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日用陶瓷产品的审美和艺术体验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下日用陶瓷产品存在款式老旧,设计缺乏创新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将通感应用于日用陶瓷中,以满足人们的实际审美需求,丰富用户体验。
本文首先通过收集和查阅有关通感相关资料,运用文献分析法对通感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梳理。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产品设计中的通感表现形式。然后以日用陶瓷作品中的感觉挪移形式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总结通感在日用陶瓷设计上的表达方法。最后,基于通感理论,归纳通感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实践步骤,研究利以此拓展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形式的自由度,为日用陶瓷产品的艺术化设计提供新思路,探索解决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日趋同质化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通感理念 日用瓷 设计实践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peopl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aesthetic and artistic experience of daily-use ceramic products. However, at present, daily-use ceramic products have problems such as old style and lack of innovation in design.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applies synaesthesia to daily-use ceramics to meet people's actual aesthetic needs and enrich user experience.
Firstly, by collecting and consulting relevant materials about synaesthesia, this paper comb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ynaesthesi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alysis. Secondly,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ynaesthesia expression form in product design. Then, taking the form of sensory movement in daily-use ceramic works as the main analysis obje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ression method of synaesthesia in daily-use ceramic design. Finally, based on the synaesthesia theo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steps of synaesthesia in the design of daily-use ceramics, and studies the method of synaesthesia design by using the synaesthesia of human sensory experience (vision, hearing, smell, taste and touch), so as to expand the freedom of the design form of daily-use ceramic products,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artistic design of daily-use ceramic products, and explore the path to solve the increasingly homogeneous problem of daily-use ceramic product design.
Keywords: Synaesthesia concept daily porcelain practice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 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1.1.2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的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和现状
1.3.1研究背景
1.3.2研究现状
1.4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2 通感理念在设计领域表现形式的相关理论研究
2.1通感概述
2.1.1通感概念
2.1.2通感的产生
2.2通感在产品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2.2.1感觉挪移
2.2.2多觉叠加
2.2.3意象相通
2.2.4小结
2 .3通感感觉挪移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表现
2.3.1通感感觉挪移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表现方式
2.3.2通感感觉挪移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表达方法
2.3.4小结
3 通感感觉挪移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设计实践
3.1作品——《夜与萤火虫》花器设计
3.1.1设计构思
3.1.2草图绘制
3.1.3制作过程
3.1.4成品展示
3.2作品——《氤氲》茶具设计
3.2.1设计构思
3.2.2草图绘制
3.2.3制作过程
3.2.4成品展示
结论
致谢
1 绪 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日用陶瓷市场调查发现,目前日用陶瓷主要着眼于功能性,在外观、风格、色彩等方面都过于同质化。面对同质化问题,用户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出现体验匮乏现象。通感的使用,能使感官的感受力相互融汇贯通、交流,从而产生美的丰富性和婉转性。这种感觉互通还能极大地调动使用者的想象,使陶瓷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日用陶瓷产品逐渐同质化的现象,为日用陶瓷设计创新增添活力,给人们带来良好的日用陶瓷产品使用体验。
1.1.2 研究意义:
日用陶瓷设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有观念,严重束缚了设计思维的发展 。而通感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在设计研究领域中正受到高度的关注。将通感这样具有神经基础的感知状态融入到日用陶瓷设计的过程中,能为日用陶瓷创新概念提供新的思路与发展方向。这种设计理念不仅符合陶瓷设计的发展,且具有前瞻性意义和现实价值,是优化陶瓷设计的有效途径。
1.2 研究内容的概念界定
关于“通感设计”与“五感设计”的“异”与“同”:
通感:是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这种方法强调感官的相互融汇性。
五感:是指视,听,味,触,智 。“视”对应视神经;“听”对应听神经;“味”对应嗅觉细胞;“触”对应神经末梢;“智”对应大脑。超越五感范围的感受,一般通称为第六感。五感主要是指通过感官刺激产生五种感觉的功能,强调生理功能性。
“通感”与“五感”:在艺术设计中的“五感”与“通感”在各自的词意中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通过恰当的艺术处理,可以成为一体。在艺术设计中两者常常殊途同归,产生令人体会到的是同一种结果,即从单一的感知中释放出来,通过由此及彼的表现形式,通过语言或视觉的“陌生化”与“新奇感”,使人获得更为精深微妙的体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和现状
1.3.1 研究背景:
1874年法国医学家、生理学家阿尔弗雷德·伏尔皮安首次在医学上提出,用于描写由医学中某些刺激引起的继发感觉。而1962年作家钱钟书发表的《通感》一文在国内具有标志性。通感研究在生理学和心理学及语言学等不同学科中都有涉及,国外对于通感的研究侧重于其形成的原理。
(1)生理学领域:通感在生理学上称为联觉,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李佳源在《联觉的发展与习得》中介绍的在生理医学上少数正常人具有的由基因遗传决定的联觉症状;二是人的各感官之间的生理联系,也是通感在生理学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即人脑皮质的五感区块之间并非彼此隔绝,它们的边沿区块有许多的“叠合区”,具有协调、联通、沟通的作用,能够引起联觉反应。
-
心理学领域:通感在心理学上的研究包含了感觉、感知、记忆、联想、共鸣、情感等方面的内容。通感的主要心理过程是外界的感官刺激作用在感觉接收器上,在大脑层面形成感知,并在过往经验和记忆的作用下,产生联想与共鸣,与其他感觉连通,最终化为通感体验。
-
语言学领域:通感在语言学中是一种修辞格,是指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通感技巧的运用,能够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在语言学中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如“听声类形”、“建筑是静止的音乐”。
目前,通感的理论研究领域从文学领域逐渐扩展到音乐、建筑、美学等领域,并延伸至多种设计领域。
1.3.2 研究现状:
本课题聚焦于通感理念下的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因此资料搜集偏向于艺术中的通感现象研究,关注艺术通感类型进行分析。收集资料的过程发现,截止到2022年,知网数据库中有关“通感设计”的有效资料是519篇,而将通感原理应用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理论研究非常少。但从通感设计的发文量看,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1)。
以下是针对检索“艺术通感”“通感设计”收集到具有代表性的通感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等参考资料:
(1)国外研究:美国设计师保罗·兰德在《关于设计的思考》一书中描述运用通感现象的设计;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分析具体案例中通感的感觉挪移 ;高桥善丸在《设计世界》中进行了通感设计的研究。
(2)国内研究:设计师张凌浩等在《产品符号感官体验中的艺术通感转译》提出通感的产生要依据用户的心理感知以及认知经验;余森林等在《从设计师深泽直人的作品来谈联觉要素与通感设计》中将通感分为三种类型。王宇在《通感感觉挪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归纳总结了通感感觉挪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并对增强用户体验的途径提出建议;陶立婧在《“通感”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研究了将通感应用在家具设计中,以满足用户对于精神愉悦的消费需求的策略;郑秋荣在《通感在触屏手机界面中的应用研究》中以触屏手机为例,探讨了以本能和行为作为研究思路和方法,使用户在操作触屏手机时能与界面发生更多的交流的设计理念,研究了通感理论在手机产品设计中的互动应用;王瑞在《通感理念下的智能小家电体验研究与设计》中以智能灯具为例,研究通感理论在智能小家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朱思奇在《基于通感理论的沙发产品设计研究 》中以沙发为例研究通感理论在沙发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3)日用瓷中通感研究:余靖在《现代陶瓷作品中的通感艺术表现》中深入分析了现代陶艺作品创作中通感的触发机制;熊露,吴琳等人在《从视觉传达角度探讨古陶瓷的通感现象》中探讨理论古瓷的通感现象;孙枭栩在《基于感觉挪移的健康轻食食器设计与研究》中提出感觉挪移应用在食器设计中的设计流程,探讨了针对健康轻食人群在饮食过程中的甜度补偿需求,建立食器感知与甜度感知联系,以进行食器设计的方法;王志昊在《 环境陶艺材料的知觉探索》中主要从视觉、触觉、听觉来分析陶瓷作为主要创作媒体所表现的特性。
通感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涉及到通感原理的设计应用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有“枝生根茂,共枝别干”的发展趋势。它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中具有很多参考实例,研究者从中逐步建立起应用原则、方法及程序等。因为设计方法都是触类旁通的,所以本论文将依据其他产品设计的通感的应用基础上,结合日用陶瓷特性,进行创作实践的理论研究。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对通感理念整体的把握,了解通感发生与运行机制,从通感的产生原理出发,分析通感原理在设计中的应用逻辑。然后结合日用瓷的本身的特点,有将通感在日用瓷设计中的表现方式归类,分析实现日用陶瓷通感性的表现方法,总结应用步骤与应用注意事项,进而根据上述通感设计的理论知识储备,应用通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创作实践。
1.4.2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本课题将通感理念作为设计指导理论,日用陶瓷作为设计研究对象,通过互联网络与工具书,查阅国内外与通感相关的专论、期刊、著作、历史图文等,对通感艺术表现的方法进行收集、归纳整理,掌握相关的研究动向,对研究的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便于笔者对本文研究内容的整体把握。
案例分析法:收集大量的设计作品、影像资料、陶瓷设计作品以寻找合适的设计案例,并对之从通感的运用形式、元素提取、表现方法等角度展开分析,研究通感理念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路径,归纳不同通感类别的形式特征,为设计实践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1.5 创新点
本课题将通感作为创新思维引入到日用陶瓷设计领域中,首先探析了通感与日用瓷结合的方式、方法。从不同产品中通感性的表现,总结产品表现通感的方式、方法;其次,根据上述方法,结合陶瓷特性,进行实践创作,应用于日用陶瓷设计的步骤与流程中。
2 通感理念在设计领域表现形式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通感概述
2.1.1 通感概念
“通感”英文名称“synaesthesia”源于希腊文,“syn”表现综合,“anesthesia”意为感官知觉。根据《牛津英语词典》,通感意为“运用有关某一感官印象的词项描述其他感官印象”;而在《心理学大辞典》里,通感主要是指由一种感官的刺激能同时引起另一种感官的反应。在《辞海》中,解释为:通感也称“移觉”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
在艺术设计领域,将设计建立在通感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基于感知觉经验的触发和联想,对产品进行新是设计诠释,从而将用户从较为单一的感知方式中释放出来,并融合不同的感官体验,创设出具有 “陌生化”、“新奇感”、“趣味性”、“系统性”的感觉路径和形式,触发多维度的用户体验。
2.2.2 通感的产生
接下来将分别从通感发生的生理基础与心理作用两个方面对同感的产生原理进行概述。
1、生理基础:通感要建立在一定生理条件下才能产生。通感在人生理上的表现称为“联觉”,一般发生在感觉层。它需要两种及以上的感官形成感觉相互作用,是生理感觉层的一种活动形式。刘宇红认为,人类不同感官之间能实现感知功能的贯通,是以身体化特征为基础的。
2、心理作用:通感不仅需要建立在生理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心理作用才能产生。心理作用是两种感觉能够连接互通的桥梁,通过它产生通感效应。通感在心理活动上的表现则称为“移觉”,指生理上的联觉转移投射在心理层面,引发无直接关联的感官感觉,这种体验感觉属于心理层面,而不是真实发生的。比如,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季看到深蓝或墨绿色会感到清凉,在寒冬看到黄橘色心理会产生暖意。以上是视觉刺激引诱出真切的色觉、触觉、温度觉等心理感受。
“联觉”和“移觉”缺一不可,它们共同促成通感的产生。联觉是通感发生的初级物质基础。移觉是通感的直接基础,是通感的前兆。通感基于人的联觉与移觉,又加入了主体的选择与创造,遵循人类心理认知上的感官投射规律,有鲜明的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