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多集中在一些大中型、发展迅速的城市,对中小型、发展较为缓慢的城市,特别是对偏远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较少,这对于此类城市智慧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本文以锡林浩特市为例,对这个边疆少数民族的小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研究,分别从对其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策略进行分析阐述,着重阐述了锡林浩特市的城市智慧建设中战略意识缺乏、建设机制不健全、建设人才保障不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智慧城市建设战略意识、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机制、加大智慧城市建设资源投入、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人才保障,旨在为中小偏远的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提供研究范例,拓展相关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智慧城市,锡林浩特市,建设
绪论
(一)选题背景
在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已然成为了当前城市进行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和有效途径。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上,国内外的学者主要将目光放在了一些大中型、发展较为迅速的城市,对中小型、发展较为缓慢的城市,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偏远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研究较少,这对于此类城市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城市的智慧化建设产生了阻碍。由于两类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已有的相关成果并不能直接的运用到中小城市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此,根据中小城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具有的现状,找出一条适合其智慧化城市建设的道路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选取了锡林浩特市这一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市)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研究对象。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在理论层面,目前智慧城市的研究集中在对发展较为迅速的大中型城市,而对于县级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研究的较少,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薄弱。本文通过对锡林浩特市这一我国发展较慢的县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研究,这对于丰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具有着一定的意义。
2、现实意义
在现实层面,通过对当前锡林浩特市在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建议,为锡林浩特市寻找一条较为适合其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道路。其次通过对锡林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充实我国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研究的实践案例,为其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提供参考借鉴。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国外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Clallcy(2014)认为,许多智慧城市的建设者只征求了政府与专家方面的意见,忽视了普通群众的想法。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建设路径等研究较少,深层次的问题大多数未被挖掘出来。Murray,Minevich 和Abdoullaev(2013)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但是许多城市在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对于相关的人才并没有充分的尊重与使用,许多人才招引的政策也不切实际,或者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这就导致人才留不住。Giftinger(2007)的研究团队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其经济建设,智慧人口分析,智慧治理模式,智慧移动设备,智慧环境建设以及智慧生活等多个要素的共同作用。
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上有以下内容:崔庆宏、王广斌(2018)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在城市定位、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等方面要换位思考,多满足公众需求。潘敏仪,张小刚(2015)提出要重视高端信息化人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正视当前存在的高端人才不足、人才培育环境不优等现实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途径。辜胜阻(2016)提出地方政府应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好主角,加大各类资源配置统筹力度,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自上而下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3、国内外研究评述
根据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资料,可以看出相关研究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当前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并且由于城市的规模不同,大、中、小城市在智慧发展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研究缺乏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得出一些存在共性的有利经验和启示。并且现有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中,目光大多集中到发展加快,规模较大的城市上,而对于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对于县级城市的研究较少。
(四)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梳理了智慧城市相关的内涵及特征,并通过深入分析锡林浩特市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结合其自身特点为其提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制定科学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加强智慧城市保障措施、注重智慧城市建设的宣传推广等,以期能够不断的推进锡林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
(五)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借助知网,相关书籍等工具,集中搜集各种与论文写作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用以探明现有的研究情况,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一些思路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一、智慧城市建设概述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
智慧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借助先进的信息科技,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其智能化特性的进一步发展,以使得城市的建设发展、规划管理、服务协调、产业经济等方面智慧化发展,高端发展,构建人、社会、环境、资源各因素和谐的新型城市,营造以人为核心的具有宜居、包容和人文关怀的新型城市。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1、城市治理理论城市治理理论认为城市的社会治理不应该由传统的全能型政府进行全权管理,而应该是各个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公众组织、社会团体等共同管理,应该采用多中心治理,让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公共服务提供工作中,以均衡各主体的力量,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效率和合法性。同时,政府内部结构也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整合,提高的公共服务的能力。
2、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行政管理应该以公民为核心,服务于公民,需要高度重视公民的权利和公众的利益,高度尊重人的价值。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民意志的表达、民主原则的追求和公众权利的尊重,与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以人为核心的宜居、包容和人文关怀理念的追求相契合,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3、开放型政府理论
开放型政府理论认为各个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公众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都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过程,获取相关信息,对公共事务管理提出建议,参与到对政策的制定、对公共目标的管理,并对行政行进行监督和评价。整个政府的管理过程是透明的、公共参与的。
二、当前锡林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
(一)智慧城市建设历程
1、规划阶段锡林浩特市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初期进行了细致地规划,首先进行了领导体制的建设,成立由市长主要负责的专项工作组,协同市网信办、发改委、大数据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其次,委托相关权威部门根据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结合锡林浩特市的实际,征求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通过专家评估,对锡林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案进行设计规划。最终形成了《锡林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锡林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定制定了系列标准和规范。规划涉及到基础网络建设、网络安全、惠民服务、医疗体验、 生态宜居、电商和政务服务等方面。锡林浩特市还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开展了先行的试点工作。
2、建设阶段
为保障智慧城市建设,锡林浩特市大力推进网络设施建设,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完善数据库标准,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将各单位独立的专网、业务系统迁移到云端,进行政务系云端统一管理。率先进行健康、社区和交通领域的建设。在部分区域试点“一卡通”,方便居民水电、煤气费用的缴纳,在医疗体检、交通便捷等领域进行了网络升级,扩展了服务的范围。重点建设信息资源中心,为锡林浩特的智慧化提供科技技术上的支撑。
3、推广阶段
锡林浩特市全面发展智慧化建设,推进建设中的项目,开发新项目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锡林浩特市进一步开发共享全市的信息资源,构建智慧医疗,发展智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锡林浩特市综合应急体系,将公安、交警、消防综合为一体;进行智慧农牧业建设,加强相关农牧产品制造智慧化;进行智慧教育和城市综合治理网格化建设;将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交融,升级网络系统,逐步推进农村的信息建设,促进信息系统向周边农村区域延伸。
(二)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
1、惠民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锡林浩特市的云端政务平台建设,在网上进行政务资源共享,实现了政务服务市民“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市民也可以在网上处理事务,少跑腿或者不跑腿,多办事,提高办事效率,便利市民。锡林浩特市建立了医疗体检服务的云平台,市民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资源,比如进行就医网上预约,选择自己信赖的医院和医生。市民还可以通过云端健康卡进行各项体检,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管理。锡林浩特市市民通过“掌上公交”,实时查找天气状况、交通拥堵状况等信息,可以扫码支付公交车费等,方便市民的出行,节约了出行时间。除此之外,锡林浩特市市民通过智慧教育、智慧公安,智慧餐饮等,获得了极大地便利。提供智慧城市建设,锡林浩特市的整个惠民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2、智慧应用示范项目稳步推进
为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锡林浩特市进行了云端政务平台的深度开发,建成了智慧政务云平台,将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政务服务纳入统一的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智慧公交系统,进行相关信息资源建设,方便市民出行。并新建多个视频监控,加大对违反交通法规行为的监控和处理。在医疗健康方面,建立了医疗体检服务的云平台,整合了医疗信息资源,医院、医生、病人的相关信息都纳入数据库,方便了市民就医和医生诊治。建立智慧公安云平台,将公安、交警、消防的信息资源融合为一体,分享到平台上,形成综合应急体系,提高精准管理和执法能力。建立智慧教育云平台,推进学校教堂点联网建设,加快同频互动课堂的建设。
3、信息基础设施建进一步完善
为了建设智慧城市,锡林浩特市加强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光纤到户工作,提高宽带速度。建成WLAN、3G、4G融合互补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移动基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并完善统一的网管系统,完成政务、交通、教育、医疗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梳理和汇总全市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建成基础数据库,为建设各项智慧共享平台提供物质基础。
三、锡林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智慧城市建设战略意识缺乏
1、“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不足智慧城市建设核心是以人为本,满足市民的需要,要充分调研市民的实际需求,以人民的需求为本,找到锡林浩特城市发展的最佳途径,发挥其在医疗、就业、养老、教育、社区服务等民方面的作用,使得智慧城市建设给人们带来精神和物质的满足感,真正以人民的幸福感为出发点。但是锡林浩特市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出发点不是对市民的关注,出现“面子工程”的问题,为了建设而建设。在部分项目设计过程中调查了解不足,导致建成后,信息采集及处理的能力不高,硬件应用能力不达标,利用率不高,甚至是闲置。不但投入与产出不匹配,浪费了资金,人们的民生需求得不到满足,损伤了市民的利益。
2、可持续发展目标缺乏
智慧城市建设旨在构建人、社会、环境、资源各因素和谐的新型城市,营造以人为核心的具有宜居、包容和人文关怀的新型城市,因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重要指标。但是锡林浩特市在建设过程中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忽视了可持续性发展。因为调查研究不全面,出现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其次在一些建设过程中还有破坏环境的问题出现,这都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初衷相违背。
(二)智慧城市建设体制不健全
1、未能形成共建共享共治机制根据城市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开放型政府理论,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各个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公众组织、 社会团体和公民都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过程,提出建议,制定政策,并对行政行进行监督和评价。但是锡林浩特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政府在建设、管理和治理的过程中出现大包大揽,过多干预的现象,政府的话语权过大,甚至腐败,导致政府与别的部门以及市民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忽略了政府服务社会和人民的职能,对居民的诉求关注不足,市民和社会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在共建共享共治方面明显不足。
2、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统筹机制不健全
智慧城市建设从总体看,涉及到信息系统建设,管理方式的改变,城市资源的重组。从局部看,涉及到政务、教育、公安、交通等,因此需要对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但是锡林浩特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总体筹划方面欠缺,无论是总体还是局部的规划建设都存在不平衡,某些方面存在与系统不配套的现象。其次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投资、建设、运营、使用、监督和维护各方面都不能统筹规划比如,各部门平台建设的都是独立采用财政拨款进行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且水平低,遇到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就会出现应对能力弱的问题。运营和维护时,交易与技术没分开,仍由政府部门负责代理,运营和维护效率低。
(三)智慧城市建设资源投入不足
1、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目前锡林浩特市智慧工程主要由政府部门推进,作为偏远小城的财政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对相关工程的财政投入也不够,这都局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
2、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不足
智慧城市建设最基础的是各部门数据共享,各部门、各行业需要协调配合,大数据中心与平台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但是锡林浩特市的不同部门行业、系统的数据库还没有实现数据共享,信息系统还没有统一的、综合化的共享平台,信息只能在小范围的共享,大范围的共享还受限制。
(四)智慧城市建设人才保障不够
1、专业人才引入政策不健全智慧城市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水平很高,需要具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信息化建设和平台运营管理中,但是锡林浩特市存在专业人才引入政策不健全的问题。锡林浩特市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都不足,因此需要政府加大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的制定,从经济待遇、生活环境、研究环境等方面提升人才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吸引并留住高水平人才。
2、专业人才培育体系不健全
锡林浩特作为一个偏远的小城市,没有高科技技术专业的院校和信息技术科研机构,人才的培养体系严重缺乏。而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不断更新,其核心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一些常规管理和建设更新的人才也需要与时俱进,而锡林浩特市的人才培训体制也不够健全,这都抑制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
四、锡林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智慧城市建设战略意识
1、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对标市民的需求,因此在建设重要求真务实,进行充分的研究调查,确定找到适合锡林浩特市发展的路线,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市民的要求。在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教育、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为市民提供满意的服务,比如,依托平台的大数据,为各族人民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特别是畜牧业的各项饲养技术、销售渠道等,切切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政府要改变官僚作风,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做好充分的调查, 在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时,以最大程度满足市民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需求,同时要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为宗旨。
2、积极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
智慧城市的建设必定要涉及到大量资源的利用,甚至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就需要在建设之初充分做好调研,实施建设一体化,最低程度地使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最小程度的破坏自然,保护环境。要充分遵循智慧城市建设中构建人、社会、环境、资源各因素和谐的新型城市的原则,在建设中关注生态保护,节约资源,并且借助大数据,找到在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理论智慧城市建设机制
1、构建智慧城市建设共建共享共治机制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社会组织和市民积极参与建设、管理和评价监督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治理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着很大的作用。政府需要摆正角色,认真履行服务社会和人民的职能,将话语权还给公共部门,接受市民的监督,充分调动市民和各部门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城市的管理和建设中去。比如政府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政企分离,让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等;在管理治理过程中,将权利下放给民众,充分尊重民众的自主权利等等。
2、健全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统筹体制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生态的完整性,如果哪一方面出现漏洞或者发展不足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作。因此锡林浩特市需要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统筹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子项目,从系统建设、管理方式等各方面进行优化,促进民生、环境、政务、环境等综合实力的提升,推动全面均衡的发展。其次要进一步进行资源共享的建设,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智慧城市管理一体化,为统筹机制的建设打下基础。
(三)加大智慧城市建设资源投入
1、加大政府财政资金保障力度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保障,因此锡林浩特市要开源节流,对相关事业的投资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保障资金。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也是城市资源的再分配和利用过程,其中的盈利点也可以成为除了政府投资外其他资金投入的渠道源头,这也是政府需要积极争取的。
2、大力推动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数据,所以要确保各部门数据的共享。锡林浩特市要加大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打破部门、行业、系统之间的壁垒,使得各部门的信息都具有开放和共享性,才能保证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提升。
(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人才保障
1、完善专业人才引进政策
锡林浩特市需要制定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从经济待遇、生活环境、研究环境等方面提升优惠力度,吸引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具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加盟。同时也积极与发达地区的权威部门合作,比如华为等,借助这些机构的人才助力智慧城市建设。2、健全专业人才培育体系
锡林浩特市除了在教育和科技方面需要长线布局,进高科技技术专业的院校和信息技术科研机构的建设。此外,还要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人才的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各有关部门的建设和管理能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
结论
本文选择了锡林浩特市为例,着重对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小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研究,对其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策略进行分析,是对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关注先进发达的大城市的一种补充,旨在拓展智慧城市建设研究深度和广度。参考文献
[1]Clallcy.The architecture of Intelligent cities Integrating human,collective,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enhance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Environments,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J].Athens,2014,(6):5-6.
[2]Gaves R W.“Market Access,Economic Geography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An Empirical Test,”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7,(5):128-152.
[3]Poel-hekke.Smart cites ranking:An effective instrument for the positioning of cities?[J].ACE: Architecture,City and Environment,2018,(12):7-25.
[4]Murray,Minevich,Abdoullaev.Intelligent spaces:Theapplication of pervasive ICT[J].Springer,2013,(05):51-55.
[5]BerryCR,Glaeser.The diver genceof human capital levels across cities[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15,84(3):407-444.
[6]Giffinger R,Fertner C,Kramar H,Kalasek R.Pichler-Milanovic, Nand Meijers E.Smart Cities: 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 Cities[EB/OL].Pdf,2007-10.
[7]Dirk S,Keeling M.A Vision of Smarter Cities: How Cities Can Lead the way into a Prosperous and Sustainable Future[R].Beijing: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2017.
[8]Andrea Caragliu,Chiara Del Bo,Peter Nijkamp.Smart Cities in Europe[J].3rd Central European Conference in Regional Science,2015,(7): 45-59.
[9]Hollands,R.G.Will the real smart city please stand up?[J].City,2017,(3):303-320.
[10]崔庆宏,王广斌.智慧城市参与式治理模式与实施路径—基于山东省的实证数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6):15-19.
[11]张波.智慧城市:中国城市治理新趋向[J].电子政务,2018,(6):13-18.
[12]陈伟.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内容和途径[J].建设科技,2020,(3):12-14.
[13]潘敏仪,张小刚.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人才储备的现状和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08):169-172.
[14]孔令礼.面向智慧城市的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设计[J].测绘通报,2017,(10):143-147.
[15]辜胜阻,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5):74-80.
[16]郭骅,新宁.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管理的环境、挑战与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 (19):49-58.
[17]杨红艳.“智慧城市”的建设策略:对全球优秀实践的分析与思考[J].电子政务,2017,(01):81-88.
[18]逢金玉.“智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J].城市与区域经济, 2019,(12):75-78.
[19]汪礼俊.型智慧城市的五大能力建设[N].中国建设报,2019-01-03(006).
[20]马天玲.大数据时代内蒙古智慧城市建设的价值探析[J].区域经济,2018,(23):61-62.
[21]马克·迪金.智慧城市的演化:管理、模型与分析[M].徐灵等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35-40.
[22]赵大鹏.中国智慧城市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3]徐振强,刘禹圻.基于“城市大脑”思维的智慧城市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7,(1):102-106.
[24]司开林.“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一以江苏常州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5,(2):16-19+43.
[25]傅云瑾.在智慧城市背景下运营商应积极实施市场转型[J].世界电信,2013,(3):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