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规定了“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明确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这使我国市级立法权的主体在49个较大的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40个设区的市、30个自治州和4个未设区的地级市。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第一百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为设区的市享有和行使立法权提供了明确的宪法依据。 设区的市获得立法权,对设区的市在城市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改革空间,但是如何用好地方立法更加重要。对于设区的市而言,用好地方立法权首先要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促使地方立法更好地回应本地的实际需求,彰显地方立法在地方治理中的法治担当。获得地方立法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几年来的立法实践,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推动了地方法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地方特色,可操作性不强,重复立法等现象,阻碍了地方立法的进步。通过对我国地方立法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质量的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地方立法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既然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频发性、复杂性前所未有,这就更加需要加大地方立法工作对这些问题进行规范,促进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只有地方立法质量提高,基础扎实,才有可能制定出高层次、高质量的立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就要求地方立法不仅要有法可依,更要良法善治。地方立法质量不高,不仅浪费大量的立法资源,还会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阻碍社会进步,因此改善地方立法质量至关重要。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对于我国法治建设来说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因为立法质量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法治建设能力,决定了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只有立法质量提高了,才能真正的实现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纵观地方立法现状,立法数量十分庞大,但真正解决社会矛盾高质量的地方性法规却很少,这正是当下立法机关和法学研究者应着重思考的问题,我将对地方立法质量深入探讨,提出提高立法质量的措施,促进地方立法好使、管用。地方立法赋予当地法治发展以灵魂和生命,关乎着我国法治建设能力和社会的法治化进程,因此,提高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质量意义重大。 (二)研究现状 《立法法》修改后,我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问题依旧存在,实践中,地方立法缺乏地方特色,立法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加上相关立法机关严重的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降低了地方性法规的质量。对于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质量的研究,相关学者和立法工作者通过调查各省市力地方立法的状况,在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总结基础上发表了很多论文。如石东坡教授的《2016年温州、湖州、衢州市立法比较评估》,以浙江省的三个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立法基础和能力、立法项目与内容、立法评价和发展前瞻的共性和区别,挖掘地方立法质量不高的原因,明确指出地方立法要健康发展,并提出改进地方治理能力的良策。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廖军权在《提升设区的市立法质量的创新机制:立法点评》一文中指出,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立法点评活动,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一项制度创新。周莹老师的《对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思考》一文针对贵阳市地方立法存在的过度重复上位法、缺乏地方特色、不具有可操作性等问题,提出了定期清理已失效或不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建立完善的立法评估制度,突出地方特色,完善民主立法,建立立项论证制度,提升地方立法的可操作性等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近年来出台的关于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代表性法律文件,以及不同省份设区的市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文本,分析研究其在法律规范与制度设计方面的改进、创新、发展和不足。通过对不同的设区的市就同一事项已经出台的地方性法规的对比,不同位阶的立法之间进行对比;微观层面的章节体例对比、条款设置对比等。通过对比分析当前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总结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和做法。 |
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 本文拟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等。 正分部分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选题的起源; 第二部分是关于地方立法质量的衡量标准; 第三部分是提高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质量的意义; 第四部分是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质量不高的原因及分析; 第五部分是提高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质量的建议。 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现状及原因,并着重从几个方面提高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质量。 主要观点: 1、树立正确的立法理念。 2、发挥好人大主导作用。 3、选准立法审议项目。 4、把握好法规起草关。 5、健全立法工作机制。 6、完善立法程序。 7、重视立法审议环节。 8、建立立法评估、清理机制。 9、加强立法队伍建设。 |
三、论文写作安排(进程安排、参考文献) 1.2020年6月28日—7月28日,搜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2020年10月9日—10月20日,撰写开题报告并提交开题报告。 3.2020年10月27日—12月20日,向论文指导教师提交论文初稿。 4.2020年12月21日—2022年3月15日,向指导教师提交论文二稿。 5.2021年4月10日,向指导教师提交论文三稿(定稿),指导教师对论文成绩进行评定。 6.2021年5月9日—13日,评阅教师对论文进行成绩评定。 7.2021年5月14日—15日,进行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 朱宁宁.地方立法:努力与时俱进提高立法质量[N].中国人大.2017年10月 [2] 李培.切实把好“五关”,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N].中国人大.2019年12月 [3] 李庆标. 设区的市立法质量提高的逻辑理路[J].民主与法制.2018年7月 [4]黄新国、江海松.提高设区的市立法质量的思考及建议[J].人大研究.2017年第9期 [5] 韩军.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几点思考[N].江西日报.2016年8月22日. [6] 崔政博.积极推进科学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J].改革与开放.2018年第15期. [7] 张春生、朱景义.地方立法的理论与实际(2015年辑)[M].法律出版社.2015. [8] 刘松山.中国立法问题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9]周实.地方立法权限与立法程序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导师或论文指导组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
关于提高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质量的思考
论文库:法学 时间:2022-01-27 12:02:49 点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