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理由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探讨了目前武汉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目前状况,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理由,并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师 心理健康 策略
高校教师是从事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知识分子,其共同特点是素质高,对新事物、新信息、新理念接受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高校教师在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承受着来自社会变迁、工作竞争环境和家庭结构变化等多种压力。同时在职业生涯发展进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衰退、现实生活中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加重,生理和心理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逐步下降。因此高校教师的健康理由应该得到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而武汉市是一个消费水平远高于工资水平的城市,对于收入不高的高校教师而言,心理健康理由显得尤为突出。
1、当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高校教师大多数具有健康的心理与行为品质。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受教育水平高、心理自我调适的意识强、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接触年轻学生而心态活跃、主动接受社会正面影响多及教师之间积极的心理互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高校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一面。
1)教师心理症状具有多样性。教师心理不健康的症状表现主要有:① 消极情绪。如过度焦虑或紧张、烦躁、情绪波动、抑郁等。②人际关系疏离。社会交往不足。③社会适应理由。教师社会适应观念与适应能力不理想,教师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容易极端化,导致心理反差,反映强烈,由此又会引起教师情绪反应不良。④、不良人格。部分教师存在消极人格品质,如自卑、抑郁、孤僻、敌对、多疑、焦虑等,极个别教师已出现病态人格。
2)高校教师心理不健康的状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教师中心理障碍严重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教师中因心理健康理由而导致心身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教师“英年早逝”者时有发生,令人扼腕叹息。
3)中青年教师、女教师和理工科专业教师心理不健康者的发生率高于老年教师、男教师和文科体育艺术类专业的教师。
2、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理由
高校教师受当前社会改革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存活和发展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各种各样心理理由。引起教师心理健康理由的理由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以下方面来论述。
2.1 过高的社会期望值
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的超负荷状态,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再加上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甚高,教师在现实世界中倍受煎熬。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来看,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道德的引领者、模范公民、家长****人等等,要求教师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要求教师不但要在学校工作中“为人师表”,还要在社会生活中“行为世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敢于创新,但教育创新是容不得失败的,教育经不起失败的实验。这样教师在无形中就陷入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漩涡”,久而久之,必定严重地损害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2.2 缺乏激励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可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反之,不良的学校氛围则容易导致教师 产生不良心理行为,引发教师的心理不健康。有些高校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缺乏上级支持的情况。比如官僚作风、没有同情心、办事效率差,通常是教师抱怨的内容。教师需要上级的关心和参与学校决策,如果领导不顾及教师确切的心理感受,没有给予教师精神上的支持,会使教师有不受重视的感受,从而降低自己的成就感。一些学校采取的既不合理又不合情的管理措施、改革举措,严重挫伤了教师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有的学校用企业的管理办法来管理教师,动辄经济处罚,或以“下岗”相威胁,导致教师心理压力很大。
2.3 教师自身的压力
研究表明教师的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成就动机、人格特征、专业成长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1)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教师劳动的特殊性造成的角色模糊是很多教师感到压力、紧张和倦怠的根源。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 来越多重化,有时教师还必须同时扮演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既要树立教师权威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这一切使一个富于责任心的教师在经历了多种角色冲突之后,感到心力交瘁。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教好每个学生,但是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学生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和差异性,教师往往很难兼顾每个学生,尽管学生的学业成绩比 较容易做出衡量,但其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不仅缓慢、难以评价,而且往往与教师的付出不成比例,很可能导致教师的角色模糊和低成就感。
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高的教师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工作上,但是他们在工作时不但希望成功,也会极力避开失败,一旦他们遭受失败的打击,则会产生恐惧感,以后可能会选择区逃避对其来讲是挑战性的任务;而成就动机低的教师往往对工作缺乏热情,对工作多采取应付的态度,如果有更好的机会他们更有可能会选择放弃教 师这一职业,否则只会抱着“熬”的心态在教师这一职业中耗尽自己。
3、高校教师心理理由的应策略略
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要应在宏观社会体制层面上对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也需要在社区、学校和个人层面综合各种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应对能力。
3.1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降低高校教师心理压力
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科教兴国”的良好气氛,提高教师地位、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理解教师苦衷、减轻教师过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荷,创设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才能使教师大胆而充分地发挥自我。同时,期望政府的关注,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工程”,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目前推进的“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教师的自我强度,减小症状出现率。
简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应策略略
论文库:心理学 时间:2022-01-08 13:53:08 点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