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人口流动性日益加剧,大批的农民工进城打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农民工无法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所在的城市抚养,只能留在农村老家,由此产生的一批特殊人群一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状况,他们的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也。此文通过对留守儿童、监护人、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实际调查,反映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真实教育状况,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间题,并讨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培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大问题。作为未成年人教育中的重要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城乡文明一体化中各种矛盾的突出表现,也我国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均衡现实状况的集中体现。要达到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目标,需要专家、学者和政府部口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积极的实践活动,并实施有效的科学方法和合理措施。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1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是指组成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它是家庭存在的社会形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父亲外出,留守儿童与母亲一起生活;二是母亲外出,留守儿童与父亲一起生活;三是父母双方均外出,留守儿童与祖辈或其他亲戚一起生活。
1.2学校因素
如果老师对某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较高的期望,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对自己很重视,从而加倍努力学习,会做出比较积极的回应;相反,如果老师忽略了某些学生,他们往往会觉得是自己不够优秀,所以老师才不喜欢他们,从而导致这些学生感到被冷落,自暴自弃,厌恶学习,态度消极。因此,教师应当以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与学生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1.3农村环境因素
有些村庄的留守儿童较多,村干部和村里的“五老”志愿者(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组成专门的队伍,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与帮助。这些“五老”志愿者往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责任心较强,一般是退休在家。他们有热情,也有能力照顾村里的留守儿童。在村里设立留守儿童活动站,建立“温馨家园”,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为他们提供娱乐设施和娱乐场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1学校教育乏力,学生成绩低下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滞后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诸多问题,也打破了教育的平衡。一是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乏力,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效大受影响。尽管有一部分家庭只父母单方外出工作,但由于留在家中的单亲既要承担所有的家务,又要到田里务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颗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因为家庭教育配合不到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发现老师很难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显然,这使老师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对巧题学生的教育产生很大的难度。二是留守儿童由于年幼,学习自觉性不高,如果在学习中缺少父母的监管,那么将对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2.2家庭教育缺位,也理健康问题严重
现代社会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其中家庭教育对其影响最大。然而,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家庭教育严重缺位的现象。有些务工农民受自身意识的限制,认为教育成本太高但收益并不大,而且还冒很大的风险,便选择了让孩子辍学和打工。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更没有很好配合学校教育。家庭功能的缺位,影响了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还影响了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他们不同程度地形成性格内向、霸道蛮横、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神经过敏和逆反必理等极端个性。
2.3道德品质失范,安全问题堪恍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监管不得力,其斤为问题明显多于巧他学生。在学校,他们经常不听老师管教、不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得他们中说谎、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拉帮结派的现象常有出现;在家里,他们更是我行我素、顶撞长辈、甚至恶言伤人。于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粗放监护,加上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就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另外,留守儿童被拐卖、性侵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溺水、打斗、触电等导致意外伤亡事件也时有报道。
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1构建学校胳管建设机制
学校是孩子受教育最理想的场所。许多省市在学校里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和尝试。校应定期开展对农村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特殊培训。留守儿童教育是小学教育的薄弱环节。首先,教育局层面很少专口开展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教育培训;其次,教师及学校管理者缺乏对于留守儿童的相关知识。因此,开展一系列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和关于留守儿童生活技能的培训,是十分迫切而且相当重要的。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人物。她不仅需要了解班级里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要增强与其交流与沟通,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变化、喜怒哀乐和思想动态,并感受到班级带给他们的关心与温暖。在学校的日常学习和活动中,班主任要开展针对培养留守儿童身也健康的各项活动,这不仅能丰富班级的文体活动,而且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在各种活动中,班主任要让班级中的孩子主动帮助留守儿童,并且鼓励留守儿童多地与其他同学合作,让其形成合群的良好个性。
3.2强化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职能
尽管当前我国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但它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对父母监护责任重要性的规定及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重要性的强调,为农村留守儿童政策制定提供了明晰的方向。父母外出打工并不能懈怠对子女的监护责任,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始终是父母最重要的义务和责任。
尽可能地选择好代管者和监护人。由于代管者或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生活在一起,其言行自然会影响到这些孩子。所以,必须要将孩子托付给有精力和能力照顾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亲人代管或监护。
尽可能地多创造亲子沟通的机会。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尤其是对留守儿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在,在外经商或务工的父母应不忘与自己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可W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在联系过程中,不断进行及时教育,增进彼此间感情交流。
3.3构建基层社会呵护机制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将长期存在。这也意味着,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整个国家的各个领域的建设,乃至城乡文明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农民工阶层边缘化状况的根本性质。改变这种现象需要全社会力量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相应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并不能急于求成。但这种界定并不意味着淡化对解决此类问题所应具有的主动创造性和思想上的信也,或者人们因此而放松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相反地,人们不仅能更好的理性自觉和更多的情感付出,而且能充分地理解了治理此类问题的难处,竭尽所能去积极地从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和支持活动。
结论: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城市化进程也在进一步的加速,引起留守儿童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更大关注,不应遭到漠视。应当有更多、更强的社会力量参与,共同进行监护留守儿童的权利,并共同建立帮助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紀织,使得这群农村留守化童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实现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裴春梅,李建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教育的意义与实施原则[J].学前教育研究,2020(10):85-88.
[2]韩庆峰.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社会治理理论视角[J].教育文化论坛,2020,12(05):52-56.
[3]黄冰,钟诗华,丘钰莹,戴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8):142-143.
[4]张云年.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中社会工作介入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3-4.
[5]程栈,邢趁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7):125-126.
[6]林达富.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