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分析,本文认为马图茶应发挥优质和个性化的品牌优势,强化质量管理,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过硬且多层次的产品,体现产品的价值。因此,建议马图茶的市场定位如下:
1.高端市场定位
马图茶F公司应着重强调其茶叶的高品质,包括独特的口感、浓郁的香气和优越的品质,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精选的原料,确保每一片茶叶都能满足高端消费者的期望。公司还应开发具有独特风味的茶叶品种,提供不同层次的口感体验,以满足高端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强调马图茶的健康益处,如富含抗氧化剂、促进消化和提升免疫力等,以吸引注重健康的高端消费者。
2.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高端消费者不仅追求高品质的产品,还注重文化传承和精神享受。马图茶F公司可以通过推广茶文化和茶道精神,增强品牌的文化内涵,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通过讲述品牌故事,展示马图茶的历史、传承和制作工艺,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使消费者感受到不仅在品茶,更是在品味一种生活方式。此外,马图茶可以将自身定位为高端社交场合的首选饮品,满足高端消费者在商务洽谈、社交聚会中的需求,进而在社交中提升个人形象和地位。通过这些方式,马图茶F公司能更好地与高端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和忠诚度。
3.塑造品牌形象
首先,设计高端、精美的包装,以突显马图茶的高端定位。包装材料和设计应体现出尊贵和独特,吸引高端消费者的注意。其次,通过讲述品牌故事,展示马图茶的历史、传承和制作工艺,增强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此外,在品牌旗舰店和高端茶馆中提供奢华的消费体验,如专业的茶艺展示和私人定制服务,进一步提升品牌的高端形象。
6.2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
6.2.1 产品策略方面
1.优化产品定位
在市场定位方面,马图茶F公司应打造一个既具备独特风味又具备健康益处的高端品牌,全面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追求。因此,马图茶F公司应着重强调其茶叶的卓越品质,包括独特的口感、浓郁的香气和精湛的工艺。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精选的顶级原料,确保每一片茶叶都能满足高端消费者的期望。此外,公司应开发具有独特风味的茶叶品种,提供丰富多样的口感体验,以满足高端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马图茶还应突出其显著的健康益处,如富含抗氧化剂、促进消化和提升免疫力等,以吸引注重健康的高端消费者。
2.塑造马图茶品牌
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并不断壮大,马图茶F公司必须打造强有力的品牌,并在现代营销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品牌战略。品牌营销应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产地品牌和茶类品牌的营销,二是马图茶F公司的企业品牌营销。要做好品牌营销,关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以优质的茶叶产品为基础,确保茶叶品质卓越,让消费者对马图茶的产品充满信心;其次,借助中国丰富的茶文化,将马图茶打造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通过传递茶文化的精髓吸引消费者;第三,持续进行创新研发,推出独具特色的茶叶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偏好;最后,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将马图茶的品牌形象传播给更多消费者,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马图茶F公司将能够有效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影响力,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
6.2.2 价格策略方面
1.构建科学的价格体系
在制定产品价格时,马图茶F公司不仅要考虑产品特征,如成本、档次、消费者群体和竞争对手等因素,还需结合宏观经济因素,如GDP、CPI以及近年来茶叶的产销量增长等。对于高端茶叶,马图茶可以依托其高品质和高档包装来制定较高的价格,因为高端消费群体对价格不太敏感,这样可以实现品牌溢价。此外,对于低端茶叶,消费者更关注价格。为刺激销量,公司可以采取促销活动,如折扣、买赠等。然而,即使价格较低,也要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以保证物美价廉的特点。
2.建立价格监管机制
为了解决经销商茶叶售价差异大、窜货的问题,马图茶F公司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完善的经销商价格管理制度。首先,公司应设定明确的零售指导价,并规定允许的价格浮动范围,以确保市场价格的统一性。其次,公司应与经销商共同确定调整价格的标准和具体执行日期,确保价格调整过程透明、公正。此外,公司需要加强对不遵守价格政策的经销商的监督,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违反价格规定的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针对违反价格政策的经销商,马图茶F公司应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如减少供货、取消经销资格等,以维护市场秩序。
6.2.3 渠道策略方面
1.完善销售渠道网络
截至2023年,中国的网民人数达到了1.0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6.4%。2023年,中国的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大约为9.15亿人,茶叶电商在2023年的销售额达到280亿元,并且该比例逐年增加,增长幅度较大。因此,通过全面完善网络销售渠道,马图茶F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普及率高和网民购物趋势的机会,提升销量和销售额。公司可以投入必要的资源和人力,建立专业的网店平台,加强电商推广和营销,优化用户体验,增加品牌曝光度,从而实现销售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2.开创“互联网+”营销模式
对于马图茶F公司而言,将互联网+营销与直播带货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显著的市场优势和销售提升。
首先,邀请董事长或政府官员进行直播带货活动可以增强消费者对马图茶F公司的信任和认知。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在公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类直播活动将吸引大量观众,提高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其次,直播带货提供了更直观和实时的产品展示和体验。董事长或政府官员可以亲自使用产品,展示其外观、口感和品质,并分享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这样的实时互动方式能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和购买欲望,从而促进销售。最后,直播带货还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反馈和分析。通过直播平台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和偏好,从而进行市场调整和优化。同时,直播过程中收集到的消费者意见和建议也为产品改进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6.2.4 促销策略方面
1.打造专业的促销人员团队
首先,马图茶F公司的专业促销团队可以负责制定全面的促销计划和策略。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案,如优惠折扣、赠品活动或合作促销,并细化活动的时间、地点和目标受众。其次,团队负责与渠道合作伙伴进行协调和沟通。与零售商、电商平台和代理商等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确保促销活动的有效执行和效果监测,并协调广告和宣传材料以支持促销活动的传播和宣传。此外,团队可以负责培训和支持销售人员。为销售人员提供关于马图茶产品特点、促销活动内容和销售技巧的培训,提高销售团队的专业水平和销售效果。团队还提供销售支持材料和工具,如销售手册、样品和促销资料,帮助销售人员更好地推销和销售产品。最后,团队可以负责对促销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销售数据和市场反馈,对促销活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效果和回报,并及时调整和优化促销策略,以提升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2.使用新媒体手段促销
首先,利用微博开展促销活动是一个有效方式。微博拥有数亿用户,影响力和传播力广泛。马图茶F公司可以创建官方微博账号,发布优惠信息、产品介绍和品牌故事,吸引粉丝关注和互动。通过评论、点赞和转发扩散影响力,并与微博大V合作,进一步提升曝光度。其次,开展直播限时促销活动也是一个吸引人的策略。直播带货通过实时展示产品、进行产品介绍和互动交流,能有效带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销售量。马图茶F公司可以邀请知名主播或行业专家进行茶叶品鉴和推广,通过直播展示茶叶的品质和独特之处,并推出促销活动。在直播中解答观众疑问并提供购买指引,促进销售增长。此外,设置限时优惠或特别优惠,增加购买的紧迫感和决策推动力。
6.3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6.3.1 企业战略规划保障
在企业战略规划方面,马图茶F公司应明确企业愿景与使命,确立长期发展目标和核心价值。通过市场与竞争分析,识别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确定短期和中长期战略目标。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将品牌定位为高品质、高价值的茶叶品牌,优化产品线和价格体系,强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和直播带货等推广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优化组织架构,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员工培训和财务管理,推动技术创新。建立科学的决策和评估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品牌美誉度。
6.3.2 企业组织管理保障
在企业组织管理方面,首先,马图茶F公司可以考虑针对策略优化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团队,负责策略规划、执行和监督。该部门应由具备策略规划、市场营销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这个专门团队的设立可以确保策略优化工作得到专业化的运作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战略执行的质量。其次,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对于策略优化的实施至关重要。每个部门都应具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清楚了解自身在策略优化中的角色和任务。通过明确部门职责,可以避免职责不清、工作重叠或任务缺失等问题,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和高效运作。同时,明确的部门职责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为了实现策略优化的顺利实施,马图茶F公司还可以考虑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机制。工作流程的设计可以确保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从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沟通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确保策略优化的推进不受阻碍,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反馈。
6.3.3 企业资源投入保障
在企业资源投入方面,马图茶F公司应采取全面措施以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司应引进高素质人才,并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同时建立合理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其次,在研发资源方面,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投入,以推动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在市场营销方面,投入资源进行品牌建设,通过社交媒体、广告和公关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并优化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在生产资源方面,更新和升级生产设备,加强质量控制,确保高标准的产品品质。在财务资源方面,科学制定财务预算,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各项业务活动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并加强成本管理,优化生产流程。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引入ERP、CRM等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性,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市场和客户行为分析。在环境与社会责任方面,注重环境保护,推广绿色种植和生产技术,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6.3.4 企业市场推广保障
在企业市场推广方面,首先,马图茶F公司应通过明确品牌定位和多渠道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的高品质、健康和文化传承形象。在数字营销方面,优化电商平台店铺,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发布高质量内容,增加品牌曝光。通过线上直播带货和线下茶博会等活动,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亲和力。精准投放广告,并利用多元化广告形式全面覆盖潜在客户。加强公关活动,与媒体和关键意见领袖(KOL)合作,提升品牌权威性。建立完善的会员制度和个性化服务,维护忠实客户。通过跨界合作,推出限量款产品或联合促销活动,扩大市场覆盖面。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并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
5.1 F公司马图茶营销存在的问题
5.1.1 产品策略方面
1.产品定位不清晰
茶叶不仅具备普通饮品的特性,还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如助消化、缓解疲劳、醒酒、减轻体重、预防肿瘤和降低血压。由于茶叶的这些多重属性,F公司在茶品定位上面临着泛化的问题,缺乏明确的重点。这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时感到迷茫,难以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茶品,从而影响了回购率。
尽管F公司经过持续发展,吸纳了一批拥有优秀制茶工艺的制茶工人,并投资引进了现代化加工生产线,对产品的研发和制作工艺也进行了一定的投入,但与同行业的其他茶叶公司相比,产品整体品质仍存在一定差距。2015年,F公司引进了一体化机械加工生产线,并已运行近10年,但许多同行业的茶企都进行了生产线的更新换代。主要竞争对手现有的生产线都是2018年以后引进的新设备。相比之下,F公司的生产线在控温、分拣和去除杂质等方面的精准程度明显落后,导致产品的整体品质不如竞争对手。
2.产品特色不明显
目前,F公司的马图茶只有“马山绿茶”这一个产品商标,这在市场上使得产品的特色表现相对不够突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马图茶的特色因与其他产品相似而显得模糊不清。公司未能明确定义马图茶的独特卖点和目标消费群体,这导致消费者难以对产品有清晰的认知和深刻的印象。
此外,F公司的马图茶在产品设计、包装和口味等方面可能未能凸显出独特之处,与消费者的期望未能有效对接。这种情况影响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特色突出度,使其在激烈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进一步限制了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5.1.2 价格策略方面
1.产品定价的规范性不够
目前,F公司主要依靠成本利润定价策略来设定产品价格,主要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企业期望的利润水平。然而,在制定产品价格时,F公司很少考虑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范围以及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水平和消费者偏好。
这种做法导致F公司在市场定位上缺乏精准性,未能充分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和接受程度,以及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供求情况。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和分析,使得F公司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效定位自己的产品,从而影响了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2.产品定价主体缺乏一致性
由于缺乏统一的价格规范,F公司在经销代理商和直营模式的定价上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不同的经销代理商针对同一产品往往会出现价格混乱的情况。这种市场上的价格不一致性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给消费者带来困扰和不满。消费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可能会面对不同代理商提供的同一产品价格差异,这不仅会导致消费者的混乱和不信任感,还可能加剧客户的流失现象。价格混乱不仅影响了品牌形象,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销售下降和市场份额的丧失。
5.1.3 渠道策略方面
1.销售渠道的规范化管理不足
目前,F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与其他商业体合作的委托代销模式来进行销售。与大型商超签订了委托代销合同,大规模供货。然而,近年来,公司新铺设的直营店因管理不善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经营状况不佳,一度陷入亏损。这种局面使公司管理层将主要精力放在维护现有销售渠道上,而未能积极拓展新的经销商,导致销售渠道逐渐单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原有经销商不断压低进货价格,公司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只能通过降低毛利率来应对经销商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利润。这不仅限制了公司的市场扩展能力,还增加了经营风险。如果任何一个主要经销商中断合作,公司的销售业绩将受到重大影响。
2.销售渠道的创新性不强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蓬勃发展,新兴的购物方式如直播带货、顺丰同城等,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流消费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线上网店,这些新兴的购物方式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互动性,能给让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购买产品。
然而,F公司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并未及时进行创新和调整,导致其线上销售渠道相对保守。公司目前主要依赖线上网店作为主要的线上销售渠道,但由于未能持续投入精力进行维护,F公司线上网店在网站设计、艺术包装、广告引流和产品展示等方面显得滞后。
5.1.4 促销策略方面
1.促销手段的吸引力不强
在促销手段方面,对于当季新茶来说,F公司往往采取批发折扣方式进行促销,这种方法虽然普遍,也是大多数茶叶企业常用的手段,但对于大批量采购的批发商来说,这类促销只是一种常规的价格优惠,心理上并没有显著的获得感;而对于小批量采购的批发商来说,由于进货量少,享受的折扣也较低,与大批发商拿到的价格相比,会产生心理落差,吸引力较弱。对于存货茶叶来说,F公司主要采用销售折让和赠品促销。这些存货的市场价值不高,F公司促销的主要目的在于清理库存,回笼资金。
总体来说,这两种促销方式的优惠力度不大。同时,公司在促销活动中没有运用科学合理的促销技巧,只是采用普通的销售让利,对目标客户群体的心理刺激力度不足,因此吸引力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销售目标。
2.促销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与同行业公司相比,F公司的营销团队专业化程度较低。同行业公司往往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营销团队,能够策划并实施高效的促销活动,取得显著的市场效果。F公司缺乏完备的销售人员培训体系,导致许多销售人员年龄偏大,对新事物的接受和认知意愿较弱,依旧沿用旧有的销售思路。这些销售人员对公司新产品了解不足,在推销时容易产生混淆和失误,进而影响促销效果。
此外,公司缺乏具备促销策划、实施和推广能力的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缺口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市场推广能力。虽然公司内部有些员工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他们的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在实际操作中有效应用所学理论。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战经验,这些员工在策划和执行促销活动时表现不够专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5.2 F公司马图茶营销存在问题的原因
5.2.1 产品策略方面
1.产品经营策略观念落后
通过对于F公司的企业访谈,F公司从小作坊式加工厂逐步发展壮大,在十几年的制茶过程中,积累了一套独特的炒茶和制茶工艺,并汇聚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制茶工人。凭借这些核心技术,公司形成了稳定的产品体系,并长期沿用这套工艺,产品品质保持一致,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然而,在经营状况趋于平稳后,公司缺乏对消费者喜好和市场需求的适时调整。新产品开发速度相对缓慢,产品的精细化程度也有所下降。公司在创新和改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保守和懈怠,未能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2.产品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通过对于F公司的企业访谈,F公司在产品开发上过于依赖传统工艺和已有的产品线,缺乏对新口味、新包装和新工艺的大胆尝试。虽然传统工艺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单一的产品特色难以吸引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此外,F公司在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分析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及时捕捉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健康和环保,而马图茶在这些方面的产品创新显得乏力,未能推出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5.2.2 价格策略方面
1.产品定价方式不科学
通过对于F公司的企业访谈,F公司目前采用的定价方式是比较简单的“成本+经验”的定价模式,即基于核算的产品基本成本,加上预期的销售利润以及往年的销售经验来确定初步的销售价格,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价格浮动。然而,这种定价方式过于依赖产品的成本,而较少考虑市场需求的弹性因素。在市场需求旺盛或低迷时,由于价格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可能导致价格偏低或偏高,难以准确捕捉顾客的购买意愿。其次,当产品成本受到客观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时,比如茶叶原材料价格波动或生产成本变动,使用简单的成本加成模式难以精确核算,可能导致定价偏低,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特别是在销售量增加的情况下,如果定价低于实际成本,可能导致亏损进一步扩大的负面效应。
2.定价组织结构不健全
通过对于F公司的企业访谈,F公司目前缺乏专业的定价人员和科学的定价体系,通常是由副经理召集各部门开会商议,然后由总经理最终确定定价策略。相比其他公司,这种定价决策流程显得不够规范和系统化。尽管F公司设立了市场营销部门,但该部门并未明确承担起市场定价的专业职能,也没有配备专门的定价专家。因此,在定价决策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分析和专业的建议,导致定价策略可能缺乏前瞻性和竞争力。
5.2.3 渠道策略方面
1.销售渠道建设观念落后
通过对于F公司的企业访谈,F公司目前的管理方式属于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主要管理人员从茶农起步,教育背景相对较低,普遍年龄较大。尽管后来加强了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但对于现代化企业经营发展理论的了解仍然有限,特别是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匮乏。这导致他们的市场经营理念仍停留在过去十几年的水平,没有及时跟随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
在当前在线上营销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下,F公司仍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线下市场的维护和拓展,未能及时适应时代的发展方向。这种做法导致了效果不佳,无法充分利用在线上市场蓬勃发展的机会。
2.销售渠道拓展难度大
从F公司目前的整体实力和规模来看,公司处于广东省茶叶行业的中上游,但并不突出。在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方面,F公司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在线下方面,本地茶企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牢牢抢占了市场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经销商资源,这使得F公司能够开发的新资源相对有限。同时,进入外地市场虽然市场潜力广阔,但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投入,而公司目前的人员配置相对较少,短时间内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在线上方面,拓展新兴网络渠道同样需要组建专业的团队,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前期准备和中期流量导入。然而,F公司管理层在这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较低,导致缺乏亮点和突破。
5.2.4 促销策略方面
1.促销手段相对单一
茶行业竞争激烈,若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独特深刻的印象,在销售推广中很难占据优势。与当地的本土特色文化结合促销是近几年各地区探索推广宣传茶产业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但F公司普遍缺乏专业化的市场营销团队,促销观念不够与时俱进,仍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模式,未能结合F公司当地的红色文化、悠久的茶叶历史传说等特色进行宣传促销,对消费者没有形成独特的产品吸引力。
另外,在线下方面,F公司目前在产品促销方面的手段,主要依赖于销售人员的上门沟通,而线上则仅限于网店公告的简单告知,缺乏对特定目标客户的精准投递以及专业的促销广告和活动举办。这种情况导致F公司在市场上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和反响。
2.缺乏相关的营销促销人才
马图茶F公司位于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公司办公地点距离市区较远,加上待遇较为一般,近年来市场招聘未能吸引到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这导致了现有的市场营销部门员工多为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老销售员。虽然这些员工经验丰富,但他们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在促销活动的策划和促销方案的制定上,F公司的员工仍然沿用过去陈旧的思路和理解,缺乏创新的意识和水平。这种局限性使得他们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由于缺乏现代营销工具和策略的应用,使得F公司在产品营销促销方面的效果大打折扣。
6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及保障措施制定
6.1 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
6.1.1 市场细分方面
根据市场细分理论,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特点将市场划分为多个子市场。针对马图茶F公司的需求市场,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进行细分:经济收入、客户类型和年龄。
首先,马图茶F公司应根据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水平细分市场。不同收入群体对茶叶品质和品位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高收入群体更倾向于消费高端精品马图茶,并且期望享受定制化服务。因此,马图茶F公司需要提供高品质的茶叶,并为高收入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其次,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进行市场细分也非常重要。例如,对于团购市场,马图茶F公司可以根据团购需求进行定制加工,以满足团购客户的特殊需求。此外,对于直营店的营销,马图茶F公司应确保茶叶的优质性,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最后,年龄也是市场细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马图茶F公司应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层的消费产品,以满足各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例如,针对年轻消费者,可以推出更具时尚感和年轻化的茶叶产品,以吸引他们的注意。
因此,马图茶F公司可以充分运用心理定价策略,预测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以产品质量为基础制定较高的价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筛选出目标消费者,并对其消费习惯进行研究,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例如,在节庆期间邀请新老顾客参与F茶品尝活动。为了增强客户的体验感、存在感和参与感,马图茶F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举办各类活动、提供茶叶知识培训、以及让顾客参与茶叶制作。这些措施不仅能让顾客与茶叶店共同成长,还能创造一种成就感。最后,准确洞察年轻消费群体的深层需求是市场细分的重要环节。作为中国茶叶品牌,马图茶F公司需要精细化市场细分,将年轻消费群体视为重要目标。通过市场开拓,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使其爱上喝茶,从而实现马图茶F公司的初心。
6.1.2 目标市场方面
寻找具有共同特征和需求的群体是市场细分的核心。而选择目标市场则是在这些细分市场中确定最有潜力且最适合公司产品的市场。通过选择目标市场,公司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自己的产品和推广活动,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增强竞争优势。
在确定马图茶F公司的目标市场时,需考虑以下标准:人口统计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这些因素将帮助马图茶F公司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聚焦优势资源,达到市场突破的目标。总的来说,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图茶的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公司需通过这些因素来精确选择目标市场。
本文对马图茶的目标市场选择如下:
马图茶前期的消费者主要是事业有成、经济状况较好且生活品质较高的群体。对于这些用户来说,马图茶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相比其他产品,马图茶的消费群体更看重产品质量。他们将品尝马图茶视为一种社交方式,并能陶冶情操。因此,他们对马图茶的价格并不是特别关注,而更注重其口碑和品质。这些消费者选择用马图茶作为社交活动、赠送或与朋友共享的媒介。对于包装设计,他们追求完美和尊贵,并倾向于在实体店购买马图茶。他们更重视朋友的意见,会根据口碑和朋友的推荐做出购买决策。
因此,马图茶前期的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于中高收入群体,借此吸引更多上层社会的消费群体,最终占领高端马图茶市场份额。这种定位将帮助马图茶吸引目标客户群体,满足他们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并优化马图茶F公司的茶叶营销策略。
6.1.3 市场定位方面
在马图茶F公司营销中进行准确定位是成功的关键。市场定位是指企业为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和期望而设计产品并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在确定马图茶的市场定位时,马图茶F公司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产品特点,包括口感、香气、品质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凸显马图茶的独特品质和口感,公司可以将其定位为高品质、高价值的茶叶产品。其次是目标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和偏好。了解消费者对茶叶的追求和偏好,如健康、口感、文化传承等,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满足其需求并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另外,马图茶F公司可以通过重新包装和设计来塑造品牌形象,以迎合目标市场的口味和文化背景,并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同时,在渠道选择和定价上也要与目标市场保持一致,以确保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占有率。
经过对马图茶的STP(细分市场、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分析,本文认为马图茶应发挥优质和个性化的品牌优势,强化质量管理,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过硬且多层次的产品,体现产品的价值。因此,建议马图茶的市场定位如下:
1.高端市场定位
马图茶F公司应着重强调其茶叶的高品质,包括独特的口感、浓郁的香气和优越的品质,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精选的原料,确保每一片茶叶都能满足高端消费者的期望。公司还应开发具有独特风味的茶叶品种,提供不同层次的口感体验,以满足高端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强调马图茶的健康益处,如富含抗氧化剂、促进消化和提升免疫力等,以吸引注重健康的高端消费者。
2.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高端消费者不仅追求高品质的产品,还注重文化传承和精神享受。马图茶F公司可以通过推广茶文化和茶道精神,增强品牌的文化内涵,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通过讲述品牌故事,展示马图茶的历史、传承和制作工艺,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使消费者感受到不仅在品茶,更是在品味一种生活方式。此外,马图茶可以将自身定位为高端社交场合的首选饮品,满足高端消费者在商务洽谈、社交聚会中的需求,进而在社交中提升个人形象和地位。通过这些方式,马图茶F公司能更好地与高端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和忠诚度。
3.塑造品牌形象
首先,设计高端、精美的包装,以突显马图茶的高端定位。包装材料和设计应体现出尊贵和独特,吸引高端消费者的注意。其次,通过讲述品牌故事,展示马图茶的历史、传承和制作工艺,增强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此外,在品牌旗舰店和高端茶馆中提供奢华的消费体验,如专业的茶艺展示和私人定制服务,进一步提升品牌的高端形象。
6.2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
6.2.1 产品策略方面
1.优化产品定位
在市场定位方面,马图茶F公司应打造一个既具备独特风味又具备健康益处的高端品牌,全面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追求。因此,马图茶F公司应着重强调其茶叶的卓越品质,包括独特的口感、浓郁的香气和精湛的工艺。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精选的顶级原料,确保每一片茶叶都能满足高端消费者的期望。此外,公司应开发具有独特风味的茶叶品种,提供丰富多样的口感体验,以满足高端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马图茶还应突出其显著的健康益处,如富含抗氧化剂、促进消化和提升免疫力等,以吸引注重健康的高端消费者。
2.塑造马图茶品牌
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并不断壮大,马图茶F公司必须打造强有力的品牌,并在现代营销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品牌战略。品牌营销应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产地品牌和茶类品牌的营销,二是马图茶F公司的企业品牌营销。要做好品牌营销,关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以优质的茶叶产品为基础,确保茶叶品质卓越,让消费者对马图茶的产品充满信心;其次,借助中国丰富的茶文化,将马图茶打造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通过传递茶文化的精髓吸引消费者;第三,持续进行创新研发,推出独具特色的茶叶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偏好;最后,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将马图茶的品牌形象传播给更多消费者,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马图茶F公司将能够有效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影响力,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
6.2.2 价格策略方面
1.构建科学的价格体系
在制定产品价格时,马图茶F公司不仅要考虑产品特征,如成本、档次、消费者群体和竞争对手等因素,还需结合宏观经济因素,如GDP、CPI以及近年来茶叶的产销量增长等。对于高端茶叶,马图茶可以依托其高品质和高档包装来制定较高的价格,因为高端消费群体对价格不太敏感,这样可以实现品牌溢价。此外,对于低端茶叶,消费者更关注价格。为刺激销量,公司可以采取促销活动,如折扣、买赠等。然而,即使价格较低,也要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以保证物美价廉的特点。
2.建立价格监管机制
为了解决经销商茶叶售价差异大、窜货的问题,马图茶F公司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完善的经销商价格管理制度。首先,公司应设定明确的零售指导价,并规定允许的价格浮动范围,以确保市场价格的统一性。其次,公司应与经销商共同确定调整价格的标准和具体执行日期,确保价格调整过程透明、公正。此外,公司需要加强对不遵守价格政策的经销商的监督,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违反价格规定的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针对违反价格政策的经销商,马图茶F公司应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如减少供货、取消经销资格等,以维护市场秩序。
6.2.3 渠道策略方面
1.完善销售渠道网络
截至2023年,中国的网民人数达到了1.0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6.4%。2023年,中国的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大约为9.15亿人,茶叶电商在2023年的销售额达到280亿元,并且该比例逐年增加,增长幅度较大。因此,通过全面完善网络销售渠道,马图茶F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普及率高和网民购物趋势的机会,提升销量和销售额。公司可以投入必要的资源和人力,建立专业的网店平台,加强电商推广和营销,优化用户体验,增加品牌曝光度,从而实现销售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2.开创“互联网+”营销模式
对于马图茶F公司而言,将互联网+营销与直播带货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显著的市场优势和销售提升。
首先,邀请董事长或政府官员进行直播带货活动可以增强消费者对马图茶F公司的信任和认知。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在公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类直播活动将吸引大量观众,提高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其次,直播带货提供了更直观和实时的产品展示和体验。董事长或政府官员可以亲自使用产品,展示其外观、口感和品质,并分享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这样的实时互动方式能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和购买欲望,从而促进销售。最后,直播带货还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反馈和分析。通过直播平台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和偏好,从而进行市场调整和优化。同时,直播过程中收集到的消费者意见和建议也为产品改进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6.2.4 促销策略方面
1.打造专业的促销人员团队
首先,马图茶F公司的专业促销团队可以负责制定全面的促销计划和策略。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案,如优惠折扣、赠品活动或合作促销,并细化活动的时间、地点和目标受众。其次,团队负责与渠道合作伙伴进行协调和沟通。与零售商、电商平台和代理商等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确保促销活动的有效执行和效果监测,并协调广告和宣传材料以支持促销活动的传播和宣传。此外,团队可以负责培训和支持销售人员。为销售人员提供关于马图茶产品特点、促销活动内容和销售技巧的培训,提高销售团队的专业水平和销售效果。团队还提供销售支持材料和工具,如销售手册、样品和促销资料,帮助销售人员更好地推销和销售产品。最后,团队可以负责对促销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销售数据和市场反馈,对促销活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效果和回报,并及时调整和优化促销策略,以提升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2.使用新媒体手段促销
首先,利用微博开展促销活动是一个有效方式。微博拥有数亿用户,影响力和传播力广泛。马图茶F公司可以创建官方微博账号,发布优惠信息、产品介绍和品牌故事,吸引粉丝关注和互动。通过评论、点赞和转发扩散影响力,并与微博大V合作,进一步提升曝光度。其次,开展直播限时促销活动也是一个吸引人的策略。直播带货通过实时展示产品、进行产品介绍和互动交流,能有效带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销售量。马图茶F公司可以邀请知名主播或行业专家进行茶叶品鉴和推广,通过直播展示茶叶的品质和独特之处,并推出促销活动。在直播中解答观众疑问并提供购买指引,促进销售增长。此外,设置限时优惠或特别优惠,增加购买的紧迫感和决策推动力。
6.3 F公司马图茶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6.3.1 企业战略规划保障
在企业战略规划方面,马图茶F公司应明确企业愿景与使命,确立长期发展目标和核心价值。通过市场与竞争分析,识别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确定短期和中长期战略目标。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将品牌定位为高品质、高价值的茶叶品牌,优化产品线和价格体系,强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和直播带货等推广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优化组织架构,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员工培训和财务管理,推动技术创新。建立科学的决策和评估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品牌美誉度。
6.3.2 企业组织管理保障
在企业组织管理方面,首先,马图茶F公司可以考虑针对策略优化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团队,负责策略规划、执行和监督。该部门应由具备策略规划、市场营销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这个专门团队的设立可以确保策略优化工作得到专业化的运作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战略执行的质量。其次,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对于策略优化的实施至关重要。每个部门都应具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清楚了解自身在策略优化中的角色和任务。通过明确部门职责,可以避免职责不清、工作重叠或任务缺失等问题,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和高效运作。同时,明确的部门职责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为了实现策略优化的顺利实施,马图茶F公司还可以考虑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机制。工作流程的设计可以确保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从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沟通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确保策略优化的推进不受阻碍,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反馈。
6.3.3 企业资源投入保障
在企业资源投入方面,马图茶F公司应采取全面措施以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司应引进高素质人才,并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同时建立合理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其次,在研发资源方面,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投入,以推动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在市场营销方面,投入资源进行品牌建设,通过社交媒体、广告和公关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并优化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在生产资源方面,更新和升级生产设备,加强质量控制,确保高标准的产品品质。在财务资源方面,科学制定财务预算,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各项业务活动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并加强成本管理,优化生产流程。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引入ERP、CRM等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性,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市场和客户行为分析。在环境与社会责任方面,注重环境保护,推广绿色种植和生产技术,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6.3.4 企业市场推广保障
在企业市场推广方面,首先,马图茶F公司应通过明确品牌定位和多渠道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的高品质、健康和文化传承形象。在数字营销方面,优化电商平台店铺,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发布高质量内容,增加品牌曝光。通过线上直播带货和线下茶博会等活动,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亲和力。精准投放广告,并利用多元化广告形式全面覆盖潜在客户。加强公关活动,与媒体和关键意见领袖(KOL)合作,提升品牌权威性。建立完善的会员制度和个性化服务,维护忠实客户。通过跨界合作,推出限量款产品或联合促销活动,扩大市场覆盖面。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并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本篇论文以马图茶F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工具,对公司的内外部营销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论文系统阐述了茶叶行业的发展概况、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分析,分析了F公司现有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并对外部营销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和偏好进行了解析。此外,论文深入剖析了公司现有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定位不清晰、产品特色不明显、产品定价的规范性不够、产品定价主体缺乏一致性、销售渠道的规范化管理不足、销售渠道的创新性不强、促销手段的吸引力不强、促销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F公司产品经营策略观念落后、产品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产品定价方式不科学、定价组织结构不健全、销售渠道建设观念落后、销售渠道拓展难度大、促销手段相对单一、缺乏相关的营销促销人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篇论文基于对马图茶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分析,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提出了营销策略优化的建议,制定了具体的策略优化措施。为了确保这些优化措施的有效实施,论文还提出了在企业战略规划、企业组织管理、企业资源投入和企业市场推广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和建议,马图茶F公司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优化策略,并加强组织和团队建设,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产品策略优化方面,马图茶F公司可以从优化产品定位、塑造马图茶品牌两个方面,着重强调其茶叶的卓越品质,包括独特的口感、浓郁的香气和精湛的工艺。并在现代营销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品牌战略。
在价格策略优化方面,马图茶F公司可以从构建科学的价格体系、建立价格监管机制两个方面构建科学的价格体系,合理避免窜货现象的发生,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在渠道策略优化方面,马图茶F公司可以从完善销售渠道网络、开创“互联网+”营销模式两方面与大型商超、便利店合作,依托茶叶观光厂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相关商贩合作并应紧跟潮流,开拓直播带货渠道。
在促销策略优化方面,马图茶F公司可以打造专业的促销人员团队,使用新媒体手段促销两方面,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案并合理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有效的促销。
7.2 相关展望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深入分析了马图茶F公司,通过问卷调查识别了该公司在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其营销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然而,受限于研究时间、文献资料和篇幅,本文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存在一定不足。同时,市场变化的考虑可能存在一些遗漏。未来,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改进和完善研究方法和分析,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和全面性。这将包括更广泛地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并延长研究的时间和范围,以更全面地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学习,我将致力于提供更准确、全面和综合的研究成果。
7.1 研究结论
本篇论文以马图茶F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工具,对公司的内外部营销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论文系统阐述了茶叶行业的发展概况、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分析,分析了F公司现有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并对外部营销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和偏好进行了解析。此外,论文深入剖析了公司现有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定位不清晰、产品特色不明显、产品定价的规范性不够、产品定价主体缺乏一致性、销售渠道的规范化管理不足、销售渠道的创新性不强、促销手段的吸引力不强、促销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F公司产品经营策略观念落后、产品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产品定价方式不科学、定价组织结构不健全、销售渠道建设观念落后、销售渠道拓展难度大、促销手段相对单一、缺乏相关的营销促销人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篇论文基于对马图茶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分析,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提出了营销策略优化的建议,制定了具体的策略优化措施。为了确保这些优化措施的有效实施,论文还提出了在企业战略规划、企业组织管理、企业资源投入和企业市场推广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和建议,马图茶F公司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优化策略,并加强组织和团队建设,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产品策略优化方面,马图茶F公司可以从优化产品定位、塑造马图茶品牌两个方面,着重强调其茶叶的卓越品质,包括独特的口感、浓郁的香气和精湛的工艺。并在现代营销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品牌战略。
在价格策略优化方面,马图茶F公司可以从构建科学的价格体系、建立价格监管机制两个方面构建科学的价格体系,合理避免窜货现象的发生,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在渠道策略优化方面,马图茶F公司可以从完善销售渠道网络、开创“互联网+”营销模式两方面与大型商超、便利店合作,依托茶叶观光厂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相关商贩合作并应紧跟潮流,开拓直播带货渠道。
在促销策略优化方面,马图茶F公司可以打造专业的促销人员团队,使用新媒体手段促销两方面,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案并合理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有效的促销。
7.2 相关展望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深入分析了马图茶F公司,通过问卷调查识别了该公司在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其营销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然而,受限于研究时间、文献资料和篇幅,本文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存在一定不足。同时,市场变化的考虑可能存在一些遗漏。未来,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改进和完善研究方法和分析,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和全面性。这将包括更广泛地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并延长研究的时间和范围,以更全面地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学习,我将致力于提供更准确、全面和综合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 Narver C.Slater S F Mac Lachlan D.Total market orientation,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 Pishbahar,E.,Mahmoudi,H.,Hayati,B.The survey of heterogeneity on Organic ProductsConsumers’Preferences Using Mixed Logit and Latent Class Models:(case study organic teaconsumers in Tehran).Journal of intenational food&Agribusiness Markting,2019:1-14.
- Astrini N,Bakti Y M G I,Rakhmawati T,et al.A repurchase intention model of Indonesian herbal tea consumers:integrating perceived enjoyment and health belief[J].British Food Journal,2021,124(1).
- Vu A T,Hoan T P,Mai T D.Determinants of Market Outlet Choice of Tea Farmer in Thai Nguyen City,Viet Nam[J].Journal of Behavioural Economics,Finance,Entrepreneurship,Accounting and Transport,2018,6(1).
- YULIANDO H,NAKAYASU A.Price Analysis of Indonesian Tea Product Based on Its Marketing Channel[J].The Agricultural Marketing Journal of Japan,2019,15(1).
- Xiling J,Yufei X.Research on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trategy of the Milk Tea Industry[C]//[出版者不详],2022.
- Afande O F.Extent of Adoption of Green Marketing Strategies by the Kenya Tea Firms[J].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Consumer Research,2015,11(0).
- Ndung’u M G,Obuba R.Effect of Sales Promotion on Sales Performance of Kenya Tea Packers Ltd[J].Asian Journal of Economics,Business and Accounting,2022.
- WONG K W S.Rebranding Terroir:Ethnoecology and Tea Agro-Ecosystem Management in Response to Increased Market Integration in Southern Yunnan,China[J].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2023,(prepublish).
- Bhattacharyya S,Bera R,Seal A.Tea Quality and Value-Added Marketing Potential of Safe and Sustainable Tea in Indian Domestic Market:Consumers Choice for Conventional vis-a-vis Sustainable Te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oil Science,2023,35(14).
- 陈竹韵.跨境电商营销模式对茶产业的升级促进作用及对策[J].福建茶叶,2017,39(11):19.
- 罗军,禹玉兰,熊咸珍.安化黑茶的网络营销对策探讨[J].茶叶通讯,2019,46(01):117-120.
- 李玲.郑州尖山金银花茶营销策略探索[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02):231-232.
- 赵文启,杨旭.大数据背景下嵩山首乌茶电商精准营销管理与策略探索[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21):229-230.
- 张小靓.“互联网+”背景下小微茶企业营销策略研究[J].营销界,2023(15):47-49.
- 蔡晓聪,刘瑞.市场竞争力视阈下的茶企营销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23,45(06):54-56.
- 曾春娥,张恒品,李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品牌传播路径——以恩施富硒茶品牌营销创意为例[J].新闻前哨,2022(10):76-78.
- 施美凤.福建古田县茶产业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6):10+12.DOI:10.16815/j.cnki.11-5436/s.2023.16.005.
- 李梦薇,周俪,陈子睿等.福鼎白茶数字营销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07):243-246+265.
- 游天嘉,朱紫议,罗清.寿宁县茶产业营销策略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3,40(03):87-91.DOI:10.15948/j.cnki.37-1500/s.2023.03.007.
- 沈学政,金雨婕,苏祝成.基于AHP和PSO方法的茶企业品牌溢价因素定量研究[J].茶叶科学,2020,40(01):133-142.DOI:10.13305/j.cnki.jts.20200117.005.
- 夏雨,王晶晶.信阳市中小型茶叶企业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3(09):42-44.DOI:10.14013/j.cnki.scxdh.2023.09.034.
- 傅程华.浅议茶企品牌营销的策略[J].福建茶叶,2023,45(09):52-54.
- 李果,李肖宏,胡伊然等.贵州绿茶品牌盘查与发展策略研究[J].贵茶,2023(02):22-27.
- 杨中昭.电商冲击下的茶叶实体店营销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01):36-37.
- 林秋慧,廖颖川.“互联网+”背景下茶叶企业分销渠道管理策略—以F公司为例.商场现化,2019,(22):53-55.
- 徐涵逸.互联网营销模式下安徽茶企营销创新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9(15):2.
- 郭岩.“互联网+”背景下茶叶企业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7):41-42.
- 王临春.信息技术之大数据分析对茶叶互联网营销的方法探究[J].福建茶叶,2022,44(02):31-33.
- 卢智,赵素芳,朱俊玲.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连翘茶营销策略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21).
- 刘杭,吴林智,吴奕琪.蒙顶山茶叶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2,(23).
- 张映辉,刘胜炎.小罐茶的营销策略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15).
- 傅程华.试论茶企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路径[J].福建茶叶,2022,44(09).
- 孔韬.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徐闻海洋茶农产品品牌建设策略[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2,(10).
- 李文娟,魏慧,张阳阳等.论赤壁市羊楼洞茶产品的新媒体营销[J].广东蚕业,2022,56(07).
- 毕升,叶潇.云阳县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23,17(01).
- 陈毅怡,关欣彤,陈瑾.基于4R营销理论的云南白族三道茶外宣提升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22,(20).
- 张欣雨,刘裕婷,于莉天茗等.小众茶叶品牌的抖音推广策略研究——以“阿中家的茶”为例[J].山西农经,2023,(02).
- 王展鹏,马璐.网络营销策略分析——以X茶为例[J].商业观察,2023,9(05).
- 谢克孝,马永强,陈志丹.外部线索对消费者有机茶购买意愿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6(02).
- 游天嘉,朱紫议,罗清.寿宁县茶产业营销策略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3,40(03).
- 陈少燕.天福茗茶微信公众号内容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23,(08).
- 张琳,徐佳琦.数字经济下南京雨花茶产业直播营销策略[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07).
- 李梦薇,周俪,陈子睿等.福鼎白茶数字营销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07).
- 许文东,王红崧.云南普洱茶电商营销现状及问题研究——以景迈山普洱茶为例[J].南方农机,2023,54(11).
- 胡思茵.产业互联网模式下浙江绿茶国际营销策略创新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3,(15).
- 梁秀华,李腊梅,张谈捷等.绍兴市茶产业发展成效及创新发展路径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3,(11).
- 夏雨,卫艺炜.基于4I理论的茶产品网络直播营销策略分析[J].上海商业,2023,(06).
- 朱丽夏.乡村振兴视角下特色茶产业营销策略研究[J].广东经济,2023,(07).
- 宋歌.信阳茶产业直播电商营销发展策略探究[J].广东蚕业,2023,57(08).
- 丁勇.试析茶叶的市场特性与营销策略[J].中国茶叶,2005,(02):10-12.
- 杨璘璘.基于大数据、服务“一带一路”的中国茶产品跨境电商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6,(10):61-65.
- 漆雁斌.加强名山县茶产品营销的思考[J].乡镇经济,2005,(03):52-54.
- 谷海燕,王淼.谈茶产品文化营销的意义及策略[J].福建茶叶,2017,39(0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