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古村落是人们的心灵和精神归宿,人们使用它、认知它、感受它。然而,公众景观感知与古村落保护开发现状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对于古村落的居民和游客来说,古村落不仅包含体验舒适休闲、安全健康的功能,还应包含感知并解读其乡土文化和地域景观的功能。随着旅游业飞速发展,古村落景观的开发与保护遭遇严峻挑战。本文以魏集古村落为例,从其旅游资源特色入手,对旅游景区的开发现状及存在开发理念、旅游产品、交通设施、行政管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和保护对策,希望有助于推动魏集古村落在保护和传承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问题研究
古村落是人们的心灵和精神归宿,人们使用它、认知它、感受它。然而,公众景观感知与古村落保护开发现状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对于古村落的居民和游客来说,古村落不仅包含体验舒适休闲、安全健康的功能,还应包含感知并解读其乡土文化和地域景观的功能。随着旅游业飞速发展,古村落景观的开发与保护遭遇严峻挑战。本文以魏集古村落为例,从其旅游资源特色入手,对旅游景区的开发现状及存在开发理念、旅游产品、交通设施、行政管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和保护对策,希望有助于推动魏集古村落在保护和传承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问题研究
ABSTRACT
The ancient village is the soul and spiritual destination of people. People use it, recognize it, and feel it. However,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ublic landscape perception and the status of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intensifying. For the residents and tourists of ancient villages, ancient villages not only include the functions of experiencing comfort, leisure, safety and health, but also the functions of sensing and interpreting their local culture and regional landscap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ancient village landscapes face severe challenges. Taking the ancient village of Weiji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ourism resources, and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development concepts, tourism products,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nd administrative issues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hav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help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Weiji ancient villages in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Key words: Weiji Ancient Villag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blems
The ancient village is the soul and spiritual destination of people. People use it, recognize it, and feel it. However,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ublic landscape perception and the status of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intensifying. For the residents and tourists of ancient villages, ancient villages not only include the functions of experiencing comfort, leisure, safety and health, but also the functions of sensing and interpreting their local culture and regional landscap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ancient village landscapes face severe challenges. Taking the ancient village of Weiji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ourism resources, and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development concepts, tourism products,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nd administrative issues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hav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help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Weiji ancient villages in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Key words: Weiji Ancient Villag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blems
目 录
1 引 言
1.1研究背景
1.2文献综述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2魏集古村落概况及旅游资源特色
2.1魏集古村落概况
2.2魏集古村落的旅游资源特色
3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魏集古村落开发的现状
3.2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4 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4.1科学实施开发规划理念
4.2完善旅游交通设施设备
4.3丰富旅游产品和改善服务设施
4.4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
4.5健全完善开发与保护管理制度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1 引 言
1.1研究背景
1.2文献综述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2魏集古村落概况及旅游资源特色
2.1魏集古村落概况
2.2魏集古村落的旅游资源特色
3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魏集古村落开发的现状
3.2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4 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4.1科学实施开发规划理念
4.2完善旅游交通设施设备
4.3丰富旅游产品和改善服务设施
4.4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
4.5健全完善开发与保护管理制度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1 引 言
1.1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旅游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可开发的旅游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少,且开发成本较大,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投资开发目光放在了小城镇方面,将发展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的乡镇也愈来愈多,随之而来的是古镇古村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提升,居民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渴望与时剧增,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也转向更高的要求。2016 年,魏集镇在魏氏庄园的原有基础上,仿照明清朝代的建筑特色,重新规划打造出了魏集古村落旅游景点。魏集古村落在建设开放以来,已经吸引了超过 100 家企业进驻,实现了集文化、服务、娱乐以及吃住等功能的综合性一体化旅游景区,将为魏集古镇的经济提供强大的动力。魏集古村落是滨州市重点打造的一个项目,景区内有特色小吃、老手工作坊 、野外拓展训练、主题民宿和农家乐等服务项目。依托孔子文化旅游节向各地进行大力宣传,受到省内游客的极大关注,为景区提供了强有力的背景文化支持。但是有些项目业态错综复杂,景区园林不具备观赏和游览价值,在开发过程中也破坏了一些原有的景观,而且魏集古村落的规模相对还较小,其旅游资源的优势尚不突出,竞争力较低而且与不远处的滨州市西纸坊景区具有相似性。因此,加大魏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力度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一项的课题。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文献
国内针对景观保护与开发古村落的起步较晚,适度地旅游开发能够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古村落的传统文化,推动古村落及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分析、开发以及产品的设计、市场分析、景区的管理等方面。叶洋洋对国内古村落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庄志民和吴文智两位学者在研究古村落旅游产品课题时,提出了旅游产品体验化创新的理念,并对旅游产品的体验化设计一系列新的方法和途径作了解释。冯淑华学者从游客需求侧出发,对古村落的吸引力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古村落的旅游市场分析与开发提供了参考。王咏等人研究了古村落方面的旅游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徐春成和万志琴认为只有以村民为中心,通过基础设施改善,让村民主动实现安居乐业的保护模式才是有价值的。华中师大课题组对河南、江西、陕西、内蒙古、湖北5个省份的传统村落做了实证调查,发现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传统村落正在加快消亡,提出引入多方力量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留住农耕文化的根。廖军华认为在乡村振兴的新视域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于传承就是对我国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要充分挖掘传统村落保护的内生动力,制定以人为本的保护和发展规划,创新引入社会资本的运作模式。
1.2.2国外文献
美国土地管理局提出的 VRM 系统与其林务局提出的 VMS 系统主要是通过评价森林、山川与河湖等自然景观资源,进而提出了开发这些资源的策略;LRM 系统由美国土壤保护局提出,它大多数是从乡村、郊区景观角度开展的研究较多(Schauman 1979);另外,美国联邦公路局的 VIA 系统则针对于研究较大尺度的保护景观资源范围(Ross 1979);另外,德国、捷克、荷兰等国家及地区已形成了较系统的乡村景观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Tucher 提出传统村落开展旅游活动可以实现其长效发展。Saleh 对沙特南部乡村聚落进行走访调查,发现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存在不协调的情况,提出村落保护要实现更新和文化融合导入。Horn 等对新西兰两个传统村落的居民做了比较研究,认为对传统村落内部治理结构和居民角色的了解,能更好实现社区参与和日常旅游活动有序管理。Nakamura 认为让原住民自主参与环境保护,有利于本土文化的发扬。Jackson 认为传统村落的乡村景观要素有着特殊美感,应重点保护。英国乡村政策办公室予以各类乡村机构一定话语权,“乡村重建”、“可持续性治理”被视为传统村落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依据。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旅游景区按照人们的需求及爱好进行开发,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让游客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感受。当然在开发过程中也要注重保护。所以,文章拟以“滨州市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问题研究”为例,探讨对古村落的认知和评价,为做好古村落景观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体系梳理,这对于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古村落的现有自然风光、推动古村落景观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村镇商业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传统古村落景观受商业化侵蚀日益严重,传统古村落景观开发保护的方法已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古村落传统景观特色文化保护无法与商业化进程相契合,出现“留表去里”的空洞保护现象[1]。因此,深入探究当地特色文化对古村落景观的开发与保护至关重要,对滨州市魏集古村落景观的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古村落的健康发展,对滨州市魏集古村落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保护和传承魏集古镇尤其是魏氏庄园的历史文化,二是可以助推魏集旅游和服务业发展,为当地经济提供强大动力,三是可以为当地提供许多的就业岗位和渠道,四是可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旅游开发能够为村落的保护带来经济的效益也能为它的发展选择一条新的出路,但是一旦开发不合理对魏集古村落带来的伤害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有规划、合理的旅游开发才能焕发魏集古村落新的生机[2]。魏集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研究魏集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下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并将其解决对村落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大有裨益,这对魏集古村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魏集古村落概况及旅游资源特色
2.1魏集古村落概况魏集古村落位于孙子故里一一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的魏集镇。原来是1300年前的魏集古镇。古村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连通长深高速、济尔高速、滨德高速以及鲁北的主干道220国道,靠近黄河入海口和鲁北的最大港口滨州港。“古庙、古街、古井、古车、古码头、古牌坊”重现着千年古村原貌。有着芙蓉河、风雨水车、定安古井、国学堂、英雄故居、风雨长廊、绣楼以及永安码头等近三十处景点,可谓步步美景,处处如画。
2.2魏集古村落的旅游资源特色
2.2.1特色的公共建筑
古典韵味是魏集古村落最大的特色,也是其建筑的最大特色。斑驳的高墙,飞檐翘角的屋脊,无不彰显着古韵。除了古街、古庙、古牌坊等特色景观,还有国学堂、永安码头、定安古井等景观,无不以“古”字为依托。古村落中,街道交错有致,仿古特色的码头和街头,重现了作为前年以前的古镇的风采。在魏集镇古韵建筑中,还有目前发现的我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魏氏庄园,是我国三大庄园之一。另外,还有清代咸丰年间的丁氏故居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以魏氏庄园为代表的古建筑群落,形成了魏集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
2.2.2特色的民俗文化
魏集古村落是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包含着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观光等服务在内的综合性文化景区。以魏氏庄园为代表的鲁北民俗文化,还有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永安古镇码头——永安码头,安武桥、谋战桥和永安桥等都体现着孙子兵法两千多年来的军事文化与兵家智慧,这些特色历史文化,都是魏集古镇可以打造和开发升级的旅游资源。
2.2.3传统手工艺文化
魏集古村落传统手工艺文化,体现在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包括手工艺品和小吃。魏集古村落包含有手工作坊街、民俗文化街和小吃主体街等几条纵横街道,在手工作坊街里,有许多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比如打铁、制作酱菜、手工制作老粗布等等,让游客能够充分了解鲁北地区民风民俗。另外,还有鲁北地区的特色美食,比如锅子饼、马蹄火烧、疙瘩汤和扒鸡等,此外还有江浙等地的 300 余种异域风味小吃,更是打造了小吃一条街,为当地的旅游消费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2.2.4传统文艺表演项目
“独台戏”和“拉洋片”是魏集古村落的独居特色的表演项目。“独台戏”又称为“木偶戏”或“扁担戏”,整台戏包括说和唱等口技表演都是由一个人独自完成,所以也被称为“独台戏”。“拉洋片”是当地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一般在内部装有镜头的箱子中放有完整的故事图片,表演的时候配合着演唱,对故事图片内容进行解说。这两种表演项目都是我国快要失传的民间传统艺术。另外还有口技、说书表演等古老的项目。
3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魏集古村落开发的现状2016年10月1日魏集古村落正式对外开放,主要以民俗旅游为主,古街、古牌坊、古车、古井、古庙和古码头等厚载历史遗迹的特色重现了千年古村的原貌。手工作坊有辣子坊、醋坊、酒坊在这里有传统的工艺、原始的“纯天然、无添加、原生态”的产品在古村落这个大平台得以重视,让人唤醒记忆,返璞归真。鲁北民间艺术馆里的剪纸、面塑、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展现于此。园中还有近三百家的老字号店铺,汇集华夏美食一应俱全。在园中一天内就可以游遍全国,吃遍各地美味。通过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让游客了解更多的鲁北地区的民风民俗。2016年10月1日—2017年12底魏集古村落景区可以免费进入,游客进入景区内可以自行选择付费项目,2018年1月起改为收取门票进园模式。
目前,魏集镇旅游主要的开发模式为文化观光旅游、民俗风情游模式,以政府+企业联合经营的模式,依托魏氏庄园古建筑来发展观光旅游,新投资建成的魏集古村落以仿古建筑、民居、街道等作为观光旅游的补充。同时,魏集镇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一系列风俗文化,比如抛绣球、踩高跷、民俗秧歌、皮影戏等等民俗文化,使得游客在观光游览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当地的民风民俗,开辟了民俗风情游的旅游模式。景区自2016年开园至2019年底,累计已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成为滨州市乃至山东省的旅游热门景点。
3.2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科学开发理念
魏集古村落目前的开发缺乏较高层次的规划和设计,多次开发基本都是在原有旅游景点的基础上稍作升级,呈现开发面很广,但开发深度不够的状态。除开魏集古村落,魏集镇还有魏氏庄园、丁氏故居、姚家古庙、吴王墓等旅游资源,但在资源整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导致旅游产品丰富度不够,深度不足,不能够长时间吸引游客停留游玩,根据调查统计,游玩时间在4小时以内的游客占到81.2%,这就大大减弱了旅游消费力。
3.2.2交通设施设备不够完善
魏集镇位于离惠民县城区较远的滨州市郊区,目前游览专线不够完善,虽然建有较大型停车场,但是对于没有私家车的游客,想前往魏集古村落游玩较为麻烦。公共交通只能到达魏集镇附近的路口,然后尚需步行很长一段路程,而步行途中又不带有旅游属性,未到景区就先给了游客一段苍白的旅途,游客的意识里就出现了很大的阻力。
3.2.3旅游服务产品不够丰富
魏集古村落主要是以古建筑等历史文物古迹为载体,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风,整合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旅游产品,而此类旅游产品已经较为普遍,其设计理念、规划等在某些方面很多都是相似的。魏集古村落不管是在建筑风貌、村落布局还是在娱乐活动、地方小吃等方面基本都是模仿江南小镇的设计,不能很好地展示当地特色[3];地方小吃也是一般景点中常见的种类,并没有很突出的当地特色;而小工艺品也是网上可见可买的,不但工艺品的质量还得不到保证,且不见当地特色;在娱乐活动设计方面,与其他景区也是大同小异,游客不能参与其中去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
另外,魏集古村落尚未建立有游客服务中心,也未设置紧急救助设施,基本的一些配套设施尚未建设完善。受限于前文所讲的游客游玩时间较短,游客对住宿要求不多,所以,目前古村落宾馆旅店的住宿条件都比较差,且受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制约,古村落中多为小型宾馆,住宿设施普遍较为简单陈旧,目前尚不能满足大型旅游接待和旅游高峰期游客量的住宿条件[4]。
3.2.4旅游相关专业人才匮乏
魏集古村落是滨州市惠民县的一个小镇,镇里生产生活水平均不高,本地人口只有2万多人,受限于人口基数,内生人才较少,而受魏集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制约,外来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更不要说是旅游相关的专业人才。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导致魏集古村落的开发和管理等水平上限较低[5]。
3.2.5行政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魏集镇尚未出台相应的旅游管理有关规范,对域内的行业没有形成明文约束,导致管理无规可依,无从管起,因此出现了许多于旅游形象不相符的现象[6]。比如,古村落和当地村居连在一起,没有分隔的界限,这样可以更好地呈现当地的生活状态,但同样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人文保护意识不强、乱搭乱建等。这一方面会对古村落历史古迹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会破坏美感,造成杂乱无序的现象,而且,这还是对当地民风民俗等人文资源的一种侵害[7]。着就破坏了魏集古村落的历史人文底蕴。另外,古村落在开发之前,并没有进行很好地科学规划,也没有相关的制度约束,导致一些建设设施不够整齐美观,随着魏集古村落旅游的不断发展,前来旅游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大,特别是在小长假期间,垃圾污染成为当地行政管理部门最棘手的事件之一[8],这除了会对当时的旅游环境带来很大压力,还会对当地旅游形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4 魏集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4.1科学实施开发规划理念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开发魏集古村落发展旅游不只是为了发展经济,更重要的意义的还在于魏集古村落本身所代表的历史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当地的历史风俗,对当地历史有一个更直观和近距离的接触与了解,明白古村落的人文价值,这才是我们旅游的意义所在。处理好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可以延长魏集古村落的历史人文寿命,增加古村落在新时代的人文魅力,实现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魏集古村落的实际,可以对古村落进行分区域打造,如设置美食文化区域,手工艺文化区域,古村落代表性建筑游览区域,古村落民宿体验区域等,在各个区域的连接过渡区域设置公共服务设施、标志性留影建筑等,以此来扩大古村落的容量,增加古村落的可游玩性[9]。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的消费市场,将消费者目前关注的健康养生和休闲娱乐等融入到当地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去,如,可以结合农业项目,让游客体验当地农耕乐趣、采摘体验等休闲活动,可以品尝纯天然绿色生态有机的农产品,也可以购买特色农产品手信,在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带动消费[10]。总之,就是要加大古村落旅游深度的开发,让游客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游玩,让游客留得住,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4.2完善旅游交通设施设备
在交通设施方面,首先要完善的是从城区到古村落路段的交通设施,开设旅游专线,让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到达古村落,也让古村落原住民的出行更加方便;其次是要注重沿途旅游风景的打造和开发,让游客在享受人文历史类的旅游产品的同时,又可以享受到自然风光类的旅游产品,减少旅游途中的苍白片段,增加游客的收获感[11];最后是要完善好古村落内部的游览交通设施,结合实际,可以适时投放开通旅游电瓶车、共享自行车等设施,并结合周边旅游资源,设计旅游路线[12]。
4.3丰富旅游产品和改善服务设施
随着社会文明和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人们变得更加在意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对于旅游的需求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13]。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各类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旅游产品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当地的旅游特色,打造以当地特色为主题,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要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多样化[14]。旅游产品太多雷同很大限度地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古村落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内容的多样化,在类型和层次等方面要突出差异化[15]。考虑到魏集镇古村落旅游开发的体量有限,结合古村落实际,综合考虑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应该整合古建筑群、古民居和现代农业等优势资源,开发出有别于其他古镇的特色化旅游产品,形成自身的特色。同时,还应注重古村落的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如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对游客进行旅游指引、行礼智能寄存、应急服务等,升级完善住宿条件,可结合古村落特色资源,打造古村落民宿服务。
4.4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
一是组织从业人员学习了解当地的旅游概况和规划,熟悉魏集镇、惠民县以及滨州市旅游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发展趋势和下一步发展思路[16];熟悉魏集历史渊源,文化流传,旅游景观,民族宗教、民间工艺等知识,并通过学习比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组织从业人员走出去学习,向县旅游主管部门争取资源,组织宾馆、饭店等从业人员到专业高校、大城市进行学习,从中汲取好的服务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三是重视对旅游岗位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聘请有关旅游管理专家对宾馆饭店、旅行社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给他们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考发岗位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4.5健全完善开发与保护管理制度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健全完善古村落有关的保护和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旅游章程,并严格落实好[17]。一是对旅游资源要坚持严格保护、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实现协调监管、合理利用、科学发展的目标[18]。对开发建设实施报批制度,对所有的建设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建筑规模和风格应当与周围景观相协调[19]。二是对现有的古村落建筑设施要严格保护,禁止在景物、设施上刻划、涂污或者攀折树木和采摘花卉等损毁景物、林木植被和公用设施等行为。三是对古村落内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实施严格管理,要求其落实好区域内的卫生、秩序等责任[20],共同维护好古村落发展环境。
5 结论与展望
认真对待魏集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对于我们更好的承传古村文化以及保护古民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针对魏集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理念、交通、产品以及人才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注重古村落开发中的保护,吸收高素质、懂专业性、会管理的人才加入到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队伍中来,真正地把古村落保护和鲁北文化结合起来,相信魏集古村落能够在传承中得到更好地发展。参考文献
[1]汪波.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问题研究——以“芹川村”为例[J]. 杭州:周刊,2017, 442(03):38-39.[2]肖佑兴.广州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为例[J].城市观察, 2010,000(002):174-182.
[3]李美秀,张光英,林文君,et al.Study on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me Background Global Tourism——Daling village in Ningde city as an Example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主题开发研究——以宁德市大岭村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00(002):84-88.
[4]杨柳,梁福兴.Exploration on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Beautiful Countryside”--Taking Duhe Village as an Example“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探析--以平乐县沙子镇渡河村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4,000(001):97-100.
[5]卢松, 陆林, 凌善金, et al. 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04):74-75.
[6]蒋海萍,王燕华, 李经龙. 基于社区参与的古村落型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 2009(08):30-34.
[7]袁宁,黄纳, 张龙, et al.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Based on AHP Method in Ancient Villages——A Case of World Heritage Site of Xidi and Hongcun%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以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 010(002):179-181.
[8]刘沛林,于海波.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J].地理科学, 2012, 032(011):1304-1310.
[9]谌子益.新农村背景下古村落保护利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 2013.
[10]汤蕾.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群整体保护策略——以苏州西山镇古村落为例[C]// 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7.
[11]徐静.多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河南东岳村为例[D].河南大学,2015.
[12]唐朝晖,冯芳玉.湘南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控制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9):65-67.
[13]何冰,杨树林.当前吉安市历史文化古村落的保护及开发状态研究[J].牡丹, 2016(2):191-192.
[14]冯紫炘,巫幸兴.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花都区塱头古村为例[J].才智, 2015(36).
[15]郭凯凯,党彦杰.消逝中的“乡愁”:古村落文化开发与保护对策研究——以河南李渡口村为例[J].时代农机,2016(10):82-83.
[16]欧阳铁铸.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大学,2015.
[17]李梅兰.新时代下芙蓉村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6.
[18]阳宛辰.广西灵川县古村落熊村的保护与开发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6).
[19]王语嫣.临汾云丘山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策略分析[D].山西大学,2015.
[20]周鲁萌.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江西省樟树市刘公庙镇塔前彭家古村落为例[J].南方文物,2019(1):28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