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课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及人文素质,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外语人才。但凡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作家的种族背景如何,用何种语言写作,都是对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终极理想的体现,会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思想和道德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教学的新形势,并通过分析民族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指出其课程改革的思路及策略。
一、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自上世纪80年代始,世界逐步进入全球化的新时期。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不同国家、文化间的信息通过电子文本、音频、视频等形式得到展现,极大提升了其相互传播的速度,也为强势文化的输出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没有国别之分的,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阅读和研究英美文学史上那些里程碑似的作品,能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在提高个体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力的同时,也可以为将来充当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打下基础。
文化的全球化为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学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畅通性为我们接触英美文学尤其是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便利,使我们有条件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世界前沿的文学理论和最新的文学文本,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其次,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传统的“中心”逐渐被打破,“主流”逐渐被取代,多种话语,尤其是少数族裔的话语竞相显示出其竞争力,并与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形成了杂糅共生的局面。近半个世纪以来英美文学界的族裔文学研究热正是这一特征的体现。这也为国内的英美文学教学,尤其是民族院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
然而机遇之外,挑战并存。全球化缩小了国家间的时空距离,信息在瞬间变得纷繁复杂。如何在庞大的信息中迅速的完成有效提炼?如何在多重话语的争执中把握正确的价值标准?如何在快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维护经典文学的高雅性和神圣性?这些问题无疑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本科英美文学教学的难度。
二、民族院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民族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大多开设有英美文学课程,其中“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一般为必修或必选课,往往在第5—6学年开设,此外依据师资力量的不同,大多还会开设一至数门与英美文学或文化相关的专业选修课。以笔者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在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之外,相关课程还有“英美文化选读”“希腊神话”“圣经故事”“英美小说选读”“英美诗歌选读”等。选修课的开设时间和数量每学年并不固定,一般依据开课老师的计划和选修学生的人数而调整。在教材的选择方面,一般选用权威专家学者编写的经典教材,如刘炳善的《英国文学简史》和常耀信的《美国文学简史》等。选修课教材的选择相对更为灵活,少数院校会选用国外原版资料或教师自编教材。总体而言,民族院校的英美文学教学规范有余,特色不足;传统有余,创新不足。
(二)主要问题
限制民族院校英美文学教学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来自师资和生源两个方面。目前民族院校的管辖一般隶属国家民委、各省(或自治区)和各级市、地、自治州等。除少数由国家民委直属的院校进入211、985名单,其余大多数的民族院校的级别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师资力量的发展。一方面,学校难以吸引高端的人才,造成英美文学方面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少,教学团队的整体理论水平不高;另一方面,现有的师资也难以获得较高层次的进修机会,尤其是广大的中青年老师,难以通过科研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很多民族院校本身师生比就严重失调,而担任英美文学课程的大多数为青年教师,他们常常教学任务繁重,理论积累有限,再加上大班教学的客观事实,这些都无形中削弱了教学的效果。由于师资水平的限制,教师在授课时无法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广阔的视野,唯有亦步亦趋的遵循经典教材,偏重对教材的知识性传授,而少有对文本的启发式阅读。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一学期下来,往往只能被动的记住一些作家作品的名字,或者强行记忆下某些文学流派和文学理论的定义,对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即便是这样知识性的传授,其效果的持续性也非常有限,往往只能应付一时的考试,并不能真正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民族院校的生源大多来自经济落后、教育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知识面较狭窄,对英美文学和文化缺乏基本的知识积累。由于很多学生的家庭相对比较贫困,通过大学学习改变自身经济状况的需求比较迫切,这使得学生倾向以狭隘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学习中浮躁的心理比较严重。他们往往偏重某些教授实际运用技能的课程,而对文学课程缺乏兴趣,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客观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改革思路与应对策略
(一)转换思路,从知识性传播转向人文精神的传播
文学教学的根本,是借用经典的力量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与英语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语言的优势,将在交流中充当“使者”的角色,成为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不仅要把西方优秀的人文理念介绍到中国,也承担着向西方展示中国文化和新时期中国人形象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英语专业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显得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沟通是否能够顺畅实现,也会直接影响到西方对中国的印象。因此,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熏陶的高度上来实施,从传统的知识点传授转移到对文学作品精神内涵的把握上来。
民族院校的学生相对其他重点院校的学生而言,英语基础较差,对西方文化和英美文学前期知识的积累较弱。针对这一现象,民族院校可以在高年级开设英美文学课之前,多开设一些介绍西方文学和文化的辅助性课程,旨在让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对西方文学和文化有一些整体性的认识,以便在高年级更加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兼顾学生的实际水平,既不能因为学生的语言水平欠佳,就抛弃文本阅读,蜻蜓点水似的灌输一些知识点了事,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授课的广度,造成学生阅读上的倦怠。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整理出英美文学的线索,使其从宏观上把握英美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整体姿态,然后有重点的挑选一些难度合适的作品进行课堂分析,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原着的中文译本或是简写本来辅助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授课中纳入比较的视角,通过中国文学和文化中相似因素的比较,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人文精神在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互通,从而更好的理解文学学习的实质。
(二)结合民族院校实际,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现特色教学
民族院校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将来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在各级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数都占有相当的比例,各民族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文化沟通和交流的问题,这是少数民族院校的独特现象,也是英美文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的优势。英美文学中有不少描写文化交流和冲突的文本,近几十年来,美国还掀起了族裔文学研究的热潮。了解并尊重异质文化,让不同的文化能够和平共处、共生共荣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民族院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可以有意识的加入一些反映民族或者族裔文化的文本,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与文化观,理性对待民族差异和文化差异,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维护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的团结,促进民族合作。
由于英美文学中后殖民文学和族裔文学本身的包容性与复杂性对教师本身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民族院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可以尝试整合学科资源,跨学科、专业教师合作的授课方式,让中文、社会学、民族性等专业的教师也适当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能够利用本校的资源帮助年青教师扩展教学视野,弥补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客观上也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使其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其只习惯于被动接受信息,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完成对文本的主体性阅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分组收集关于某位作家及其作品的评论,制作ppt在课堂上讲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讲解对象的理解,客观上也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为以后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年轻人爱唱爱玩的特点,组织学生观看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或者模拟电影片段配音等,让学生在娱乐化的学习过程中拉近与世界名着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团体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针对学生重视考试的心理,教师可以大胆改革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往以知识传授型为主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上课不积极,考前勤背书,结果是考完就忘,完全有悖文学教学的初衷。教师可以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在日常授课中多设计让学生参与的环节并把其表现纳入评分体系,以此杜绝“平时不学习、考前猛背书”的现象。期末笔试试题应侧重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多设主观题,少设客观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就好。此外,考试的方式也应适当灵活,可以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在传统的笔试试卷之外,采用背诵经典片段、小组即兴文学评论或是文学片段表演的方式等。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不是让学生简单的获取知识;文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完善的人格。民族院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必须革新观念、立足实际,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切实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