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土地流转;区域差异;成因;对策
1引言
土地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更是农业生产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成为我国实现规模化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土地流转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更能实现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从新疆农村土地流转的整体情况来看,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原因造成新疆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土地流转开展情况落后于其他省区,南北疆地区土地流转差异极为显著,因此探究南北疆土地流转差异的成因,对于解决新疆土地流转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土地流转差异的研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我国各项惠农政策、土地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人地矛盾问题得到缓解,土地流转发展迅速[1]。然而随着土地流转的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问题也逐渐暴露。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地区流转比例、流转规模、流转方式相差较大,流转价格更是有较大差别[2]。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力需求也随之增加,农民对土地依赖率较低,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流转比例增加明显[3-5] 。关于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多从宏观的社会经济因素和微观的农户自身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宏观因素方面,研究多集中在产权制度、宏观环境和交易成本等因素对土地流转的影响[6];微观因素方面可分为家庭特征、个人特征及社会经济特征等因素对土地流转的影响[7]。我国仅有少量学者在研究土地流转区域差异时会提及因为各地区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不同,土地流转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并没有学者进行专门而具体的研究,因此我国土地流转缺乏以某一区域为研究范围针对土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鉴于此,本文将以2009-201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厘清新疆土地流转存在的区域差异,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南北疆土地流转发展不平衡的成因,并提出缩小南北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对策建议。
2 新疆土地流转现状与差异分析
近年来,新疆地区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土地流转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截止到2018年底,全疆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总面积3157.16万亩,其中北疆地区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为1778.91万亩,南疆地区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为1378.25万亩。2018年全疆流转家庭承包经营面积769.69万亩,占全疆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24%,与2009年相比,流转面积增加了451.34万亩,增长了141.77%;其中,北疆地区流转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669.35万亩,占全疆流转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86.96%,与2009年相比,流转面积增加了395.46万亩,增长了144.39%;南疆地区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流转面积100.34万亩,占全疆流转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13.03%,与2009年相比,流转面积增加了55.88万亩,增长了125.65%。截止到2018年新疆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总数为210.87万户,其中,北疆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数为80.39万户,南疆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数为130.48万户;全疆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数为26.18万户,占新疆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总数的12.41%,北疆地区发生流转的农户数为20.52万户,占北疆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的25.52%,南疆地区发生流转的农户数为5.66万户,占南疆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的4.43%。
从土地流转方式来看,主要分为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以及其他形式五种方式,分别占新疆总流转面积的89.48%、0.70%、2.76%、5.32%以及1.73%;分别占北疆地区流转面积的89.74%、0.45%、2.87%、5.89%以及1.05%;分别占南疆地区流转面积的87.70%、2.42%、2.08%、1.52%以及6.28%。由此可见,在流转方式上,南北疆地区主要的流转方式都是出租,但通过转让以及其他形式流转的面积占比南疆分别高于北疆1.97%、5.24%,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进行流转的面积占北疆比南疆高出4.37%。从土地流转去向来看,主要分为流转入农户的面积、流转入专业合作社的面积、流转入企业的面积以及流转入其他主体的面积,分别占全疆总流转面积的67.76%、18.76%、7.70%和5.78%;分别占北疆地区流转面积72.09%、19.76% 、3.09%、5.05%;分别占南疆地区流转面积38.84%、12.07%、38.40%、10.68%。综上可知,南疆地区流转入农户的面积占比低于北疆地区33.25%,但流转入企业的面积占比南疆又高出北疆地区35.31%,南北疆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图1所示。
图1(略) 2009-2018年新疆土地流转面积变化趋势
3土地流转差异原因分析
3.1数据来源
土地流转差异分析采用相关统计部门对新疆南北疆土地流转情况的统计数据;而第一产业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土地资源禀赋、农业劳动力人数、地区人均GDP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数据均来自2009年至2018年《新疆统计年鉴》。
3.2研究方法
3.2.1面板数据模型( Panel Data)
面板数据模型由于具有时间和横截面两个维度,能够很好地研究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因此,在实证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估计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一般有混合效应模型 ( Mixed Effects Model) 、固定效应模型( Fixed Effects Model) 和随机效应模型(RandomEffects Model) 等,如果面板数据存在自相关或异方差时,这几种方法的参数估计将有偏差或不一致。具体模型为:
Yit= αi+ Xitβ + εit; i = 1,2L,N; t = 1,2L,T
其中:Yit为第i年第t个地区的农地流转水平,αi为模型的常数项,βi为各驱动力的待估参数,Xit为各驱动力因素,εit为随机误差项。
3.3变量选择
为了探究新疆土地流转在南北疆区域差异的成因,以土地流转比重(即家庭经营耕地流转面积与家庭经营耕地面积之比)为被解释变量;以产业结构、农业机械化水平、劳动力流转比例、土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地区差异作为解释变量,来研究新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成因。
3.3.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用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profirst)来表示。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第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一方面,工作机会的增加,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通过土地要素获得较大经济利益的意愿降低。同时,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更加倾向于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发展空间。因而第一产业占 GDP 的比重变化对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形成将产生影响。
3.3.2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水平用分摊到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机械动力数表示( power)。需要说明的是,地区种植结构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机械化水平,而在适宜大规模推广机械化的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会对当地土地流转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机械水平的提高又可以引导规模经营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所以,农业机械化水平将对土地流转产生影响。
3.3.3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转移(Labor)用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与年末农村总劳动力数之比来表示。近几年新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速度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同时从事农业经营的人员减少,这都会对当地的土地流转水平造成影响。因此,劳动力转移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土地流转水平差异变化。
3.3.4土地资源禀赋
土地资源禀赋通过户均耕地面积(farmland)来反映。户均耕地反映了土地资源的紧缺程度,在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户均耕地较少的地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即使农业劳动力有所转移,但滞留在土地上的劳动力依然较多,土地流转困难较大,而户均耕地较多的地区,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流转的可能性较大。
3.3.5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P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户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越多,因此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比较完善,当农户从事非农产业后,就有可能将土地流转出去。
3.3.6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之比(Social services)来体现。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规模化经营,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扩大,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增加;同时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土地流转的面积也随之增加,两者互为促进,共同对土地流转产生影响。
3.3.7南北疆地区情况
南北疆土地流转水平发展不均衡,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多个客观因素的关系,如南北疆地区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同时南疆地区人均耕地较少、二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导致经济活力不足,就业空间有限等问题,都对土地流转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引入虚拟变量来探究南北疆差异对土地流转的作用。北疆地区=1,表明自然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好;南疆地区=0,表明自然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弱。
选择上述指标来探究南北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成因。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描述统计
变量选择 | 单位Unit | 平均值Mean | 标准差Sd | 最小值Min | 最大值Max |
土地流转比重 | % | 18.403 | 18.047 | 0.010 | 98.030 |
产业结构 | % | 20.740 | 11.180 | 0.500 | 42.200 |
农业机械化水平 | 万千瓦/亩 | 143.980 | 136.550 | 2.870 | 582.810 |
农村劳动力流转比例 | % | 26.920 | 11.512 | 6.339 | 53.438 |
户均耕地面积 | 亩/户 | 18.440 | 10.650 | 5.490 | 44.830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元/人 | 44095.010 | 32879.900 | 4583.000 | 150000.000 |
社会化服务 | % | 3.089 | 3.853 | 0.136 | 35.072 |
4结果与讨论
4.1结果
面板数据模型涉及3个模型,分别是混合POOL模型、固定效应FE模型和随机效应RE模型,首先进行模型检验,便于找出最优模型,从表2可知:F检验呈现出5%水平的显著性F(12,119)=0.000,p=0.000<0.05,意味着相对POOL模型而言,FE模型更优。LM检验呈现出5%水平的显著性chi(1)=24.345,p=0.000<0.05,意味着相对POOL模型而言,RE模型更优。Hausman检验呈现出5%水平的显著性chi(7)=48.006,p=0.000<0.05,意味着相对RE模型而言,FE模型更优。根据检验结果可知,本研究以FE模型做最终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南北疆地区情况对土地流转水平产生显著影响,是造成南北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土地资源禀赋对土地流转水平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因素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说明这几个因素对南北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形成影响较小。
表2 检验结果汇总
检验结果汇总 (n=140) | |||
检验类型 | 检验目的 | 检验值 | 检验结论 |
F检验 | FE模型和POOL模型比较选择 | F (12,119)=10.165,p=0.000 | FE模型 |
LM检验 | RE模型和POOL模型比较选择 | χ²(1)=24.345,p=0.000 | RE模型 |
Hausman检验 | FE模型和RE模型比较选择 | χ²(7)=48.006,p=0.000 | FE模型 |
表3 新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成因面版数据模型结果汇总
项 | POOL模型 | FE模型 | RE模型 |
截距 | -0.308 (-6.027**) | 0.341 (3.767**) | -0.167 (-2.501*) |
Profirst | 0.006 (4.282**) | -0.004 (-1.695) | 0.003 (1.530) |
power | -0.000 (-2.270*) | -0.000 (-1.378) | -0.000 (-0.182) |
labour | 0.344 (4.247**) | 0.203 (2.696**) | 0.189 (2.437*) |
farmland | 0.002 (1.997*) | -0.014 (-4.354**) | -0.001 (-0.683) |
PGDP | 0.000 (7.668**) | 0.000 (6.387**) | 0.000 (6.973**) |
Social services | 0.139 (0.583) | -0.098 (-0.447) | -0.156 (-0.673) |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 -0.009 (-0.692) | -0.004 (-0.365) | -0.005 (-0.478) |
district | 0.140 (6.128**) | 0.000 (0.000**) | 0.157 (3.261**) |
R ² | 0.745 | 0.512 | 0.497 |
调整R ² | 0.729 | 0.43 | 0.466 |
样本量 | 140 | 140 | 140 |
检验 | F (8,131)=47.794,p=0.000 | F (7,119)=17.826,p=0.000 | χ²(8)=129.516,p=0.000 |
因变量:transland | |||
* p<0.05 ** p<0.01 括号里面为t 值 |
4.2讨论
4.2.1产业结构变化导致土地流转水平差异化
第一产业比重呈现出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t=-1.695,p=0.093>0.05),这表明产业结构确实影响了土地流转。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北疆地区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一方面导致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促进了土地流转。而南疆地区的产业结构虽然也在发生转变,但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变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支撑,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并未明显降低,南北疆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愈发明显,从而加剧了南北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形成。
4.2.2农业机械化水平未对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产生直接作用
农业机械化水平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t=-1.378,p=0.171>0.05),说明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不是导致新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2018年,新疆拖拉机保有量达69.4万台,配套农具129.9万台(套),新疆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6%,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但同时,南北疆地区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因此,虽然南北疆地区农业机械动力数有所增加,但并未对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产生直接影响。
4.2.3劳动力转移是导致新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呈现出1%水平的显著性(t=2.696,p=0.008<0.01),并且回归系数值为0.203>0,说明劳动力转移比例对土地流转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随着新疆经济平稳有序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从经济效益较低的第一产业向经济效益较高的二、三产业移动是新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北疆由于长期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以及农业生产水平发展较快,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强、劳动力转移相对较快;而南疆地区,由于其经济薄弱,对农业劳动力吸引力较差。南北疆地区劳动力转移差距逐渐增大,也是导致新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4.2.4土地资源禀赋是新疆地区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土地资源禀赋的影响呈现出1%水平的显著性(t=-4.354,p=0.000<0.01),并且回归系数值为-0.014<0,说明户均耕地面积对土地流转水平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南疆地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比较突出,阻碍了南疆地区土地流转的发展,而北疆地区户均耕地较多的地区,随着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土地流转,因此户均耕地面积的大小也是南北疆地区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成因之一。
4.2.5经济发展水平加剧了新疆地区土地流转区域差异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呈现出1%水平的显著性(t=6.387,p=0.000<0.01),并且回归系数值为0.000>0,说明人均GDP对土地流转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造成新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新疆南北疆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包括人民收入、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均存在差距。北疆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民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增多,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不断加快。但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缓慢,农业收入作为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使得农民对土地依然保持较高的依赖程度,因此加剧了南北疆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
4.2.6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没有呈现出显著(t=-0.365,p=0.716>0.05),因而说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流转影响较小。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新疆南北疆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水平一直较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较少,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也较为缓慢,因此南北疆地区农户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较低,由此可知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不是造成南北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4.2.7南北疆差异
南北疆差异虚拟变量分别在 5% 和 1% 的水平上显著且符号为正,说明北疆地区与南疆地区的客观差异对土地流转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北疆地区自然资源条件较好,人地矛盾较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农地流转比例较高,而南疆地区自然环境条件较差,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制约了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因此南北疆的客观差异是造成新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土地流转水平决定要素:产业结构、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经济水平、地区差异
通过对新疆各地州的土地流转分析发现,新疆土地流转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北疆在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上远高于南疆地区;从流转方式来看,南北疆地区主要的流转方式是出租和互换,但股份合租的方式多见于北疆地区,而转让的方式多见于南疆地区;从流转去向来看,北疆地区的土地流转去向主要为农户、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南疆地区流转去向多集中在在农户、专业合作社以及企业。从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来看,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南北疆的地区差异是造成南北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新疆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形成影响较小。
5.2对策建议
5.2.1加快推进南疆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快速推进城镇化发展,加快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对增强对农村劳动力吸引力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推动耕地流转的发展有显著作用,因此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非农就业机会是提高新疆土地流转水平的有效方式。北疆地区应该整合各方优势,合理产业布局,依托充分的流转土地资源,综合考虑各方面利弊,做好产业结构工作;南疆地区对于城镇化发展不能盲目追求速度,更应该注重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并建立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户就近实现非农就业提供可能性。
5.2.2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素质能力培养
南疆地区应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素质能力培养,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较多,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农民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应该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教育方式与内容,逐步建立农村多渠道、多领域的就业培训机制,拓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领域,促进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的产生。同时针对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户进行耕地流转相关政策、操作流程以及可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宣传与科普。
5.2.3全面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虽然近年来新疆经济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长期以来南北疆的经济差距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因此各地州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进行差异化的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快南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实施特殊的扶持政策,要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环境条件,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并通过落户、养老保险、子女上学等民生问题切实加快南疆地区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缩小南北疆土地流转所产生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赵鲲,刘磊.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16(04):12-16+69.
[2]李庚.农村土地流转的空间差异及成因分析——以陕西关中三县为例[J].人文地理,2012,27(01):102-106.
[3]曾超群.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变化的对比分析——基于长沙、平江、慈利三县两次调查的实证研究[J].求索,2015(01):53-57.
[4]谢玲红,吕开宇.我国农村耕地流转基本特点、区域差异及政策优化——基于8省农户调查的数据[J].农村经济,2016(07):34-41.
[5]王亚辉,李秀彬,辛良杰,谈明洪,蒋敏.中国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3-2013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地理学报,2018,73(03):487-502.
[6]陈立双.农村土地流转空间差异分析——基于辽宁省 4 城市农村土地流转数据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4,25(06)31-333
[7]王亚运、李海燕等.空间异质性下农地流转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武汉、荆门、黄冈为实证[J].中国土地科学,2015,(06):18-25.
[8]陈立双.农村土地流转空间差异分析——基于辽宁省 4 城市农村土地流转数据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4,25(06)31-333
[9]刘文勇,孟庆国,张悦,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 2014(10):72-74.
[10]王海滋,李超伟,张士彬.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耕地转入和转出意愿对比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09):169-175.
[11]贺振华.农户外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 95-103.
[12]陈思中.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我国土地流转绩效分析[J].农村经济,2019,30(15):13-15.
[13]刘璐,彭妍,周丽.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8,46(08):223-226.
[14]孙屹,杨俊孝,王岩.基于农地流转的农户规模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新疆玛纳斯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04):26-33.
[15]徐宝亮,邓宏图.农地制度变迁的机理与合约分析:生产队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110-118+166.