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洞庭湖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自然资源丰富,孕育出万千生命,沉淀了璀璨文化,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意蕴,它的安全和稳定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改善地区生态状况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人类过度的攫取洞庭湖资源使湖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湖区正遭受着水域面积缩减,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严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生态危机。洞庭湖保护刻不容缓,而推动洞庭湖生态文化传播,是促进社会文明形态的转变,推动湖区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2014年,洞庭湖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生态经济区以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力度空前。特别是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殷切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但洞庭湖生态困境积重难返,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难度依然存在,培养公民对洞庭湖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湖区生态文化媒介传播力度亟待加强。
本文以洞庭湖生态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现状。文章先从从共时性的角度阐述洞庭湖生态文化的符号呈现,将其分为物质文化符号、精神文化符号和行为制度符号三个部分;其次,对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媒体时代给该区生态文化传播格局带来的新契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提出完善湖区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对策,以期为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最终推动该区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
洞庭湖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自然资源丰富,孕育出万千生命,沉淀了璀璨文化,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意蕴,它的安全和稳定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改善地区生态状况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人类过度的攫取洞庭湖资源使湖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湖区正遭受着水域面积缩减,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严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生态危机。洞庭湖保护刻不容缓,而推动洞庭湖生态文化传播,是促进社会文明形态的转变,推动湖区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2014年,洞庭湖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生态经济区以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力度空前。特别是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殷切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但洞庭湖生态困境积重难返,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难度依然存在,培养公民对洞庭湖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湖区生态文化媒介传播力度亟待加强。
本文以洞庭湖生态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现状。文章先从从共时性的角度阐述洞庭湖生态文化的符号呈现,将其分为物质文化符号、精神文化符号和行为制度符号三个部分;其次,对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媒体时代给该区生态文化传播格局带来的新契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提出完善湖区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对策,以期为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最终推动该区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
Abstract
Dongting Lake has a reputation as a "land of fish and rice" since ancient time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bred thousands of lives, precipitated a brilliant culture,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value and humanistic connotations, is the birthplace of Hunan culture, its security and stability for maintaining regional ecological balance, improve regional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al econom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 excessive human grabbing of Dongting Lake resources mak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ake District deteriorate day by day, and the Lake District is suffering from an ecological crisis in which the area of the water is reduced, the water level drops, the water pollution is serious, and the biodiversity of wetlands is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protection of Dongting Lake is urgent, and promoting the spread of Dongting Lake's ecological cultur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benign development of lake society. In 2014, Dongting Lake was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o set up a national eco-economic zon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efforts unprecedented. In particular, after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visited Dongdongting Lake Nature Reserve in April 2018 and earnestly urged "to protect a river of blue water",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ecological priority green development began to gain popularity. However, the ecological difficulties of Dongting Lake are difficult to return to,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still exist, to train citizens to Dongting Lake's ecological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mprove th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dissemination of the Lake District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In this paper, Dongting Lake ecological cul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munication as the main theoretical basis,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content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ngting Lake ecological culture media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symbolic presentation of Dongting Lake ecologic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sm, and divides it into three parts: material cultural symbol, spiritual culture symbol and behavior system symbol;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logical cultural media communication in Dongting Lake, combined with the new opportunities brought to the ecologic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pattern in the area by the new media era,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ultural media communication in the lake area are put forward from both macro and micro dimension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effectiv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ongting Lake wetland, and final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area.
Key Words: Dongting Lake;Eco-culture;Media communication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 洞庭湖生态相关研究
1.2.2 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2章 洞庭湖生态文化概况和媒介传播价值
2.1 洞庭湖概况
2.2 洞庭湖生态文化内涵
2.3 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价值
第3章 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现状(2001-2020)
3.1 媒介声量分析
3.2 媒介结构分析
3.3 媒介内容分析
3.4 媒介效果分析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新问题
4.1 新媒体环境对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带来的影响
4.2 新媒体环境下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问题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策略优化
5.1 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宏观策略
5.1.1 构建生态文化传播媒体矩阵
5.2 洞庭湖生态文化传播的微观策略
5.2.1 展现内容深度
5.2.2 设置合理议程
5.2.3 实现媒体融合
5.2.4 进行体验传播
结 语(四号黑体) ×
参考文献(四号黑体) ×
附 录(四号黑体)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四号黑体) ×
致 谢(四号黑体) ×
Dongting Lake has a reputation as a "land of fish and rice" since ancient time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bred thousands of lives, precipitated a brilliant culture,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value and humanistic connotations, is the birthplace of Hunan culture, its security and stability for maintaining regional ecological balance, improve regional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al econom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 excessive human grabbing of Dongting Lake resources mak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ake District deteriorate day by day, and the Lake District is suffering from an ecological crisis in which the area of the water is reduced, the water level drops, the water pollution is serious, and the biodiversity of wetlands is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protection of Dongting Lake is urgent, and promoting the spread of Dongting Lake's ecological cultur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benign development of lake society. In 2014, Dongting Lake was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o set up a national eco-economic zon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efforts unprecedented. In particular, after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visited Dongdongting Lake Nature Reserve in April 2018 and earnestly urged "to protect a river of blue water",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ecological priority green development began to gain popularity. However, the ecological difficulties of Dongting Lake are difficult to return to,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still exist, to train citizens to Dongting Lake's ecological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mprove th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dissemination of the Lake District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In this paper, Dongting Lake ecological cul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munication as the main theoretical basis,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content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ngting Lake ecological culture media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symbolic presentation of Dongting Lake ecologic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sm, and divides it into three parts: material cultural symbol, spiritual culture symbol and behavior system symbol;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logical cultural media communication in Dongting Lake, combined with the new opportunities brought to the ecologic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pattern in the area by the new media era,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ultural media communication in the lake area are put forward from both macro and micro dimension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effectiv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ongting Lake wetland, and final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area.
Key Words: Dongting Lake;Eco-culture;Media communication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 洞庭湖生态相关研究
1.2.2 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2章 洞庭湖生态文化概况和媒介传播价值
2.1 洞庭湖概况
2.2 洞庭湖生态文化内涵
2.3 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价值
第3章 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现状(2001-2020)
3.1 媒介声量分析
3.2 媒介结构分析
3.3 媒介内容分析
3.4 媒介效果分析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新问题
4.1 新媒体环境对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带来的影响
4.2 新媒体环境下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问题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策略优化
5.1 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宏观策略
5.1.1 构建生态文化传播媒体矩阵
5.2 洞庭湖生态文化传播的微观策略
5.2.1 展现内容深度
5.2.2 设置合理议程
5.2.3 实现媒体融合
5.2.4 进行体验传播
结 语(四号黑体) ×
参考文献(四号黑体) ×
附 录(四号黑体)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四号黑体) ×
致 谢(四号黑体) ×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等一系列重要生态文化理念与思想。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2020年10月,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坚持新发展理念、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做出重要部署,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筑美丽中国注入强大动力。
如何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如何传播这些生态文化理念和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能否从理论落到实践的关键。
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自然资源丰富,孕育出万千生命,沉淀了璀璨文化,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意蕴,它的安全和稳定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改善地区生态状况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人类过度的攫取洞庭湖湿地资源使保护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湿地正遭受着水域面积缩减,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严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生态危机。洞庭湖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该区域发展的首要任务。2014年洞庭湖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生态经济区以来,明确要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标志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入国家战略,这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区域发展中的生动实践,对于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长江岳阳段,勉励湖南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洞庭湖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地,尤其是位于东洞庭湖畔的岳阳,在2020年成为我国第五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洞庭湖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示范地位和引领作用。
洞庭湖是湖湘儿女的生命摇篮。笔者出生于岳阳,对家乡及其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厚情谊,加之洞庭湖湿地承载了许多的文化符号、集体记忆和地域特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本论文拟从传播学视角出发,探索在5G移动新媒体时代,分析洞庭湖区生态文化传播媒介,探讨如何有效优化媒介传播路径、提升媒介传播效果,从而助力于洞庭湖生态文明理念与生态文化的传播,形成全民参与湖泊生态治理与保护的工作格局,对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长江生物基因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学术意义
本研究基于传播学的学科视角,对洞庭湖生态文化传播中的媒介进行深入研究,一是有助于构建观照我国本土现实的中国特色环境传播理论体系;二是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洞庭湖生态文明的学科研究视角,促进洞庭湖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和生态文化的传播。
(2)应用意义
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历程、现状和传播效果等进行深入研究,一是有助于相关媒介提升媒介传播效果,促进公众参与,更好地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助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二是有助于地区形象建设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洞庭湖生态的相关研究现状
关于洞庭湖生态相关的文献,最早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所著志书《洞庭湖志》,首次分门别类记载了洞庭湖区的湖泊、山峦、水道、洲港、风俗等内容,对湖区的生态文明与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近代以来,针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变迁与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除各类志书以外,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①关于洞庭湖生态环境变迁与治理、生态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研究。主要从环境科学、生态学等视角对洞庭湖地区的生态、地理、水文等环境的变迁进行探讨(刘沛林,2004;刘志刚,2012;熊建新等,2014;曾文,2015);或基于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风险评估、综合治理等维度提出对策与建议(王艳分等,2019;李平等,2019;余罗根等,2019;孔令桥等,2019)等。
②有关生态环境与经济产业、文化旅游开发等的研究。主要针对洞庭湖现有环境资源如何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发展产业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庄大昌(2002)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进行了景观分类,并就其资源特征探讨了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付蓉等(2008)针对洞庭湖观鸟旅游资源的发展状况及问题,给出了发展对策;杨芳(2013)认为,构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是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有关洞庭湖区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洞庭湖区的鸟类、鱼类等珍稀濒危动物、湿地植物等多样化的生物物种的构成及保护等主题展开。如,黄金国(2002)探讨了洞庭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钟福生等(2007)通过GPS技术定位等方法对洞庭湖湿地珍稀濒危鸟类群落进行了深入调查;李峰等(2010)对洞庭湖湿地植被组成及区系成分进行了研究。
综上可见,既往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但学者们更多是从环境科学、经济学、生物学、产业经济等视角出发,对洞庭湖的环境变迁、环境治理与风险管理、旅游开发、物种保护等方面展开探索,从传播学视角切入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鲜少,如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历史沿革和现状、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媒介传播路径及策略等主题仍然亟待深入和补充。
(2)关于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研究
在中国知网中,以“生态文化传播”为关键词(截至2020年10月29日),进行搜索共出现32条结果,文献内容主要集中生态文化传播的学术研究和某区域、某媒介的生态文化传播路径研究两方面。黎书(2020)认为生态文化传播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它是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信息处理并且向大众传播生态文化的社会传播活动,包括生态意识激发、生态问题应对、生态观念培养、生态伦理建设等多个方面。张刘刚(2019)梳理概括了生态文化传播在不同媒介中的语义特征,他认为生态文化传播是指人类与生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传播活动。这与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铁铮(2007)在《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重视生态传播》一文中提到的“生态传播”定义一致。可见学者一般将“生态文化传播”与“生态传播”对等,未对两者定义进行统一规范的界定,本文研究的生态文化传播沿用上述“生态传播”概念。
具体到生态传播研究方面,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国内最早的生态传播研究始于李良(1994)的《关于环境新闻的思考》。陈朝辉(2014)认为学界对生态传播方面的研究中使用的术语集中在环境新闻(报道/传播)”、生态新闻(报道)等,并逐渐汇聚、发展成“生态传播”的概念,概括我国生态传播研究的现状,认为研究的问题主要是探讨生态传播的功能、价值与实务。另外,学界也并未对“生态文化传播”与“生态文明传播”严格区分。因此,笔者采用“环境新闻”、“环境报道”、“生态文明传播”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了二次搜索,以期能够对我国在生态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播领域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这样不断变迁的媒介语境下,生态文化面临着消解与重构,生态文化的传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过再次检索,笔者发
现国内学者对生态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态传播功能的研究。尹亚辉和姬玉(2010)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从四个方面优化媒介的传播作用,分别是发挥把关人作用、营造生态文明大环境,引导受众、人文关怀,发现和宣传意见领袖,以及融合媒介。钟颖(2013)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大众媒介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功能,认为大众媒介应影响受众意识、由批评报道转向生态文明理念的建设,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②生态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陈沐岸(2013)以媒介的使用为边界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外环境、内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包括加强媒介议程设置、优化传播方式、加强媒体人素质和媒介的社会责任感。陈念念(2019)分析了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理念传播现状,分述了沉浸式传播、标语互动式传播、自然教育式传播、文化品牌式传播和新媒体式传播形式,认为自然保护地传播存在传播人员缺位、媒体平台运营不佳、解说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③新媒体时代生态传播的研究。秦国伟(2013)认为新媒体使得生态文化传播“立体化”、“数字化”,使得生态文明参与模式“主动化”、生态文明动员手段“社会化”,“最为重要的是做好生态文明传播”。他梳理了新媒体在生态文明传播中的传导机制和传播机理,分析了新媒体在生态文明传播中的地位、现状、问题、优势和机遇,提出了战略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在生态文明传播中构建新媒体的专业体系、传播格局、科学管理、传播环境四个方面。陈雷(2016)在《全媒体时代生态文化的理念传播》中指出生态文化理念传播的问题是媒体传播方式单一、公众传播力量薄弱和各方缺乏合作意向,提出从不断拓宽传播途径、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提高多方合作水平和构建媒体反馈机制四个方面完善生态文化理念传播的措施。
④洞庭湖生态文化与传播研究。目前专门对洞庭湖生态文化传播的研究文献空白,在相关的文献中有对于该区域生态文化传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印证。吴韵(2014)认为洞庭湖区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一大原因是生态文化理念与意识的缺乏;邱蓓(2014)认为洞庭湖区生态破坏的人文因素是生态意识淡漠,号召推进生态教育与生态旅游,利用媒体的宣传打开生态旅游的市场等;张扩军(2015)认为东洞庭湖要将文化的传播与岳阳旅游业结合起来,让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与“生态文化”有机契合,明确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定位。曾文(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一文中提出洞庭湖区新闻舆论监督不够是主要教训之一,应整合社会力量,加大宣传,牢固树立人与湖和谐相处的理念。
综上可见,以上成果均为论文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思想启迪,国内学界对生态文化传播的研究侧重于:首先,是侧重于媒介角度分析;其次,多是提出其传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第三,提出文化传播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尤其是5G时代来临背景下,对于生态文化以及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的传播体系构建有待进一步的发掘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还有待深入:
(1)既有文献对长江经济带的洞庭湖生态文化传播议题缺乏关注;
(2)洞庭湖生态环境相关文献中,较多偏重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学科视角,缺乏传播学视角;
(3)既往环境传播相关文献中,偏重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议题建构,尤其对环境新闻关注较多,而对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化传播的方式考察比较缺乏,与当前的新媒体时代语境存在一定脱节。
1.2.2国外研究现状
“生态文化”概念最早由罗马俱乐部创始人A.佩切伊在《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1984年)中提出,他认为“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进行符号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与《21世纪议程》,强调了全球保护环境的一致行动,加速了生态文化时代的诞生。
(1)湿地文化研究
作为湿地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文化既属于文化范畴,又与湿地生态系统存在重要的联系。国外很早便开始湿地的相关研究工作,起源于17世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湿地国际(WI)等国际性组织针对湿地生态文化开展了相关研究和项目,且范围广程度深,对湿地资源的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相对成熟,研究重点侧重于人工湿地、湿地公园、湿地旅游等湿地可持续利用课题。查阅文献发现,属于湿地文化范畴的国外研究非常广泛,涉及多领域,但尚未发现以“wetland culture”(即湿地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成果。正如齐建文等所言,当今国外与国内对湿地的研究各具重点,但一直以来,对湿地文化形态的研究,国内外均显单薄,尤其从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相互关联及参透的方面,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具体来看,湿地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世界很多国家得到重视,湿地生态旅游是国外湿地文化的典型表现,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点。对湿地生态旅游的关注层面主要关注湿地资源、旅游开发及资源与旅游开发间的相互关系上。加拿大学者Geoffrey Wall考究了气候变化对湿地旅游业的影响;Greeson等讨论了湿地功能及其重要的旅游价值;加拿大滑铁卢大学Mike Stone和Geoffrey Wall发表的《生态旅游和区域开发:对中国海南的研究》,阐述了海南省在人、地和生态旅游之间的战略关系。可见,国外湿地生态文化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旅游业与经济领域。
(2)生态传播研究
生态方面的新闻报道最早起源于美国。1962年美国环境作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最早以较成熟的调查性新闻作品的形式在《纽约人》上刊出,标志着环境问题正式进入到媒体领域,拉开了生态新闻报道的序幕。国外对于生态传播这一块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①生态传播史研究。如全国研讨会发表的关于环境新闻的论文《新闻界迎接21世纪》(2002)一文中也对21世纪以来生态新闻报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②生态环境新闻报道研究(涉及具体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作品等相关内容)。如学者 Green Ink的著作《环境新闻导论》(1998),该书从多个方面细致地讲述了新手该如何进入充分进入到环境新闻领域;学者 Eric Freedman(2011)的《环境新闻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报告稀缺环境和媒体的问题》一文从实际操作层面对影响记者报道环境新闻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文中采访了大量的学者、记者、媒介组织以及环保非政府组织。
③环境新闻教育(包含校园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学活动等内容)。如Casey(1998)的《环境新闻与环境传播教育:确定教育模式》提出了环境新闻与环境传播教育必须确定一种教育模式,文中也对此展开了阐述。
对于洞庭湖生态文化和传播领域,国外无学者涉及针对性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力求多维度、深层次地考察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现状与实践中的既存问题。
(2)探索有效的媒介传播策略,优化媒介传播路径,提升公众认同度与公众参与度。
(3)从学理层面,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环境传播学理论体系增加中国本土案例的回应,同时也为洞庭湖研究提供更多元化的学科视角。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梳理、研读国内外有关环境传播、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等相关主题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准备扎实的基础材料。
(2)内容分析法。分析2001-2020年传播媒介对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内容呈现,总结其文本的报道趋势和传播特点,为提出改进对洞庭湖生态文化的传播媒介策略提供量化的依据。
(3)调查研究法。运用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法,在洞庭湖国际观鸟节、江豚等珍稀生物的公益保护组织、洞庭湖博物馆等相关场景下,对各类媒介传播主体进行走访调研,积累第一手数据和访谈资料。
(4)大数据分析法。本研究利用萌泰数据库挖掘、收集和分析洞庭湖生态文化的新闻传播大数据。
1.4 创新之处
根据研究综述,现阶段学界对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和传播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比较零散,没有深入地探讨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内涵和传播规律,缺乏系统性。
本研究创新地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洞庭湖生态文化的传播现状,重点对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进行分析,指出其在当前传播环境中的困境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该区域生态文化的传播,这填补了洞庭湖生态文化在传播学角度研究的空白。具体有以下创新:
(1)学科视角的创新。采用传播学视角切入生态文化的研究。既有的洞庭湖生态文明相关文献中,更为偏重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学科视角,缺乏传播学视角。
(2)学术观点的创新。改变既往环境传播研究中对新媒体传播缺乏关注的现状,认为新的媒介技术语境下,单一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媒介融合深化正在推动适配于新媒介技术逻辑、新旧媒体协同作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形成,单向宣教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需转向形式更丰富、渠道更多元的互动式传播。
1.5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1.5.1 核心概念
(1)生态文化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文化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和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学与文化学交叉学科所产生的概念,可以看作是以自然生态为主体的新型文化形式,它调和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是人与自然关系新 的价值取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它是人类在新时代制度层次、精神层次和物质层次上实践的文化总和。
(2)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
生态文化媒介传播是指利用各种媒介形式传播各类生态文化的具体信息,当前常见的媒介形式包括纸媒、电视和新媒体等,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生态文化传播形式。笔者认为,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主要是以洞庭湖生态文化为主的文化互动现象,是洞庭湖生态文化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或者传播平台,在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社会与社会、一地与一地之间进行扩散和传播的过程或现象。对于洞庭湖生态文化而言,其传播本身就是不断的传承、扩散、创新,即洞庭湖生态文化的传播内容、渠道不断地创新,而创新又推动了洞庭湖生态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
1.5.2理论基础
(1)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是李普曼在1922年所著的《舆论学》中提出的观点:“我们脑中的图像”被媒介影响着。为议程设置理论探讨媒介如何参与到公共领域的建构中的意义打下基础。科恩于 1963 年提出了一个更有影响力的表述:相对于告诉受众怎么想,媒介更能够告诉受众想什么,清楚地表述了媒介是具有议程设置功能的。
最早具体提出“议程设置”的是麦库姆斯和肖,他们于1972年进行了针对美国大选的研究并提到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新闻媒介在特定的环境及时间条件下,其所传播的问题和受众关注的问题基本保持一致,与此同时,个人议程与大众媒介议程保持某种程度上一致的往往是和大众传媒有长期接触的人。大众传媒从通过引导人们“想什么”来影响受众对不同信息的关注程度,到转变为重视受众“怎么想”,并由此通过议程设置功能来关注受众对信息的态度和影响信息所产生的行动层面。
洞庭湖区媒介经常通过设置不同议题来引导受众对洞庭湖生态信息的关注程度,以及结合受众心理和对信息的接受习惯来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态度,从而吸引更多受众关注洞庭湖生态保护和生态文化传播。
生态文化传播理论由西方环境理论发展而来,是“发展新闻学”的现代化实践。发展新闻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由发展中国家学者提出的,“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以此打破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不平衡和不平等的状况,从而摒弃偏见,使自己国家的发展状况得到正面报道”。发展新闻学涉及两个领域,一是强调媒介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二是呼吁建立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我国学者黎书在《生态文化传播的理论建构与当代价值》中提出,“生态文化传播可以看作是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信息处理并且向大众传播生态文化的社会传播活动,它包括生态意识激发、生态问题应对、生态观念培养、生态伦理建设等多个方面。”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组织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第二,专业性与导向性的统一。第三,公共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
本文重点探讨洞庭湖区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正是基于该理论中“生态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观点。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等一系列重要生态文化理念与思想。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2020年10月,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坚持新发展理念、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做出重要部署,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筑美丽中国注入强大动力。
如何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如何传播这些生态文化理念和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能否从理论落到实践的关键。
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自然资源丰富,孕育出万千生命,沉淀了璀璨文化,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意蕴,它的安全和稳定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改善地区生态状况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人类过度的攫取洞庭湖湿地资源使保护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湿地正遭受着水域面积缩减,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严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生态危机。洞庭湖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该区域发展的首要任务。2014年洞庭湖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生态经济区以来,明确要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标志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入国家战略,这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区域发展中的生动实践,对于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长江岳阳段,勉励湖南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洞庭湖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地,尤其是位于东洞庭湖畔的岳阳,在2020年成为我国第五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洞庭湖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示范地位和引领作用。
洞庭湖是湖湘儿女的生命摇篮。笔者出生于岳阳,对家乡及其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厚情谊,加之洞庭湖湿地承载了许多的文化符号、集体记忆和地域特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本论文拟从传播学视角出发,探索在5G移动新媒体时代,分析洞庭湖区生态文化传播媒介,探讨如何有效优化媒介传播路径、提升媒介传播效果,从而助力于洞庭湖生态文明理念与生态文化的传播,形成全民参与湖泊生态治理与保护的工作格局,对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长江生物基因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学术意义
本研究基于传播学的学科视角,对洞庭湖生态文化传播中的媒介进行深入研究,一是有助于构建观照我国本土现实的中国特色环境传播理论体系;二是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洞庭湖生态文明的学科研究视角,促进洞庭湖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和生态文化的传播。
(2)应用意义
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历程、现状和传播效果等进行深入研究,一是有助于相关媒介提升媒介传播效果,促进公众参与,更好地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助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二是有助于地区形象建设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洞庭湖生态的相关研究现状
关于洞庭湖生态相关的文献,最早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所著志书《洞庭湖志》,首次分门别类记载了洞庭湖区的湖泊、山峦、水道、洲港、风俗等内容,对湖区的生态文明与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近代以来,针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变迁与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除各类志书以外,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①关于洞庭湖生态环境变迁与治理、生态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研究。主要从环境科学、生态学等视角对洞庭湖地区的生态、地理、水文等环境的变迁进行探讨(刘沛林,2004;刘志刚,2012;熊建新等,2014;曾文,2015);或基于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风险评估、综合治理等维度提出对策与建议(王艳分等,2019;李平等,2019;余罗根等,2019;孔令桥等,2019)等。
②有关生态环境与经济产业、文化旅游开发等的研究。主要针对洞庭湖现有环境资源如何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发展产业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庄大昌(2002)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进行了景观分类,并就其资源特征探讨了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付蓉等(2008)针对洞庭湖观鸟旅游资源的发展状况及问题,给出了发展对策;杨芳(2013)认为,构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是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有关洞庭湖区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洞庭湖区的鸟类、鱼类等珍稀濒危动物、湿地植物等多样化的生物物种的构成及保护等主题展开。如,黄金国(2002)探讨了洞庭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钟福生等(2007)通过GPS技术定位等方法对洞庭湖湿地珍稀濒危鸟类群落进行了深入调查;李峰等(2010)对洞庭湖湿地植被组成及区系成分进行了研究。
综上可见,既往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但学者们更多是从环境科学、经济学、生物学、产业经济等视角出发,对洞庭湖的环境变迁、环境治理与风险管理、旅游开发、物种保护等方面展开探索,从传播学视角切入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鲜少,如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历史沿革和现状、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媒介传播路径及策略等主题仍然亟待深入和补充。
(2)关于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研究
在中国知网中,以“生态文化传播”为关键词(截至2020年10月29日),进行搜索共出现32条结果,文献内容主要集中生态文化传播的学术研究和某区域、某媒介的生态文化传播路径研究两方面。黎书(2020)认为生态文化传播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它是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信息处理并且向大众传播生态文化的社会传播活动,包括生态意识激发、生态问题应对、生态观念培养、生态伦理建设等多个方面。张刘刚(2019)梳理概括了生态文化传播在不同媒介中的语义特征,他认为生态文化传播是指人类与生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传播活动。这与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铁铮(2007)在《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重视生态传播》一文中提到的“生态传播”定义一致。可见学者一般将“生态文化传播”与“生态传播”对等,未对两者定义进行统一规范的界定,本文研究的生态文化传播沿用上述“生态传播”概念。
具体到生态传播研究方面,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国内最早的生态传播研究始于李良(1994)的《关于环境新闻的思考》。陈朝辉(2014)认为学界对生态传播方面的研究中使用的术语集中在环境新闻(报道/传播)”、生态新闻(报道)等,并逐渐汇聚、发展成“生态传播”的概念,概括我国生态传播研究的现状,认为研究的问题主要是探讨生态传播的功能、价值与实务。另外,学界也并未对“生态文化传播”与“生态文明传播”严格区分。因此,笔者采用“环境新闻”、“环境报道”、“生态文明传播”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了二次搜索,以期能够对我国在生态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播领域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这样不断变迁的媒介语境下,生态文化面临着消解与重构,生态文化的传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过再次检索,笔者发
现国内学者对生态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态传播功能的研究。尹亚辉和姬玉(2010)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从四个方面优化媒介的传播作用,分别是发挥把关人作用、营造生态文明大环境,引导受众、人文关怀,发现和宣传意见领袖,以及融合媒介。钟颖(2013)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大众媒介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功能,认为大众媒介应影响受众意识、由批评报道转向生态文明理念的建设,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②生态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陈沐岸(2013)以媒介的使用为边界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外环境、内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包括加强媒介议程设置、优化传播方式、加强媒体人素质和媒介的社会责任感。陈念念(2019)分析了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理念传播现状,分述了沉浸式传播、标语互动式传播、自然教育式传播、文化品牌式传播和新媒体式传播形式,认为自然保护地传播存在传播人员缺位、媒体平台运营不佳、解说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③新媒体时代生态传播的研究。秦国伟(2013)认为新媒体使得生态文化传播“立体化”、“数字化”,使得生态文明参与模式“主动化”、生态文明动员手段“社会化”,“最为重要的是做好生态文明传播”。他梳理了新媒体在生态文明传播中的传导机制和传播机理,分析了新媒体在生态文明传播中的地位、现状、问题、优势和机遇,提出了战略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在生态文明传播中构建新媒体的专业体系、传播格局、科学管理、传播环境四个方面。陈雷(2016)在《全媒体时代生态文化的理念传播》中指出生态文化理念传播的问题是媒体传播方式单一、公众传播力量薄弱和各方缺乏合作意向,提出从不断拓宽传播途径、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提高多方合作水平和构建媒体反馈机制四个方面完善生态文化理念传播的措施。
④洞庭湖生态文化与传播研究。目前专门对洞庭湖生态文化传播的研究文献空白,在相关的文献中有对于该区域生态文化传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印证。吴韵(2014)认为洞庭湖区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一大原因是生态文化理念与意识的缺乏;邱蓓(2014)认为洞庭湖区生态破坏的人文因素是生态意识淡漠,号召推进生态教育与生态旅游,利用媒体的宣传打开生态旅游的市场等;张扩军(2015)认为东洞庭湖要将文化的传播与岳阳旅游业结合起来,让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与“生态文化”有机契合,明确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定位。曾文(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一文中提出洞庭湖区新闻舆论监督不够是主要教训之一,应整合社会力量,加大宣传,牢固树立人与湖和谐相处的理念。
综上可见,以上成果均为论文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思想启迪,国内学界对生态文化传播的研究侧重于:首先,是侧重于媒介角度分析;其次,多是提出其传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第三,提出文化传播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尤其是5G时代来临背景下,对于生态文化以及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的传播体系构建有待进一步的发掘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还有待深入:
(1)既有文献对长江经济带的洞庭湖生态文化传播议题缺乏关注;
(2)洞庭湖生态环境相关文献中,较多偏重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学科视角,缺乏传播学视角;
(3)既往环境传播相关文献中,偏重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议题建构,尤其对环境新闻关注较多,而对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化传播的方式考察比较缺乏,与当前的新媒体时代语境存在一定脱节。
1.2.2国外研究现状
“生态文化”概念最早由罗马俱乐部创始人A.佩切伊在《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1984年)中提出,他认为“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进行符号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与《21世纪议程》,强调了全球保护环境的一致行动,加速了生态文化时代的诞生。
(1)湿地文化研究
作为湿地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文化既属于文化范畴,又与湿地生态系统存在重要的联系。国外很早便开始湿地的相关研究工作,起源于17世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湿地国际(WI)等国际性组织针对湿地生态文化开展了相关研究和项目,且范围广程度深,对湿地资源的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相对成熟,研究重点侧重于人工湿地、湿地公园、湿地旅游等湿地可持续利用课题。查阅文献发现,属于湿地文化范畴的国外研究非常广泛,涉及多领域,但尚未发现以“wetland culture”(即湿地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成果。正如齐建文等所言,当今国外与国内对湿地的研究各具重点,但一直以来,对湿地文化形态的研究,国内外均显单薄,尤其从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相互关联及参透的方面,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具体来看,湿地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世界很多国家得到重视,湿地生态旅游是国外湿地文化的典型表现,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点。对湿地生态旅游的关注层面主要关注湿地资源、旅游开发及资源与旅游开发间的相互关系上。加拿大学者Geoffrey Wall考究了气候变化对湿地旅游业的影响;Greeson等讨论了湿地功能及其重要的旅游价值;加拿大滑铁卢大学Mike Stone和Geoffrey Wall发表的《生态旅游和区域开发:对中国海南的研究》,阐述了海南省在人、地和生态旅游之间的战略关系。可见,国外湿地生态文化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旅游业与经济领域。
(2)生态传播研究
生态方面的新闻报道最早起源于美国。1962年美国环境作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最早以较成熟的调查性新闻作品的形式在《纽约人》上刊出,标志着环境问题正式进入到媒体领域,拉开了生态新闻报道的序幕。国外对于生态传播这一块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①生态传播史研究。如全国研讨会发表的关于环境新闻的论文《新闻界迎接21世纪》(2002)一文中也对21世纪以来生态新闻报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②生态环境新闻报道研究(涉及具体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作品等相关内容)。如学者 Green Ink的著作《环境新闻导论》(1998),该书从多个方面细致地讲述了新手该如何进入充分进入到环境新闻领域;学者 Eric Freedman(2011)的《环境新闻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报告稀缺环境和媒体的问题》一文从实际操作层面对影响记者报道环境新闻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文中采访了大量的学者、记者、媒介组织以及环保非政府组织。
③环境新闻教育(包含校园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学活动等内容)。如Casey(1998)的《环境新闻与环境传播教育:确定教育模式》提出了环境新闻与环境传播教育必须确定一种教育模式,文中也对此展开了阐述。
对于洞庭湖生态文化和传播领域,国外无学者涉及针对性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力求多维度、深层次地考察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的现状与实践中的既存问题。
(2)探索有效的媒介传播策略,优化媒介传播路径,提升公众认同度与公众参与度。
(3)从学理层面,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环境传播学理论体系增加中国本土案例的回应,同时也为洞庭湖研究提供更多元化的学科视角。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梳理、研读国内外有关环境传播、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等相关主题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准备扎实的基础材料。
(2)内容分析法。分析2001-2020年传播媒介对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内容呈现,总结其文本的报道趋势和传播特点,为提出改进对洞庭湖生态文化的传播媒介策略提供量化的依据。
(3)调查研究法。运用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法,在洞庭湖国际观鸟节、江豚等珍稀生物的公益保护组织、洞庭湖博物馆等相关场景下,对各类媒介传播主体进行走访调研,积累第一手数据和访谈资料。
(4)大数据分析法。本研究利用萌泰数据库挖掘、收集和分析洞庭湖生态文化的新闻传播大数据。
1.4 创新之处
根据研究综述,现阶段学界对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和传播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比较零散,没有深入地探讨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内涵和传播规律,缺乏系统性。
本研究创新地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洞庭湖生态文化的传播现状,重点对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进行分析,指出其在当前传播环境中的困境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该区域生态文化的传播,这填补了洞庭湖生态文化在传播学角度研究的空白。具体有以下创新:
(1)学科视角的创新。采用传播学视角切入生态文化的研究。既有的洞庭湖生态文明相关文献中,更为偏重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学科视角,缺乏传播学视角。
(2)学术观点的创新。改变既往环境传播研究中对新媒体传播缺乏关注的现状,认为新的媒介技术语境下,单一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媒介融合深化正在推动适配于新媒介技术逻辑、新旧媒体协同作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形成,单向宣教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需转向形式更丰富、渠道更多元的互动式传播。
1.5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1.5.1 核心概念
(1)生态文化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文化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和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学与文化学交叉学科所产生的概念,可以看作是以自然生态为主体的新型文化形式,它调和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是人与自然关系新 的价值取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它是人类在新时代制度层次、精神层次和物质层次上实践的文化总和。
(2)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
生态文化媒介传播是指利用各种媒介形式传播各类生态文化的具体信息,当前常见的媒介形式包括纸媒、电视和新媒体等,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生态文化传播形式。笔者认为,洞庭湖生态文化媒介传播主要是以洞庭湖生态文化为主的文化互动现象,是洞庭湖生态文化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或者传播平台,在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社会与社会、一地与一地之间进行扩散和传播的过程或现象。对于洞庭湖生态文化而言,其传播本身就是不断的传承、扩散、创新,即洞庭湖生态文化的传播内容、渠道不断地创新,而创新又推动了洞庭湖生态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
1.5.2理论基础
(1)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是李普曼在1922年所著的《舆论学》中提出的观点:“我们脑中的图像”被媒介影响着。为议程设置理论探讨媒介如何参与到公共领域的建构中的意义打下基础。科恩于 1963 年提出了一个更有影响力的表述:相对于告诉受众怎么想,媒介更能够告诉受众想什么,清楚地表述了媒介是具有议程设置功能的。
最早具体提出“议程设置”的是麦库姆斯和肖,他们于1972年进行了针对美国大选的研究并提到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新闻媒介在特定的环境及时间条件下,其所传播的问题和受众关注的问题基本保持一致,与此同时,个人议程与大众媒介议程保持某种程度上一致的往往是和大众传媒有长期接触的人。大众传媒从通过引导人们“想什么”来影响受众对不同信息的关注程度,到转变为重视受众“怎么想”,并由此通过议程设置功能来关注受众对信息的态度和影响信息所产生的行动层面。
洞庭湖区媒介经常通过设置不同议题来引导受众对洞庭湖生态信息的关注程度,以及结合受众心理和对信息的接受习惯来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态度,从而吸引更多受众关注洞庭湖生态保护和生态文化传播。
- 生态文化传播理论
生态文化传播理论由西方环境理论发展而来,是“发展新闻学”的现代化实践。发展新闻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由发展中国家学者提出的,“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以此打破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不平衡和不平等的状况,从而摒弃偏见,使自己国家的发展状况得到正面报道”。发展新闻学涉及两个领域,一是强调媒介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二是呼吁建立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我国学者黎书在《生态文化传播的理论建构与当代价值》中提出,“生态文化传播可以看作是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信息处理并且向大众传播生态文化的社会传播活动,它包括生态意识激发、生态问题应对、生态观念培养、生态伦理建设等多个方面。”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组织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第二,专业性与导向性的统一。第三,公共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
本文重点探讨洞庭湖区生态文化的媒介传播正是基于该理论中“生态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观点。
第2章 洞庭湖生态文化概况和媒介传播价值
洞庭湖生态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的时空中展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点。笔者在本章中将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历时性传播定义为其传播发展的历程,主要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和党的十八大以后三个时间段来进行梳理;将洞庭湖生态文化的共时性传播定义为洞庭湖生态文化向外界的符号展示,它内含着该文化的集体记忆与文化特质,是外界识别或了解该文化的重要符号印记。
2.1 洞庭湖概况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2.2 湿地植被与动物资源概况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有以洞庭湖为核心的湖泊湿地生态类型,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认定的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是多种迁徙候鸟重要的栖息生境,该区域在东北亚鹤类迁徙网络、东亚雁鸭类迁徙网络和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徙网络等区域物种保护网络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东洞庭湖湿地因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涵养水源、固定二氧化碳等诸多功能,被誉为“拯救世界频危物种的希望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和“长江中游的明珠”。依赖洞庭湖湿地生存的物种非常丰富,记录的鸟类35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7种,二级保护的有小天鹅、灰鹤、鸳鸯、白额雁等53种;维管束植物486种;鱼类1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鲟、中华鲟2种;两栖类12种,爬行类11种,哺乳类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3种,即白暨豚、江豚及目前中国最大的自然野化种群麋鹿。2020年,东洞庭湖监测记录到越冬水鸟共7目12科51种247068只,所记录鸟类数量及种类为近十年之最。重归故里的自然野化麋鹿种群数量由以前的不到10头发展到200余头,成为稳定的东洞庭湖亚群;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达到120头。在2021年岳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到“候鸟的欢歌”“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已成为岳阳新名片,被称为洞庭“吉祥三宝”。
图1-1(略) 东洞庭湖小天鹅(姚毅 摄)
图1-2(略)东洞庭湖扁山水域里的江豚(转载自《岳阳日报》)
2.3 洞庭湖生态文化的符号呈现
“洞庭天下水”。洞庭湖丰富的湿地自然环境条件与历史人文资源衍生了特色鲜明的湿地生态文化。而文化传播是一种“主体-主体”之间交流和交换信息的精神交往行为,是一种符号化和意义化的过程,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基因和代码。借鉴但新球学者关于湿地文化类型的分类,笔者认为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符号、精神文化符号和行为制度符号。
2.3.1 物质文化符号
东洞庭湖湿地文化中的物质文化符号在湿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人类对湿地资源的利用与附生产品的创造,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一定环境中,是一定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一种静态的遗产。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属于人类为满足生存需要而获取和利用湿地资源形成的文化符号,主要满足饮食居住需求,如居住文化和食品文化,表现有养鱼食鱼、种稻食米习惯;“渔家处处舟为业”,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洞庭湖上有很多以捕鱼为业、以船为家的渔民,全家人和全部家当都在船上、在水上生活,犹如水上吉普赛人,被人称为水上人家或船家。现为保护水生资源,较少过度捕捞和人为破坏,实行“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协调了人水关系。
图2-3 (略)记者在渔船上为最后一批渔民摄影
第二个层次是人类为便于开发湿地资源和更好地适应湿地周边生存环境而创造的实体与工具符号,如竹排、船只等水上交通工具,水车、塘坡等提水蓄水工程,码头、港口、桥面等建筑实体等。目前,岳阳港沿长江岸线设有华容港区、君山港区、城陵矶港区、道仁矶港区、陆城港区(现已规划纳入云溪港区)和临湘港区6个港区,沿线共有经营性码头泊位59个,已开发利用岸线14公里。为促进港口岸线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2018年已暂停岳阳境内所有新建港口码头的审批工作。洞庭湖大桥于2000年12月建成通车,保障防汛救灾,推展城区主骨架,与岳阳楼、君山岛、洞庭湖等风景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第三个层次是人类为了更高级社会活动的需求,对自然湿地进行改造或再创造——即人工湿地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符号。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人工湿地建设,包括湿地博物馆、湿地公园、城市水系的建设等。如洞庭湖博物馆、岳阳境内的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新墙河国家湿地公园、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等湿地公园,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和科普价值。
图 2-4(略) 位于君山区濠河畔的洞庭湖博物馆2.3.2 精神文化符号
湿地精神文化符号是由人类在与湿地共处的千百年中所形成的独特生活习俗,包括节庆、岁时习俗,精神崇拜、艺术鉴赏、故事传说等等,是非物化的文化形式,是人类个体对湿地的认知在社会群体中共同行为的表现。它的文化内涵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并通过一定的载体和仪式传达给受众,深入到民众的精神生活和心理中。
洞庭湖水资源充裕,在洞庭湖区的民风民俗大都受到水文地理因素的影响,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随着时间沉淀下来,一直沿袭至今。从洞庭船俗说来,洞庭湖区水运发达,船是重要的水运工具,水对于船俗的形成有着重大意义。古往今来,在洞庭湖水乡,人们劳作、出门、祭祀、娱乐,都有行船规矩——“开船敬菩萨,上船绕船头,说话避禁忌,睡觉分高低。”精神崇拜和故事传说代表有湘妃水神和柳毅湖神信仰传说,湘妃信仰是历代迁谪文人在洞庭湖区悲情吟唱的世俗演绎,正是洞庭湖的巨浪滔天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水患灾害,建构了湖湘人民千古不变的忧患意识。随着洞庭湖的扩大,产生了洞庭湖神——柳毅。唐传奇《柳毅传书》深入人心,柳毅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愈来愈高,由于柳毅的身份为洞庭龙王的女婿,所以民间传说柳毅后来也被封为洞庭王爷,掌管洞庭湖广大水域。特别是明清以后随着移民的入迁,濒湖各县纷纷筑堤围垸,湖区垦殖日趋频繁,湖区水患大大增加,再加上湖区盗贼盛行,过往商民苦不堪言。湖区民众除了修筑堤围,只有寄希望于洞庭湖神保佑,因此,洞庭湖神影响日趋扩大。到了清初,洞庭湖又成为平定吴三桂叛乱的主要战场之一,清军平叛取胜被认为是洞庭湖神的荫佑,所以清朝统治者对洞庭湖神大加封祀,并兴建或修葺祠庙对洞庭湖神进行隆重祭祀。湿地艺术主要包括洞庭渔歌,早在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就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记载。洞庭渔歌又称丫口腔渔歌,即张口就唱,渔民可以自由发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洞庭湖浓厚的水乡气息和巴陵渔民文化的鲜明特色,形象地表现了渔民欢快的劳动生活情绪。
2.3.3 行为制度符号
人的生产生活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的群体的活动,这就需要协调人们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必要的制度,行为制度符号的传播就是民俗文化形成、创造的协调与保证。文化在长期的传播与传承过程中逐渐为社会群体所接受,人们遵循着共同的习俗准则,进而形成了文化传承中的集体文化事项。社会群体在特定时间进行的某种程式化的仪式,就是其行为制度符号的集中体现。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离不开仪式的表达,借助祭祀仪式、节庆活动这种象征符号能够实现文化的传承,有效地促进群体内部的认同,规范群体行为准则。
(1)庆典祭祀
代表有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 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迫吾道兮洞庭”,“石瀨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敬畏、祭拜神灵成为了渔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民族传统节日也深受水文化的影响,据《续齐谐记》: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盖此二物为蛟龙之所惮。”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并一直流传至今。
(2)节日活动
代表有观鸟节、莲花节等各类节庆活动。从2002年开始,保护区在全国创先举办“中国洞庭湖国际观鸟节”,目前已经成功举办11届。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欣然成为了“洞庭湖湿地保护大使”。2007年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亲自宣布开幕,并在会上发表了《洞庭湖宣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岳阳“中国观鸟之都”。2009年第六届观鸟节,来自22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携夫人参与了此次盛会,并联合授予了岳阳市“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 同时,每年还借助“湿地日”、“爱鸟周”和“环境日”等节日,开展环保志愿者下乡、进村入户、入校专题讲座等宣传活动,让社区公众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来。
图2-5(略) 第11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开幕现场
(3)政策法规
自1992年成为国际重要湿地以来,在洞庭湖举办了中国湿地保护史上三次具有重要意义和国际影响的会议,1994年中国湿地保护面向21世纪制订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1998年东北亚及北太平洋环境论坛中加强国际间区域合作的《岳阳宣言》, 2007年由UNDP和GEF等机构共同举办的湿地保护主流化国际会议上发布的《洞庭湖宣言》。同时,借鉴国际社会管理湿地的主流化经验,借助国家重视生态建设的契机,广泛拓展投入渠道,加强法制保障,提供政策支持的良好发展契机。湖南省和岳阳市相继出台了《湖南省湿地的保护条例》、“大小西湖核心区封闭管理的决定”和“加强洞庭湖湿地管理的通知”等多个地方性法规和文件;建立了省市两级政府层面的综合管理协调委员会,建立了多部门协调管理的机制的同时明确了综合执法的部门和职责,启动了多个生态恢复与保护的工程项目,适时地推出了生态农业、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等以生态产业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展开了一系列水环境整治行动,关停了234家污染企业。近年来,岳阳市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2018年颁布实施《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使湿地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2021年3月,《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为守护好一江碧水和推动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综上,根据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对部分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因子进行了归纳整理,根据其存在形态,共分为物质文化符号、精神文化符号和行为制度符号三个主类,其下共有9个由文化因子集群形成的次类,其中物质文化符号由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动植物保护文化三大类型的文化因子构成;精神文化符号分为岁时礼俗和信仰文化两个部分;行为制度符号则涵盖艺术文化、节庆活动、政策法规和心理文化两方面。
文化符号分类 | 文化丛 | 文化因子 |
物质文化符号 | 建筑文化 | 岳阳楼、君山岛、二妃墓、柳毅井、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类湿地公园、洞庭湖大桥、洞庭湖博物馆 |
饮食文化 | 稻作养鱼,湖区人民爱吃湖鱼、大米、糯米和各类湖鲜,喝君山银针 | |
动植物保护文化 | 麋鹿、江豚、珍稀鸟禽 | |
精神文化符号 | 岁时礼俗 | 端午赛龙舟、吃粽子 |
信仰文化 | 洞庭湘妃、柳毅水神崇拜、屈子祠祭祀 | |
行为制度符号 | 艺术文化 | 洞庭渔歌 |
节庆活动 | 端午龙舟节、洞庭湖观鸟节、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旅游节 | |
政策法规 | 《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长江保护法》等各类湿地政策法规 | |
心理文化 | 屈原的求索精神、杜甫的忧患意识、范仲淹的忧乐情怀、柳毅的乐善品德、“守护好一江碧水” |
表2-1 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因子
2.4 洞庭湖生态文化的传播价值
洞庭湖作为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文化,传播中的文化符号会跟随时代的变迁被赋予新的内容形式,其内部层面的文化内涵依旧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而不断深化,在新时代下,洞庭湖生态文化依然有着重要的传播价值。
2.4.1 强化湿地生态保护意识,提升民众生态保护素养
洞庭湖湿地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该区生态文化的挖掘、认识和传播,提升民众对湿地生态的关注和了解,唤醒民众对湿地环境的风险认知,有助于促进该区域湿地的自然保护,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湿地生态保护的队伍中来,促进湿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和谐利用。
2.4.2 增强生态文化认同感,传递生态文化价值观
在当前的大众传播时代,尤其在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搭建的媒介化生
存空间,生态文化与媒介有了更多的互动可能性。媒介作为受众认知事物的一种形式传播着大量的常识性知识,例如湿地知识、湿地动植物知识、湿地保护法规等,已经在民间取得了认知基础。提升受众湿地生态文化认知,帮助受众建构湿地生态文化认同是当前媒介传播的重要价值之一。深度挖掘和传播东洞庭湖湿地文化,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感动,可以促进湖区人民更深入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满足人类回归自然、向往自然的心理诉求,有利于传递湿地生态文化价值观,提升湖区人民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4.3 助推生态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转型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愈发紧密,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软实力,尤其是生态文化旅游,近年来已经成为发展地方特色旅游的重要元素,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其经济价值不可小视。近年来,岳阳市全面提升“文旅融合”的认知高度,加大“文旅融合”的推进力度,加快升温“文旅融合”的市场热度,不断夯实“天下洞庭、乐游岳阳”的文旅品牌,是岳阳市经济转型发展和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下传播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